|
邓尤东指导“长沙地铁第一难”
“土木公司长沙地铁4号线五部施工的两个站点,可谓是长沙地铁施工第一难。” 7月4日,局副总经理邓尤东来到项目现场指导工作,在视察了全线后,深有感触的说,长沙地铁4号线五部将有面临地铁施工的七大难点需要攻克。
交通疏解如何破题,这是第一个大难点。
繁华的市中心,高耸入云的大厦,这里是长沙河西的商业中心桐梓坡。对市民来说在这里生活是一种幸福,但对即将在这里开始施工的土木公司长沙地铁4号线五部来说,却是一个最大的挑战,正是因为在繁华地段施工,导致交通转换组织难度为全线最大;而且根据设计要求必须进行半开挖施工,施工困难可谓之高。
如何实现大面积征迁,缓解社会影响,这是第二大难点。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希望的摇篮就是幼儿园和小学,寄托着每一个父母的期盼。根据设计项目必须进行一个幼儿园和小学的拆迁,如何处理好社会舆论阻力,成功沟通校园实现搬迁,这个长沙地铁4号线五部在全线协调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独特难题。
如何做好施工组织,这是第三大难点。
项目施工的一个站点位于长沙老社区望月湖小区中心,面临必须处理好施工噪音、粉尘等,特别是夜间施工组织;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大踏步向前,居民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只要有一个投诉电话,将直接制约项目的工期进展。
如何降低公共安全风险,这是第四大难点。
望月湖车站主体施工位置的周边全部都是80、90年代居民老住宅楼,不仅建筑物密集,房屋多为砖混结构,而且离施工区域仅仅有4-5米的距离,房屋基础为浅基础。必须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这是地铁施工中极为困难的课题。
如何在技术上实现防渗漏,这是面临的第五个难点。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是毛泽东1925年写下的这首《沁园春·长沙》,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湘江壮阔和雄美的眷恋。同样是美的东西,但换个角度可能就是一种敬畏。长沙地铁4号线五部施工的望月湖站和桐梓坡站,是整个4号线毗邻湘江最近的两个站点,如果湘江进入丰水期,水位将比车站施工的原地面还要高,地质上层滞留水位上升,对地铁维护结构施工阶段的技术方案提出了相当高的技术要求。
如何破解城市中心爆破技术难题,筑牢第一道防线,这是面临的第六个难点。
地连墙施工是地铁车站主体施工的第一道防线,长沙地铁4号线五部施工的两个站点,全部处于复杂地质层施工,并且深度达32米以上,基底抗压强度达到75-100MPa。
特别是主体施工面临土少石多,开挖施工非常困难。
如何进行沟槽开挖,顺利实现管线改迁,这是第七个难点。
市政项目前期施工,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管线改迁。恰恰长沙地铁4号线五部管线改迁涉及到市政项目需要改迁的全部管线,而且工程量为全线最多。尤其是桐梓坡需要改迁一条长沙河西的居民供水的主水管,整个区域有3/4的居民全部依靠这条水管日常生活供水;以及雨污水不仅埋深达5-8米,而且离周边高大建筑物相当近。
邓尤东一针见血为项目提出了明确的施工大方向:“桐梓坡必须全力推进半开挖为明挖的工作目标,同时立即启动对望月湖小区周边房屋的鉴定,加大保护措施,规避风险。”
思路决定出路。
项目在经过实际的调研后,计划望月湖站采用袖阀管注浆的方式来加强对周边房屋的加固;在地连墙施工工艺上将采用旋挖钻+冲击钻成槽工艺,在接缝位置进行高压旋喷桩注浆;在桐梓坡站全面推进“半开挖”变更“明挖”施工方案,为提高施工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办法总比困难多。
土木公司长沙地铁4号线五部正积极上下联动,细致各类策划,不断加强相关单位的对接、沟通,项目上每一个身影都在日夜忙碌,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破解一个个难题。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不成功,便成仁。”这是项目经理丁少华进场以来的决心和态度,他带领项目全体员工正用实际行动去全力破解这七大难题。
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交出一份出色的攻坚克难答卷,成为全国地铁领域施工史上值得铭记的一笔。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