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344|回复: 20

[经济商业] 打一下预防针:行政区划改革后的常州财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7 20: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aikyou 于 2015-4-10 09:41 编辑

如何理解常州的财政体制(上)

本来打算等新一轮行政区划改革后再写这篇文章,但最近看到太多的误解,太多的虚妄,实在让人难以平复。写下面的东西,无他,只为普及一些常识,希望大家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少一点无谓的争吵,以更具包容性的态度看待家乡的发展。
1、常州的财政体制是什么样的?
目前,我国的地方财政体制实行的是分级预算管理,简称分灶吃饭。江苏省实行省直管县后,13个省辖市和50余个县级单位分别和省级财政结算。在地级常州市范围内,共有常州市(不含武进区)、武进区、金坛市和溧阳市4个预算单位,也就是有4口灶。
2、武进区的财政体制是什么样的?
在省内,武进区的财政比照县级市管理,与江苏省财政单独核算。与武进区相同的有南京市的溧水区和高淳区,与武进区类似但不尽相同的有常熟市、张家港保税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等。
3、常州与省级的收入分享情况如何?
对于地方税收(相对于中央税),县市级财政按一定的比例向省级集中。同时省级财政根据各预算单位的前期收入基数与本期收入完成情况给以相应的返还。
4、常州市各辖市区的收入分享情况如何?
三城区和新北区的收入按比例向市一级财政集中,同时市财政根据各预算单位的前期收入基数与本期收入完成情况给以相应的返还。
市级财政不参与金坛、溧阳和武进的收入分享。
5、行政区划改变后会影响常州的收入留存比例吗?
行政区划改变,但国家税法没变,预算管理体制没变。前面说过,省财政是按税种按比例集中的,与灶的大小和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区划改变只不过金坛武进灶里面的饭归并到了常州这个大灶里,灶虽比以前大,但该省级财政吃的饭还是要吃。同时,由于省管县后,在部分地方税种上省财政对县财政的返还比例更高,实际上常州的收入留存比例是下降的。
6、行政区划改变后是否要保留原县级财政体制?
常州至少应争取保留金坛的县级财政待遇,比照南京市高淳区和溧水区,以享受更高的省级返还比例,支持金坛的发展。
下篇待续……




如何理解常州的财政体制(下)
下篇主要讲一下财政体制中的常武问题,这是一个既敏感又复杂的问题,由于大多数人并不是体制改革的亲历者,要做到真正客观是很困难的。因此,我尽量援引公开资料,而我个人观点则会另加备注。

(一)常武财政问题的一些常识
1、武进的财政自主性特殊吗?
不特殊。
上篇已讲过,省辖市各县级区享受财政自主性的不在少数。
在常州市内,出于鼓励各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对开发区的地方收入原则上是不集中的。比如新北区,由于和高新区合署办公,当然也享受国家级高新区的财政自主权,新区的财政收入在中早期是不上缴市本级财政的,同时市本级在最困难的时候每年还给予新区大量的财政补助。即使是后期新北与市级进行增量分成,由于基数和比例的问题,实际上集中的收入基本都返还给了新北。
2、市本级财政比例的下降与武进的自主权有关吗?
关联度很小。
市本级财政作为常州进行宏观调控的可动用财力,从建市初期的将近90%下降为如今的10%左右,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分税制改革调动了地方财政的积极性,各县区的收入快速增长,占比增加;二是如前所述,为了鼓励各地开发区发展,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财政自主权。
所以,即使在区划改革后武进的财政体制有所变化,市本级财政比例的提升幅度很有限。
3、武进的财政自主权是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当然是不可能的。
武进财政毕竟在国家预算管理中属于县区一级,既要受上一级财政部门常州市财政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同时也要对地方人大负责。每年的收入任务,支出方向都是有规划的。
所以,我个人是反对所谓的独立论的。

(二)常武财政的历史演变
1、80年代:短暂的辉煌与沉重的负担
80年代初,常州市财政创造了一系列辉煌:财政收入在69个同等城市中排名第一,在24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中,超过了其中的10个;常州市人均财政和劳动生产率在全国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
这无疑是巨大的历史成就,常州因此也被选为第一批经济改革试点,其中就有著名的财政包干递增试点。由于常州上缴基数过大,甚至超过了常州市固定资产总额的4倍,因此给常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种影响甚至一直持续至今。
2、90年代至2002年:进击的财神县
80年代中后期开始,搭上了乡镇企业这趟班车的武进县却快速发展起来,并连续入选全国十大财神县(应该是现在十强县的前身)。
1995年,武进撤县改市,并明确了在省内计划单列的地位。当年,武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县级单位中排名第四。
2002年,武进市改区,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财政自主权。
不过我这里强调的是,无论在任何时期,常州市区的财政收入对武进都有绝对优势,所以并不存在常州弱武进强的说法。只能说,在特定时期,保证武进的相对强势,是符合常州整体发展的最优选择。
3、本世纪初至今:进一步放权让利
本世纪初,无论是常州市区还是武进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要落后于苏州模式。常州各界都意识到,做大做强开发区是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由于开发区起点低,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常州市对各级开发区进一步放权让利,大力扶持其发展。2003年,常州市向戚墅堰开发区下放了攥在手里近10年的自主权,基本标志着开发区战略进入了新的阶段。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常州各级开发区创造了常州市近60%的经济总量,支撑效应初步体现。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无论是金坛、武进、还是经开,都将进一步加大开发区的建设,把开发区作为构建常州竞争优势的核心,为常州乃至江苏的产城融合做出新的贡献。
待续。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20: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子拉高了常州版讨论的平均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2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吴中,相城也是独立的,另吴江也是按县级待遇吧,和武进有什么不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7 21: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因为一点可怜的财政而破坏常州主城的一体化大发展!这根机场混补贴一个性质,可怜可悲!况且你说的还有待考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21: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一品雀舌


    吴、相我不清楚。吴江,苏州是给承诺的,但承诺期之后,很难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09: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体制里的人为了一点小聪明而已,也不看看溧水高淳什么时候并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09: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daikyou

财政属于省管对城市一体化影响很大。另外上交省级财政总比例是一样的,对辖区市(地级市)一点好处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09: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有个明白人{: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09: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辖市区上交比例没有县级城市高,所以返还比例也小,县级市是国家省地方70:2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1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体制内的公务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1: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我不吃武进的财政饭,不吃常州的财政饭,也不吃金坛的财政饭,常州各级官僚怎么想跟我半点关系都没有。
第二,体制决定不了观点。前提是你是否具备必要的财经知识,是否能够理性客观看待事物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
第三,对于某些人,我以最大的善意度之,只希望作为常州人,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发展的事。
最后,望自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1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谢谢LZ科普。。。最后怎么样不是咱老百姓说了有用的,看看常州跟武进就知道多少年了,咱老百姓说了有用么?。。。所以最终结果如何,只求对常州发展有帮助,只求对常州市民有更多的公共福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13: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希望作为常州人,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发展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14: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daikyou


    坐等续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18: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我不吃武进的财政饭,不吃常州的财政饭,也不吃金坛的财政饭,常州各级官僚怎么想跟我半点关系都没有 ...
daikyou 发表于 2015-4-8 11:53



    撸主我没记错的话是常高新的   常高新的有些部门还是不错的  有干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14:50 , Processed in 0.04563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