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522|回复: 8

[龙城轶事] 今年是常州开邑2560周年 纪念活动已作部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0 21: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常州网讯 8日下午,我市文广新系统召开2013年重点工作暨名城建设推进会。副市长方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方国强就文化惠民工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繁荣发展舞台艺术、文化产业跃升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会上,部署了2013年度文物工作要点,其中有举办名城保护高层论坛、完成大运河申遗准备、推进文广新牵头的12项申名重点工作、策划常州开邑2560周年纪念活动等22项工作;成立了文广新系统申名指挥部,并对12项申名重点工程分设了项目组,责任落实到人。

    (张琛 何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21: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延陵季子,让国家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1 10: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季子祠是时候重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10: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没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和季子祠,很对不起季子老人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1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zmetro 于 2013-3-11 11:07 编辑

季札是常州的人文始祖,在常州府的历史范围内,曾有四处纪念地,其中江阴一处(江阴的是季子墓地),常州城中三处。另外丹阳还有一处(这个最假,西晋太康二年丹阳命名为“延陵县”以后才有)。目前,江阴与丹阳已经修复了季子祠,并号称季子是他们的开郡之祖,独独常州没有一处纪念季子的地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00: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建邑2560年之际——《中吴舆地》出版发行

今年,是常州建邑2560年。我市文化学者薛焕炳、张戬炜合著《中吴舆地》一书,由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负责编审,日前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发行。

  常州古称“中吴”,历来以“中吴要辅”闻名江东。舆地,舆是疆域,地为土地。舆地之学,是地理学的古称。全书围绕常州2560年历史,就疆域与地貌之沿革变化,对先秦以来常州的历史沿革、区域变迁,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阐述,其中部分史实鲜为人知。

  全书50余万字,共分15部分,分别是:春秋时期的延陵、秦汉时期的毗陵、魏晋时期的晋陵、齐梁时期的兰陵、隋唐时期的常州、宋元时期的常州、明清时期的常州、民国时期的常州、解放初期的常州,以及常州山岭考、常州水系考、长江岸线考、毗陵风土探、部分胜迹考、毗陵人物摭遗等。在“毗陵风土探”一章,分别从“中吴之考、龙城之说、延陵之究、武进之析、五湖之辩、运河之溯”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多位专家和普通读者都认为,该书内容翔实,记述严谨,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地方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13: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以逢五小祭,遇十大祭,加大宣传力度,考虑拍成历史文集片,中央台播放(要舍得花钱),宣传常州,要像和尚念经那样,反反复复,外地人自然就记住了常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7 23: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3集电视片《延陵季子》即将首播

为纪念有史记载常州建邑2560周年,3集电视纪录片《延陵季子》将于本月30日、31日、2014年1月1日晚9:30,在常州广播电视台文化频道首播,这3天的每晚10:30在新闻频道重播。

  该片由市文广新局、常州电视台联合拍摄,每集20分钟,分别是《三让王位》、《出使诸国》、《逊耕舜山》,讲述了“常州人文始祖”季札三让王位、出使中原、观乐议政、嬴博葬子、孔子观礼、躬耕焦溪等故事,着重表现季子的诚信睿智、谦让高风、明理守信、博学多思等特点。

  在片中饰演季札的,是我市歌舞剧院演员程胜亚。

  季札(公元前576-前485年),高寿92岁,吴王寿梦第四子。公元前547年,季札封邑延陵,称延陵季子,这也是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开始。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是当时闻名各国的谦谦君子,也是我国音乐舞蹈评论第一人。他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均为儒学代表高峰人物。季子文化是常州文化史上的高地之一,也是吴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5 05: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活再现常州人文始祖伟岸形象 ——评电视纪录片《延陵季子》

 由常州市文广新局和常州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延陵季子》,于有史记载常州建邑2560周年之际,在常州电视台文化频道华丽亮相。

  《延陵季子》全剧分《三让王位》、《出使诸国》、《逊耕舜山》三集,每集20分钟。

  这部高清电视大片,把2500多年前常州人文始祖季札高大伟岸的形象鲜活地再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更加全面地知晓了季札的事迹与常州悠久的人文历史,为常州争创历史文化名城锦上添花,也是常州对研究传承灿烂中华文化的很大贡献。

  该剧不是枯燥地平铺直叙地把季札的全部生平作泛泛交代,而是重点选择季札一生中最生动感人的几个历史篇章,突出彰显他的明礼诚信、仁德宽厚等优秀品质与思想精髓。

  电视片为了“拿住”观众,巧妙地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让观众在听看故事中记住历史记住人物,受到感染受到教益。在第一集《三让王位》中,电视片详尽讲述了季札“一让兄”、“二让侄”、“三让谪长侄”三个完整的故事。在每次“让”的故事中,又穿插了若干小故事,比如延陵披裘公“路不拾遗”,致使季札感慨之余最后选择在延陵定居的故事;专诸“鱼藏剑刺杀王僚”的故事,让人们体会到春秋时期王权继承上的残酷血腥。在第二集《出使诸国》中,通过“季札挂剑”的故事,生动演绎了季札诚实守信的品质;通过“季札观周乐”的故事,突出了季札的才华与文化修养;通过季札“简葬长子”的故事,突出孔子与季札的唯一一次会晤。第三集《逊耕舜山》中,又讲述了“枣树挂钱”、“守路还金”、“大义救陈”、“回归延陵”等历史传说故事,表现了季札的精神品质。一个个精彩传奇的故事,使全剧变得生动活泼,让观众觉得好懂好记,兴趣盎然,一点不觉枯燥沉闷。

  电视片还有机地集史料梳理、专家研究、民间传闻于一体,再用历代名家对季札事迹的推崇与评说,插叙插议,虚实结合,深化了对季札形象的塑造,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季子。比如在第一集,作者在叙述季札“三让王位”的过程中,每一段都有相关现场或史料的介绍,以及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的有关现场描述,最后又有专家对“三让王位”意义的点评,还介绍了孔子对此事的评价,让人们从中进一步了解到,为保证吴国权力正常交替推进国家稳定发展,为保持吴氏血脉的传承延续,季札淡泊权力三次礼让的可贵品质和他顾大体识大局的高风亮节。在第二集中,有季子挂剑台现场实拍,还有对当地百姓的现场采访,再有常州遥观宋剑湖、徐窑村的来历的民间传说等,把“季札挂剑”一事说得很全面。故事之后,又用历代名家如班固、曹植、司马光、王维、王安石等人对“季札挂剑”之事的评说作结,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季札形象的真实可信,了解到季札诚实守信品质的深远意义与影响。专家学者的介绍中,还随手插进一些成语的掌故,如“叹为观止”、“燕巢于幕”,很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该剧在强调真实记录、“原生态”再现的前提下,大胆创新,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穿越时空,还原了2500多年前的历史,较好地展示了主人公季札的形象。在该片的美学追求方面,创作者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们在强调真实记录,强调“原生态”再现的前提下,进行再度创作与开掘,以实拍画面、同期声、真实人物和场景为特点,进行加工制作。在后期处理中大量运用长镜头,运用现实和历史时空交叉的镜头。片头黄尘古道,战马嘶鸣,显示了春秋时期的刀光剑影;片尾钟声苍凉,余音绕梁,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使观众从全剧中体会到凝重的历史感,加深了对季札形象的记忆与回味。

  链接:季札(前576年-前484年),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常州一带),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21:36 , Processed in 0.03630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