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8790|回复: 536

[纪实] 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11: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星三角 于 2017-10-6 19:55 编辑

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标识

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位于株洲市东北部、云龙示范区南部,东北向与长沙相临,西北向与湘潭接壤。区域内有沪昆高速、长株高速、云龙大道、快速环道以及长株潭城际铁路通过。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300多公顷,总投资100亿元,办学规模拟定为学历教育10—12万人,常年培训学生6—8万人,实现本地常住人口10—12万人。 园区整体规划包括“一城九校,一河一湖(龙母河、潜龙湖),三馆两中心(市图书馆、市科技馆、体育馆、公共实训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三纵六横主干线”。职教城计划3年建成,5年全面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楼小生 于 2012-8-21 11:15 编辑

园区简介
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整体规划包括“一城九校,一河一湖(龙母河、潜龙湖),三馆两中心(市图书馆、市科技馆、体育馆、公共实训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三纵六横主干线”。职教城计划3年建成,5年全面完善。建成后的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将集教育、科研、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成为株洲的“城市名片、两型典范、技师摇篮、发展引擎”和“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为湖南省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的职业人才和职业培训服务,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是株洲市人民政府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握长株潭“两型社会”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株洲市职业教育与科技研发的优势资源,为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建设能力、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而强力推出的重大举措,已被列为株洲市加快建设的十大基础工程项目和四个“百亿”工程项目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11: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楼小生 于 2012-8-21 11:16 编辑

发展定位
株洲职教城的基本定位是“立足株洲、服务全省、面向全国”,打造成为株洲的“城市名片、两型典范、技师摇篮、发展引擎”和“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实现从单一教育功能的职教园区到功能多元、形象独特并体现“两型”特色的园区,与株洲老城、云龙新城和周边地区协调发展。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楼小生 于 2012-8-21 11:16 编辑

多元活力的知识城
株洲职教城将实现四大主题功能,即教育功能:打造中部示范性的职业教育园区;研发功能:积极面向区域和株洲产业需求,打造长株潭实用技术研发园区;服务功能:打造云龙南部的书香优雅、青春特色的公共服务中心;居住功能:成为株洲生活居住的福地。
职教城用地布局以主要水系龙母河、潜龙湖为脉络,以学林路等3条主要纵向道路和6条横向道路为路网骨架,形成教育功能区、共享功能区等5类功能区,与龙母河功能景观轴等5轴以及创意公园、共享核心等形成点线面有机联系、积极互动的整体。园区总体形成一城九校、适当预留的发展规模,建设1个城市级共享区、3个校际级共享区,沿龙母河布置3馆3中心,即图书馆、科技馆和体育馆,技能认证及实训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研发孵化中心,集中展示职教公共中心形象。规划科研创新用地主要靠近学校和沿龙母河布局,规划多种业态。依据上位云龙总体规划,在林东路以南规划布局集商业、金融业、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云龙南部新城中心,规划用地约50公顷,服务云龙南部40万左右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楼小生 于 2012-8-21 11:21 编辑

独特宜人的魅力城
园区规划深入场地,细致研究园区山水的要素特色,塑造体现教育创新集聚区、书香优雅的文化美的形象,确立六大城市设计策略。   
1.龙河水映城龙母河沿线总体呈现功能发展和景观生态塑造两带合一的特色。沿线不仅将集聚区域内的教育共享、科研创新等核心功能,还着重塑造滨水多元丰富的公共开敞空间。   
2.生机湖耀城龙母河南侧潜龙湖周边集聚研发创新、文化休闲等功能,湖西布局园区型研发办公、科技交易展示中心等,湖东以公共文化休闲衔接购物公园、南部新城中心,整体形成静力中不失活力,清新中满含优雅的空 间氛围。   
3.舒缓丘融城首先,整体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地形,平缓低洼处高密度、高强度开发,丘陵众多、较高处开发强度较低;其次,紧密结合丘陵,分类型进行建筑布局和开敞空间设计,最大限度地延续园区的文脉特征。   
4.野趣塘缀城园区另一特征是有大量充满野趣的水塘,设计积极结合水塘位置,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利用水塘,或作为公园、广场上的水池,或成为校园内结合雨水收集系统、统一设计的校园景观水系。   
5.特色园兴城考虑人群就近使用和地块开发的均好性,规划形成一系列面积不等的特色公园,与周边建筑及开敞空间等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互动空间效果,成为集聚人气和财气的公共中心。   
6.林荫街织城林荫街系统联系各分散的空间要素,从而编织系统化、网络化的公共开敞空间体系。各林荫街强调不同树种的植物配置,从而各具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可行的低碳城
为实现“两型”目标,打造中国第一座低碳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城,实现降低约50%碳排放的减排目标,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城首先规划以低碳排放为抓手、统筹各项工程的建设,包括生态水系统、低碳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碳汇等,在此基础上,规划构建系统的“两型”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3大方面21项指标。   
1.生态水系统规划通过洪水、雨水、污水及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水的梯级利用为主线,降低龙母河发洪频率,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将雨水收集利用与学校景观相结合,降低雨水抢排次数,形成与龙母河良好的水流互动关系,以片区污水利用为契机,建设再生水厂,形成两型示范工程。   
2.低碳能源系统规划采取全新的能源体系规划方式,以传统的城市电力、燃气为基础,结合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站,形成优质、高效的城市能源供应体系,以保障园区能源安全、降低能源使用经常费用。   
3.生态环境与碳汇体系规划以减碳控污为主导原则,增加园区自身碳汇量,降低进碳元量;以龙母河水系修复为出发点,逐步恢复龙母河的碳汇功能,依托校园、科研区与居住区内部的绿化建设,以吸碳树种为主要载体,推进碳汇林道工程建设。   
4.绿色交通与绿色建筑以交通节能为出发点,以绿色交通体系为规划载体,强化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大幅降低因交通引起的碳排放。根据技术成熟度和可操作性等因素,选择确定再生水厂、分布式能源站、零碳体育馆和碳汇林道为四大“两型”低碳标志工程。用地布局上本着节约、紧凑及能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建设一座市政公园,将再生水厂、分布式站、废弃物处理中心、生物质能站、污水热源泵统合建设,联调联用,形成长株潭地区的重要低碳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区位优势  
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位于株洲市东北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先导区的云龙示范区,是湖南核心城市圈的融合区域。北临长沙,西接湘潭,距长沙、湘潭市中心和机场都只有20 分钟车程;依龙母河两岸而立,域内沪昆高速、长株高速、云龙大道、长株潭城际铁路贯穿其中,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生态及产业基础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规划  
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规划总占地面积13.9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整体规划包括“一城九校,一河一湖(龙母河、潜龙湖),三馆四中心(市图书馆、市科技馆、体育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研发孵化中心、湖南职教图书信息中心、对外交流中心)、三纵六横主干线”。拟布局一个城市级共享区和三个校际级共享区,总体形成“两片五轴多核心”的空间结构,体现教育、研发、服务、居住4大主题功能。规划2020年实现人口规模20至25万人,在校学历教育学生人数10至12万人,年均培训学生人数6至8万人。项目计划2012年基本建成,2015年全面完善。职教城用地布局以主要水系龙母河、潜龙湖为脉络,以学林路等3条主要纵向道路和6条横向道路为路网骨架,形成教育功能区、共享功能区等5类功能区,与龙母河功能景观轴等5轴以及创意公园、共享核心等形成点线面有机联系、积极互动的整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园区特色生态
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规划深入场地,细致研究园区山水的要素特色,塑造体现教育创新集聚区、书香优雅的文化美的形象,确立六大城市设计策略。   
1.龙河水映城  
龙母河沿线总体呈现功能发展和景观生态塑造两带合一的特色。沿线不仅将集聚区域内的教育共享、科研创新等核心功能,还着重塑造滨水多元丰富的公共开敞空间。
2.生机湖耀城龙母河南侧潜龙湖周边集聚研发创新、文化休闲等功能,湖西布局园区型研发办公、科技交易展示中心等,湖东以公共文化休闲衔接购物公园、南部新城中心,整体形成静力中不失活力,清新中满含优雅的空间氛围。   
3.舒缓丘融城   
首先,整体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地形,平缓低洼处高密度、高强度开发,丘陵众多、较高处开发强度较低;其次,紧密结合丘陵,分类型进行建筑布局和开敞空间设计,最大限度地延续园区的文脉特征。
4.野趣塘缀城   
园区另一特征是有大量充满野趣的水塘,设计积极结合水塘位置,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利用水塘,或作为公园、广场上的水池,或成为校园内结合雨水收集系统、统一设计的校园景观水系。
5.特色园兴城   
考虑人群就近使用和地块开发的均好性,规划形成一系列面积不等的特色公园,与周边建筑及开敞空间等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互动空间效果,成为集聚人气和财气的公共中心。  
6.林荫街织城   
林荫街系统联系各分散的空间要素,从而编织系统化、网络化的公共开敞空间体系。各林荫街强调不同树种的植物配置,从而各具特色。
环保
为实现“两型”目标,打造中国第一座低碳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城,实现降低约50%碳排放的减排目标,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城首先规划以低碳排放为抓手、统筹各项工程的建设,包括生态水系统、低碳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碳汇等,在此基础上,规划构建系统的“两型”指标体系,包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3大方面21项指标。   
1.生态水系统规划   
通过洪水、雨水、污水及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水的梯级利用为主线,降低龙母河发洪频率,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将雨水收集利用与学校景观相结合,降低雨水抢排次数,形成与龙母河良好的水流互动关系,以片区污水利用为契机,建设再生水厂,形成两型示范工程。   
2.低碳能源系统规划   
采取全新的能源体系规划方式,以传统的城市电力、燃气为基础,结合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站,形成优质、高效的城市能源供应体系,以保障园区能源安全、降低能源使用经常费用。   
3.生态环境与碳汇体系规划  
以减碳控污为主导原则,增加园区自身碳汇量,降低进碳元量;以龙母河水系修复为出发点,逐步恢复龙母河的碳汇功能,依托校园、科研区与居住区内部的绿化建设,以吸碳树种为主要载体,推进碳汇林道工程建设。  4.绿色交通与绿色建筑  
以交通节能为出发点,以绿色交通体系为规划载体,强化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大幅降低因交通引起的碳排放。根据技术成熟度和可操作性等因素,选择确定再生水厂、分布式能源站、零碳体育馆和碳汇林道为四大“两型”低碳标志工程。用地布局上本着节约、紧凑及能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建设一座市政公园,将再生水厂、分布式站、废弃物处理中心、生物质能站、污水热源泵统合建设,联调联用,形成长株潭地区的重要低碳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楼小生 于 2012-8-21 11:49 编辑

项目意义  
有效提高株洲职业教育的规模与质量,使株洲职业教育这一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迅速做优做强;
较好推动位于商业繁华区的原校址按“两型社会”要求进行旧城改造,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同时院校集中建设还能节约土地和共享资源,发挥产业、科研等带来的集聚效应,将对株洲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吴戴卫
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小猪奴奴
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11: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吴戴卫


    你也来啦……呵呵{:5_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记录职教城最新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9-20 19:44 , Processed in 0.07880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