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202|回复: 18

新交通工具:空中巴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7 19:1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项名为“巴铁”的中国原创发明惊艳亮相,这是一种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大运量宽体高架电车。也被称为“空中奔跑的巴士”和“陆地空客”,具有地铁一样的大运力,还能像巴士一样在地面上运行。
这种高架电车下层镂空,车辆可从其底部穿过,有效缓解拥堵;上层能载客1200-1400人,而因采用的电力驱动,时速可达60公里/时,但造价只有地铁的20%左右。
据悉,目前“巴铁”项目已和多个城市签订了合作协议,还与尼日利亚、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达成了意向协议,今年8月初,全球第一辆巴铁模型试验车将制作完成并在秦皇岛试运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9:1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就是掏空了的超高公交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9:2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型,现在已经展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9:2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指示,安全系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9:2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乘客是从上方进入公交车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6年前的立体巴士  变个名字来捞钱的  这个项目可以看看知乎的回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03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0: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车底下的汽车视野,如何保证? 遇到转弯,里面的司机能看见弯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有了实物再说,各种报道已经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1: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看好,这个创意一点不稀奇,要是可行早就有了。国外地铁都一百多年了,也没见有取代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2:0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楼迷有高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2: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里台风 于 2016-5-27 22:35 编辑

中国人在现有体制下就老老实实跟着西方人屁股后面走吧,不要动什么歪脑筋,所谓原创也要看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去实践这种东西,这其中肯定有着一定的不合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2: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地空客
这个名字太2
本来空中的客车就是一个比喻了,这又在陆地上行驶的空中的客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23: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上汽车变道怎么办?公共交通永远代替不了个人交通,不要试图提普通人设定生活方式,可笑,人怎么生活是自己的事情,谁也管不着!中国城市摩托+kei car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07: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能理解的是,假如走在他下面的车本来是直行,结果巴铁却要右拐,那轿车还在车身下,这该怎么办,难道只能跟着车身右转弯吗
如果说看信号灯,这个信号灯是什么时候提示,难道在钻进他的下面之前还要看一眼信号灯才能决定要不要进来,那车流每天那么繁忙,这不是更容易造成拥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09: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里面车的视野可以把下边做成透明 影响转道可以在需要转道时在下面用大屏幕打灯提示 人是活的设计就是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5:06 , Processed in 0.03117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