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9 09: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2个重大项目用地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2024-08-18 10:14·极目新闻
7月24日,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中洲至北湖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武汉都市圈环线汉南过江通道项目(武汉段)2个重大项目正式用地通过自然资源部会审。用地总面积341.76公顷,投资额335.78亿元。

武汉绕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段改扩建工程是湖北省首个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论证并过审的重大项目。市局提前部署、全程跟踪、专班服务,集中力量抢时间、抢进度,一个星期内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论证报告并通过专家会审查。该项目的顺利过审为我市乃至湖北省后续重大项目用地报批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蹚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成功路径。

2024年是我局“服务提质年”“矛盾攻坚年”,为深入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系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建立了重大项目用地报批保障前段策划、一次性告知、协调联动、包联攻坚、绿色通道、集中会审等服务机制,优化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水平。上半年全市累计报批用地1758公顷,完成省厅下达任务的180%,保障了新建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项目、中德国际产业园配套区、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更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09: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motianzu2008 发表于 2024-8-19 08:00
沿江住宅本来就没啥问题,关键是要品质够高管理够好。其实比沿江写字楼靠谱。

不会有人觉得沿江住宅难卖 ...

你这思维还停留在十年前。上海、伦敦最牛的写字楼都在江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首家氢能产业园揭牌并启动建设,总投资超30亿元的5个氢能产业项目签约2024-08-17 16:29·极目新闻
为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武汉经开区“氢”装上阵。8月16日,由武汉经开区管委会、武汉汽车产业链促进专班举办的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规划发布暨产业推介活动举行,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正式揭牌并启动建设,总投资超30亿元的5个优质氢能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该产业园系湖北省首家氢能科技产业园。


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正式揭牌

8月16日,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正式揭牌并启动建设,同时发布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规划。到2030年,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总体投资规模达100亿元,引进30家氢能企业,推动3家氢能企业上市,新建5座加氢站,投放3000辆氢能示范运营车辆,实现营收总额500亿元。


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举行的这一活动,也是武汉氢能产业链促进专班助推武汉建设氢能枢纽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2020年7月落户武汉经开区以来,已突破多项氢能“卡脖子”技术,建成六大生产线,从质子交换膜、碳纸、膜电极到氢燃料电池电堆全部实现“车谷造”,每年可交付5000套氢燃料电池。

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由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绿动氢能”)运营。武汉绿动氢能执行董事、总经理刘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武汉经开区聚集了全市90%的氢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核心企业,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集聚了产业链上的企业,将发挥“1+1>2”的作用,通过聚集的优势,能够促进武汉经开区氢能产业再上新的台阶。

刘真介绍,武汉集聚40余多家氢能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氢能研发和生产制造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第一方阵。

近年来,为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武汉将氢能视为氢能“965”产业体系中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之一,制定了《武汉市氢能产业“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中国氢能枢纽城市”。目前,武汉形成了以武汉经开区为核心、青山区为氢都、东湖高新区和东西湖区发展氢能配套的“一核一都两翼”产业布局。

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管理办公室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蔡历维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是湖北省首家氢能科技产业园。据了解,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将以“突出一个产业方向、制定一个产业规划、打造一个专业园区、制定一项氢能产业政策、组建一个供应链平台、引进一家领军企业、培育一批生态企业、组建一支产业基金、背靠一个研究院所、召开一场产业招商大会”的“十个一”发展策略推进建设,并依托经开产投发展母基金,设立不低于10亿元的氢能产业发展基金,联合龙头企业及上下游生态合作伙伴,形成不低于100亿元的氢能产业投资,和省属国企、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行业伙伴,搭建资产管理平台、采购和销售平台,以供应链平台思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手段和市场化方式,抢抓氢能产业链发展和生态耦合。


5个氢能优质项目签约

“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将进一步集聚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构筑产业生态圈,打造创新生态链。”武汉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军山新城党工委书记朱晓寒介绍,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将立足军山新城,以“做大做强氢能产业链”为总体发展思路,着力推进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聚焦燃料电池和氢能装备两个产业链条主线,完善氢能检测平台服务体系,形成从产业孵化、产业完备、产业发展到产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闭环,组建基金群、招引聚集一批氢能上中下游企业,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活动现场,5个氢能优质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军山新城,总投资超30亿元,涵盖氢能储运、应用等多个环节。其中,湖北氢能汽车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拟投放上百台氢能重卡布局干线物流,钢研楚天拟投资10亿元建设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发动机系统产线及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融通汽车拟投资15亿元建设氢燃料供氢系统、氢燃料发动机产线及氢燃料车辆运营平台,湖北氢动力拟投资约1亿元继续购置130台氢能车从事冷链运输等。


湖北楚天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德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次签约涉及3个项目,分别是加氢站的投资运营、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制造和氢能车辆的运营管理,这3个项目的签约是借助了经开区人才集聚和产业链完备的优势,以及经开区营商环境优越的综合优势。

湖北交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雷承表示,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将有力促进氢能龙头企业在汉聚集,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示范高地,湖北交投集团将致力于氢能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和应用场景打造,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扎根车谷,实现合作共赢。

此外,武汉经开区制定专项政策,从产业投资、企业租赁、科技创新、壮大燃料电池销售规模、加氢站建设运营、商业模式创新等六个方面支持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其中,对氢能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氢燃料电池销售规模分别最高奖励1000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09: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7家博物馆上榜全球前20,湖北省博名列其中2024-08-18 20:31·湖北日报


近日,世界主题乐园权威研究机构TEA与美国AECOM集团联合发布《2023年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共7家博物馆上榜全球前20,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位列第14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0: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motianzu2008 发表于 2024-8-19 08:00
沿江住宅本来就没啥问题,关键是要品质够高管理够好。其实比沿江写字楼靠谱。

不会有人觉得沿江住宅难卖 ...

不要以老思维看待问题,商圈都是靠培养出来的,以前这样不代表以后也是这样,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沿江建写字楼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建住宅才是毁了城市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0:07: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yt1985 发表于 2024-8-19 09:51
你这思维还停留在十年前。上海、伦敦最牛的写字楼都在江边。

昌万、滨江天街就是对“江边商业做不起来的”有力回应,武汉天地不也在江边,还是得看谁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0: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xueben 发表于 2024-8-19 10:07
昌万、滨江天街就是对“江边商业做不起来的”有力回应,武汉天地不也在江边,还是得看谁去做…

你说的三个有两个都不是临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4-8-18 23:55
武汉已经砍了很多市政项目了。。说难听点,不商改住,现在基础设施维护的钱都快掏不动了。你以为不新建项目 ...

没上马的项目砍了还好说,已经开搞了的莫非也会烂着?

例如二七过江隧道全线、两湖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拉德皮裤 发表于 2024-8-19 10:07
不要以老思维看待问题,商圈都是靠培养出来的,以前这样不代表以后也是这样,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沿江 ...

这个时候又要说@MOD 大佬在知乎的那篇写武汉商业中心演变以及为什么一线江边做不起来商业的帖子了。。。
我一直觉得那篇帖子是宝贝,可惜他不更新了

顺便你确定要拿五百米宽的黄浦江,三百米宽的泰晤士河和一公里宽的长江作比较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0:2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雷杰多 发表于 2024-8-19 10:17
没上马的项目砍了还好说,已经开搞了的莫非也会烂着?

例如二七过江隧道全线、两湖隧道

二七过江就没开搞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0: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charles_tian 发表于 2024-8-19 10:27
二七过江就没开搞过。。

这不是借着汉口滨江地下环线的东风提前预埋了岸上工程嘛,顺道把新港西延二七路站也做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1:1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折快跑 发表于 2024-8-19 10:09
你说的三个有两个都不是临江的

其实都不临江     天地是中山大道    另外两个是和平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1: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雷杰多 发表于 2024-8-19 10:17
没上马的项目砍了还好说,已经开搞了的莫非也会烂着?

例如二七过江隧道全线、两湖隧道

两湖属于死刑斩监候,除非奇迹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1: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67万亿元,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4-08-19 07:42 来源: 长江日报



  近期,武汉都市圈九城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相继发布。今年上半年,武汉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67万亿元,占全省比重60.9%,同比提升0.3%。其中,武汉市以9975.19亿元的GDP总量继续领跑,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其他主要城市也表现不俗,黄石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这些城市的强劲增长不仅推动了都市圈经济的总体扩张,也反映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成效。”湖北省武汉都市圈研究会会长、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春洋说。


  ■ 武汉:核心引领作用显著

  7月23日,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发布今年上半年武汉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9975.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5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3507.20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6281.64亿元,增长4.9%。

  农业生产持续恢复。上半年,武汉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9.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新动能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从行业看,36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0%。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0%,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5.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8.7%、6.7%。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5.3%。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8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

  ■ 黄石:工业增长领跑全省

  黄石市2024年上半年全市GDP完成1051.21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5、1.7个百分点。

  工业增长领跑全省。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34个工业增长点达效,其中,8个过10亿元的增长点新增产值164.2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4.3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纳入全省首批“两业融合”标杆集群后备名单。全市5家园区入选省第五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储备省级5家,创建500亩以上优质水稻示范基地54个。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4%,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

  ■ 鄂州:进出口规模屡创新高

  7月26日,鄂州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4.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0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68.14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89.64亿元,增长5.3%。

  总的来看,上半年鄂州市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健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全市抢抓花湖国际机场和武汉新城建设两大省级战略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进出口规模屡创新高,民生基础不断夯实,消费市场活力增强。

  ■ 孝感:光电子信息增长四成

  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孝感市地区生产总值1483.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别比全省和全国高1.1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四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8%。

  投资稳中加强,增势良好。上半年,孝感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高于全省4.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31个,完成投资增长14.0%;工业投资增长1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工业稳中有升,持续向好。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其中,光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分别增长40.0%、9.2%、8.1%;全市155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1023家企业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5.7%。新增规上企业16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1家。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33亿元,增速4.7%,居全省第二位;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33.87亿元,同比增长6.4%,居全省第二位,为孝感建设华中地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牢坚实基础。

  ■ 黄冈:对外贸易稳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黄冈市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289.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3.23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35.29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660.52亿元,增长6.5%。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4.09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于全省2.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平稳,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稳中向好,全市进出口总额85.9亿元,同比增长28.8%,高于全省2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9.8亿元,增长29.3%,高于全省24.8个百分点;进口6.1亿元,增长22.7%,高于全省15.8个百分点。

  ■ 咸宁:GDP同比增长5.9%

  2024年上半年,咸宁市生产总值为969.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98.77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70.16亿元,增长5.9%。

  ■ 天仙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良好

  天门市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04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3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51.07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60.93 亿元,同比增长5.2%。值得一提的是,天门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居全省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9%,居全省第二。

  仙桃市上半年生产总值为482.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8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18.8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21.77亿元,增长4.44%。上半年,仙桃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9.2%,居全省第二。

  潜江市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1.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51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95.91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16.21亿元,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良好,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专家说法】

  展现出区域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2024年上半年,武汉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67万亿元,占全省比重60.9%,同比提升0.3%。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区域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湖北省武汉都市圈研究会会长、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春洋统计分析认为,武汉市以9975.19亿元的GDP总量继续领跑,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其他主要城市表现不俗,孝感市、黄冈市、黄石市、咸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这些城市的强劲增长不仅推动了都市圈经济的总体扩张,也反映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成效。

  李春洋介绍,今年上半年,武汉都市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34.08亿元,占全省65.6%,为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仙桃市和天门市,同比增长9.2%和9.8%,显示出经济发展后劲较足。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九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其中,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10元,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84元,增长6.2%。孝感市和黄冈市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分别为6.5%和6.8%。在消费市场方面,九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低于2023年同期,显示消费能力下降趋势比较明显。

  “综合来看,2024年上半年武汉都市圈在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果,展现出了区域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李春洋说,在未来,随着都市圈同城化的深入实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武汉都市圈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9 1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把灯打开 发表于 2024-8-19 11:24
两湖属于死刑斩监候,除非奇迹发生

毕竟微操大师快走了,可HOTEL还会一直在那儿,就跟旁边的金融街东湖中心一样烂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4:44 , Processed in 0.11250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