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31 1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jlfed 于 2024-7-31 19:43 编辑
Archerone 发表于 2024-7-31 17:34
这就属于臆想了。小米一开始要造车,是北京那边大力扶持的产业,帮忙搞定一系列手续,特别是赶上末班车拿 ...


其实企业有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规划,有时候需要一步步的战术,有时候需要跳跃式的战略。否则雷总一上来就是世界前五,哪里来的底气?
我们只是看到的水到渠成的事情,别个内部怎么谈的,屁民也不知道,只会在那边叫武汉完了。
隔壁论坛有个帖子说“武汉汽车城彻底垮塌谁之过”,我倒要看看mi这事搞成了说这话的这帮人的脸哪里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19: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一梦 发表于 2024-7-30 22:08
是的,小米汽车的二期还有钉子户,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所以现在趁流量还在赶紧交付才是王道

北京那边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21:3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到一个新词  广佛同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21:3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rles_tian 于 2024-7-31 22:01 编辑

博士点出来了,武纺2/3通过,轻工不到2/3,不知道获批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21: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Luc_M 发表于 2024-7-31 18:29
这种数据本来很多地方口径都不一样,用脚趾头想都晓得湖北这种高教大省录取率不可能这么低。

不管怎么统计,武大华科本省录取率是降低了非常多。
211的数据我没有关注过。
有人说总是好,不然给人一种本省就是肥肉,谁都来啃一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2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erone 发表于 2024-7-31 17:34
这就属于臆想了。小米一开始要造车,是北京那边大力扶持的产业,帮忙搞定一系列手续,特别是赶上末班车拿 ...

汽车的研发很多岗位在上海,南京的机会也很大的。我记得之前南京总部启用,就挪了武汉一部分业务到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22: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京东资产交易平台获悉,(破产)武汉缤购城置业有限公司集中商业地下负一层商业资产、(破产)武汉缤购城置业有限公司集中商业地上一层至五层商业资产将被拍卖。

其中,(破产)武汉缤购城置业有限公司集中商业地下负一层商业资产将于8月19日10时起拍,

起始价1.645亿,保证金5000万元,增价幅度100万元。截至发文,已有207次围观。

标的物所在地:湖北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号附1号“缤购城”项目。

图片
来源:京东资产交易平台

据竞买公告显示,

集中商业负一层资产商业评估范围建筑面积17,837.05㎡,评估总价235,000,000元,单价13,160元/㎡,未抵押。

特别说明:标的状况为在建工程现状,交付状态为现状交付,未竣备,请竞拍人知悉。

另外,(破产)武汉缤购城置业有限公司集中商业地上一层至五层商业资产将于8月26日10时起拍,

起始价5.68亿,保证金5000万元,增价幅度100万元。截至发文,153次围观。

标的物所在地:湖北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号附1号“缤购城”项目。

据竞买公告显示,

集中商业地上商业建筑面积43,517.23㎡,合计评估总价568,000,000元,合单价12,966.7元/㎡,已抵押。

其中,1层8,440.56㎡,2层8,266.46㎡,3层8,152.59㎡,4层8,477.77㎡,5层10,467.01㎡。



特别说明:标的状况为在建工程现状,交付状态为现状交付,未竣备,

其中地上一层、地上四层合计661.36㎡已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需竞拍人解决,请竞拍人知悉。

据平台授权书--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决定书显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23:4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郑钦文杀入奥运四强,小心脏扑通扑通受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 00: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姑娘,闯入四强!

荆楚网  2024年07月31日 23:24 湖北


当地时间31日,巴黎奥运会女单四分之一决赛中,6号种子郑钦文击败前世界第一、曾三夺大满贯冠军的德国老将科贝尔,晋级四强。郑钦文也因此成为继李娜之后,首位闯入奥运会女单四强的中国队运动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 0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erone 发表于 2024-7-31 17:34
这就属于臆想了。小米一开始要造车,是北京那边大力扶持的产业,帮忙搞定一系列手续,特别是赶上末班车拿 ...

插播一下冷知识,免得那些瞎杰宝传的都没思维定力:东风本田二工厂不同于武汉其他所有汽车工厂,是没有土地使用权与所谓租赁权的,完全是经开自己支配的土地。只要东本想呆,这个事实上的临时工厂都不会拆掉,但是东本也绝不会留恋这块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 09: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kjlfed 发表于 2024-7-31 19:26
其实企业有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规划,有时候需要一步步的战术,有时候需要跳跃式的战略。否则雷总一上来 ...

隔壁论坛是什么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 09: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2024年8月1日

进港航班                     296

出港航班                     304

进出港合计                  600

——————————————————-


7月31日(周三),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388.83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2号线中南路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 09: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考生本来就很苦逼,说出来让别人知道不好吗?湖北初升高分流50%左右去拧螺丝或者读中专,高考本科率和录取率又在全国倒数,按照湖北的人口基数和大学配置,本该轻松读大学的。隔壁人口大省初升高不分流,高考完了继续复读,导致参加高考人数多录取数据没那么好看,事实上他们能读大学能读好大学的孩子比湖北多得多。他们还不满足天天卖惨要求多建大学,天天在各大平台抹黑武大华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 10:2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存储此时此刻的热力图,这么多人在工作,二期是不是已经偷偷搞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 10: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强工业城市新调整:武汉升第七,苏州超上海,宁波超广州2024-07-31 19:07·九派新闻
工业城市格局再一次改变。

上半年各城市的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发布,工业指标出现分化。第二产业大致分为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占比更大。

文章封面图由AI生成

如果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指标,可以发现,去年底的工业十强城市在上半年迎来了新调整:

1.上海被苏州超越,广州被宁波超越。

2.工业第一城深圳继续高歌猛进。

3.作为去年工业十强城市“守门员”的武汉,今年上半年升到了第七。

4.佛山掉到了第九,泉州被挤出前十。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栏,为同比增速。上海-0.9%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特此注明。

01
上海、广州、佛山低增长

以202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依据,十强工业城市分别为深圳、重庆、上海、苏州、广州、宁波、佛山、无锡、泉州和武汉。

深圳、重庆、上海、苏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了1万亿。

其余城市差距不大。广州、宁波、佛山、无锡、泉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在7000亿-8000亿之间。武汉为6800亿,接近7000亿。

十座城市工业增速分化现象明显。其中,三座城市今年上半年二产增加值出现了低增长。

第一座是上海。

今年上半年,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886.9亿元,同比增长1.2%。上海去年二产增加值原本排在第三,上半年这一数据掉到了第四,被苏州超越。苏州今年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速达到了可观的8%,增速在十强工业城市中仅次于深圳。

第二座是广州。

今年上半年,广州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40.8亿元,同比增长1.8%。广州去年二产增加值原本排在第五,上半年这一数据掉到了第六,被宁波超越。

第三座是佛山。

今年上半年,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356.9亿元,同比增长1.3%。佛山去年二产增加值原本排在第七,上半年这一数据掉到了第九,被武汉、无锡超越。

上海、广州、佛山工业的低增长,基本是主导产业受到冲击。

上半年,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为-0.9%,广州和佛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0.8%、-0.1%。

上海规上工业产值最大的五大行业,除了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其余都在负增长,包括汽车、电子设备、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



上海上半年汽车产量下降为82.16万辆,同比下降14.6%。

上海提出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倒是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集成电路,上半年生产了164.89亿块,同比增长20.7%;集成电路圆片,上半年生产了447.07万片,同比增长3.8%

不过,上海仍面临着工业占比不高的问题。

根据《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

25%也是上海此前定下的红线。但目前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不到23%,工业占比更低。

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如此,粤港澳的龙头城市广州同样制造业承压。

上海和广州都是我国汽车生产重镇。今年上半年,二者的汽车生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滑坡。

汽车是广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上半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4%。从产量看,1-5月,广州汽车产量为94.73万辆,同比下降19.9%。

广州面临的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

广州是丰田、本田、日产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产量分别下滑了42.02%和26.36%,哪怕是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产量和销量也下降了35.26%和39.65%。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还不高,去年这一比例约为20%。

毗邻广州的大湾区另一重要城市——佛山,则主要受房地产下行的影响。

佛山市工业增加值总量前三位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中,金属制品业与房地产紧密相关。

佛山统计局在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中指出:

一季度佛山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1%,规上工业增加值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金属制品业、陶瓷压机等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增加值不同程度下降。

金属制品业是佛山市工业增加值总量排第二的行业,其负增长带来的效果可见一斑。

佛山是高度依赖工业的城市。其GDP里面第二产业贡献了一半以上。工业发展乏力,进而影响到其GDP增长。上半年佛山GDP增速仅为1.7%。

02
深圳、东莞高歌猛进

广州和佛山上半年工业表现不佳,但深圳却似乎丝毫不受影响,反而一路高歌猛进。

作为“工业第一城”,深圳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在全国城市中拿下双料第一。今年上半年,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更是高达12%,这也带动了其二是值高达10.3%,继续拉开与其他城市的差距。

工业一直是深圳的优势所在。北上广深被人们看为四大一线城市,事实上其产业结构有所差异。

深圳是这四座城市中工业占比最大的城市。北京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不足15%,上海不足25%,广州比上海略高,也只在25%左右。深圳上半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36.58%,比北上广高出10个百分点,与南京、合肥等城市在同一水平。

而今年深圳工业能拿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则归功于电子制造业的高速增长。

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0%。要知道,电子制造业撑起了深圳规上工业的半壁江山。

根据深圳市统计年鉴,深圳市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构成中,电子制造业占比高达55.3%。当年深圳这一行业的产值达到了惊人的2.5万亿。

电子制造业的走向,基本决定了深圳工业的走向。

深圳靠电子制造业坐稳了第一的位置,东莞则靠电子制造业冲进了前十。

今年上半年,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310.78亿元,同比增速为9.1%。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这两个指标在十强工业城市中仅次于深圳。迅猛与其他增长,让东莞的二产增加值超过了泉州。泉州则从去年的第九名(全年数据),掉到十名开外。

东莞和佛山一样,都是二产占比非常高的城市。今年上半年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增长曲线。

东莞市统计局的分析中同样提到了电子制造业,指出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9%。大刚观察(DGbeacon)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电子制造业在全国多个城市多点开花。

苏州电子信息产值同比增长11.8%;泉州电子制造业连续12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武汉电子制造业增长49.0%;广州尽管工业整体表现欠佳,电子产品制造业却逆势增长了8.1%。

03
“守门员”武汉成功晋位

十强工业城市中,其余城市在工业指标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在7%以上。

重庆守住了第二名的位置。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达8.6%。这得益于汽车产业的加速。

据重庆市统计局,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拉动全市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3%,较一季度加快6.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5.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达59.7%。

统计局解读文件中特别点名了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

“目前我市汽车产业增长核心仍在于赛力斯,其2月上市的问界M9销售供不应求,M7和新款M5销售同时向好,企业生产水平持续攀升。受赛力斯带动,金康新能源、青山工业、沪光电器等配套企业亦实现高速增长。”

靠问界的爆款车型,重庆汽车工业开出第二春。

苏州与上海交换位置,从第四走向了第三。苏州上半年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5%,拉近与重庆的差距。

两个行业对此贡献最大,一是前述的电子信息产业,二是汽车制造业。这两大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73%。

和重庆抓整车生产不一样,苏州提出的是“既抓整车、更抓零部件”。

江苏是全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规上企业近3000家。而江苏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又以苏州为首,苏州零部件企业产值占到江苏省的36.51%。

宁波超越广州,从第六走向了第五。上半年,宁波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宁波工业的表现可以用“稳健”来形容。

和宁波一样“稳健”的,还有无锡。无锡此次保持在第八的位置。上半年无锡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6.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2%。

令人意外的是武汉。去年武汉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十。但是今年上半年,十强“守门员”武汉从第十升到了第七,居于无锡、佛山、东莞前。

武汉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6%,这是武汉上半年经济数据中亮眼的一笔。作为传统汽车重镇,在汽车产业承压的情况下,武汉规上工业增速却并不逊色。原因何在?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0%。分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8%、37.8%、30.9%、18.0%、12.5%。

首先,在电子制造业多点开花的形势下,武汉49%的增速也可谓数一数二。武汉的光电子产业独树一帜,光电子器件产量大增30.9%。这些新动能在关键时刻扛起了大旗。

其次,在全国燃油车产销疲软的态势下,武汉也很早布局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目前成效初显,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加了69.8%。尽管放在全国来看,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规模还不算大,进步却显著。

可见,十强工业城市的行业竞争,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电子设备制造业起到了关键变量的作用。未来也将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1:00 , Processed in 0.16085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