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0-16 09: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效率型城市基于安全第一考量,其中的元素关键词是除去整洁、清爽、干净外,重点在“一目了然”,主要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后期管理,大幅减少犄角旮旯,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卫生死角,减少后期管理的庞大支出。还有就是高度聚集楼宇建造后的便于管理,便于物业委员会的长期“执政”,便于电梯的质量提升,楼宇的维护保养,便于地铁站上盖的高度聚集众群,使用地铁效率的提高,城市不仅有纵横地上地下交通系统,还增加了立体垂直交通上上下下的交通电梯系统。一切以人本为原则,一切以便捷就近为出发点。港岛的规划建设,基本是如此这般的理念,故此,可以看到,港岛很少听到过有到处乱排放的臭水沟、臭水河,很少有如此巨额支出的城市几千、几万平方米的违章强拆规模,很少有几十万包括志愿者的队伍,开上街头,进行交通违章近半年之久的大整治,而且永远在路上这么个劲道。港岛基本实现了城市规划建设的较高境界,到处有遮阳避雨的廊桥,社区的全方位服务相当发达,这从楼宇底部均有3到6层的服务型裙房,便可看出。服务包括商业购物的便捷性能实现楼上楼下距离,学校、医院的距离,基本也就在楼上楼下便是,大幅提升整个城区运行的效率。这只是仅从效率型所做的个人理解。因此,无论从感观上,从视觉上,从内地常提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可归属感上衡量,港岛的城市规划建设,均走在世界城市的最前列,当然,内地城市在发展国家战略上有它的绝对优势,例如上天揽月,下洋捉鳖的科技,港岛是远远落后的。很多人认为港岛太小了,我认为港岛有香港岛的南部和北部,而且有漫长的滨海东西走向长廊,九龙半岛南部有相当于上海浦西好几个老城区的面积,加上连接深圳的北部好几个区,就有近十多个区,这样的滨海城市,处处呈现着繁华或繁闹,已经蛮大了,已经很不容易了。内地城市好大喜宽的摊大饼,结果大部分区域呈现的是城不象城,村不象村,搞得不伦不类的,效率低下,人本比例很低,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国际的认可度因此而堪忧。邓公深谋远虑,在他老人家晚年,不失时机的多次提出:内地要打造几个象香港那样的城市。这是不无道理的,是老人家的远见卓识。关于效率型城市,暂论这点皮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