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11 1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们百姓而言,到90年代时,苏州城区还没长开,商业一般,县市之间的交通不够便捷。
大市的几个县,发展水平和城区比相差并不太大,去苏州城区的需求没那么足。
自己县级市也够了。去趟苏州城区,大巴十几块,去了也没感受太大的变化。
铁路除了昆山(可以去苏州),其他县是没有的。
坐大巴,一看乘车信息:XX——苏州,俨然两个城市。
实在要去周边城市游玩或购物,甚至看病,像昆山、太仓可以去隔壁的大上海。
新世纪后,日新月异,苏州肉眼可见的长身体。
快速路、市域轨道交通逐步衔接、联通。
商业、交通枢纽、城区面貌持续提升,旅游也随着移动互联网、国风、民族自豪感的加持,获得新的生机。
撤市设区的吴江,不必说,联系度和认同感。
四县市随着快速交通的落位,相信也会对苏州和大苏州,有更实际的认可。包括日常往来的意愿和实际频次。
也因此,苏昆太、苏虞张,以及吴江各主要板块往苏州核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落实的越快,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