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蛟矶烟浪

[鸠兹古韵] 芜湖百年记忆-----古城的人文景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0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3: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江南道巡抚大使
当时还觉得大成殿破旧。现在想想,能在这样的文物级的殿堂里阅读课外书籍,也算是人 ...
淡墨 发表于 2013-6-11 21:58



门前的石狮被我虐待N次

大成殿前的空地  高低不平的石板间小草探出头来  咱学校就是一座花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7: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2 17:10 编辑

吴敬梓是安徽全椒人,他出身官宦望族,却淡泊仕途。家道中落后流落南京,芜湖等地,曾数次搬家。 书中的语言多为苏皖沿江一带的熟悉话语,书中又多次提到我的家乡芜湖,所以读来感到特别亲切。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文中写到这位范老先生50多岁了屡试不中,一直被岳父胡屠夫奚落为“现世宝”。这一天没米下锅,抱着插上草标的鸡去卖,忽报子来报,说范老爷高中了。可怜皓首书生一下子经不住特大喜讯刺激,疯了。书中的范进其实就是芜湖的陶镛。 陶镛出道于芜湖县学,这县学(即芜湖十二中学的大成殿)前面的一条小街就叫儒林街。吴敬梓取书名为《儒林外史》,灵感即是源于此。陶镛是雍正十三年举人,乾隆四年进士。他的老家就在陶屋基,他幼年读书发奋,功名心切,由于读书过急,落下痰厥之症,经常发羊癜疯。他的丈人正是一个杀猪的屠夫。只所以把原型人物改叫范进而不是其他名字,作者也是经过一番斟酌的。当时铸造青铜器的陶模叫模范,作者就以“范”代“陶”,将进士的“进”取来作名,这样,在书的三、四回中写活了的那个因中举而疯了的老书生就叫范进了。 《儒林外史》二十、二十一回写了“牛布衣客死芜湖关”。这位诗人牛布衣,寄住在芜湖老浮桥口的甘露寺,常和一些达官显宦诗酒唱和。后来一病不起,临终前将诗稿托老和尚保存。谁知被牛浦郎偷走,冒名顶替,到处招摇。其实,作者笔下的牛布衣就是他的好友朱草衣的化身。朱草衣名卉,别号草衣山人,安徽休宁人。这位草衣山人,甘贫好学,爱赋诗词,曾在芜湖的吉祥寺住过一段时间,后来迁至江苏江宁,以布衣终老一生,据说芜湖县志有他的记载。吴敬梓同朱草衣友谊很深,对其作品和豁达性格都很佩服。朱草衣诗作有《草衣山人集》,有的诗句如“秋草人锄荒苑地,夕阳僧打破楼钟”就很耐咀嚼。书中的老浮桥如今的芜湖人还能听到这个地名(即现今的弋江桥所在地),只是甘露寺(实为吉祥寺)已不见痕迹了。草衣山人姓朱,谐音“猪”,作者就将“牛”作为笔下人物的姓,草衣山人终身不做官乃一布衣,而他的名字又叫“草衣”,于是书中就有了牛布衣这个名字。 还有一个在甘露寺边摆摊、为牛浦郎花言巧语所骗,免费为他刻图章的老实人郭铁笔,其原型则是当时芜湖有名的篆刻家诸葛祚。吴敬梓曾在芜湖吉祥寺边上的东退庵住过,和诸葛祚相识,也就把他改名为郭铁笔写进书中了。诸葛祚治印功夫高超,曾得到礼部侍郎沈德潜的称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7: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林外史》中有颇多芜湖街景、人物和风俗的描述,特别是第二十回至第二十四回和第三十三回,集中地写了芜湖的地、事、人。



在第二十至二十四回中,吴敬梓把芜湖称为“芜湖关”,是对芜湖了解至极的明证。
吴敬梓还在《儒林外史》中写了芜湖的第一大寺观——吉祥寺。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吉祥寺是芜湖最早的寺观,建于晋永和二年即公元346年,旧名永寿院。北宋仁宗赵祯在公元1035年左右赐名吉祥院,元代毁于兵火。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一个名叫浮川的和尚在废墟上重建,并改成吉祥寺。谁知300余年后的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1694年,一场大火又将它烧为灰烬,直到乾隆十四年即公元1749年才恢复原先的“宏整壮丽,古制聿新”。
历史的记载给予肯定的回答。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安徽巡抚赵国麟和学政郑江钦奉圣旨,叫差官赴南京接吴敬梓到安徽省府安庆,议论“博学鸿词”廷试事。吴敬梓去了,但谢绝了两位官员的好意。这在《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中有详尽的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2: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2: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2: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2: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12: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15: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拆掉古董,建设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4 15: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拆掉古董,建设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7: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的儒林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7: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林街淡淡的退出人们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7: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雕福禄寿三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7: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24 17:18 编辑




“雅积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3:20 , Processed in 0.04838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