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天晨

[鸠兹古韵] 芜湖的日本建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古城环城南路的日本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0: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瞭望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望火台

望火台坐落在环城南路中部56号。该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公共建筑,本体平面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38米,南北宽8.50米,占地面积37.23平方木,建筑面18.12米,进深11.17米,占地面积202.40平方米。砖混结构,立面为三层,总高为积84.32平方米,总的面阔13.26米,其中第二层是水泥平顶,四檐有水泥栏板围护,第三层是一个方形楼阁,四阿顶,脊为水泥浇注。墙体用青砖扁砌,实心,外粉沙灰。每层都开有窗户,二层平顶向外挑出三线,阁楼四檐有封沿板,东西两向开有门,砖砌外挑券式门罩。该建筑造型特别,尤其是楼阁的屋顶式样,是芜湖现存历史建筑中仅有的一例,具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20: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晓得LZ发的这些会不会拆掉哎~~真要好好保护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0: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5 10:25 编辑

日本人的仓库(弋江影剧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0: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4 20:59 编辑

弋江影剧院

翻开创建史,才知创业难。
    解放前这里是胡记皮毛栈堆货房,1950年由十七个股东合伙开业为“金华剧场”。1952年改名:“中华剧场”,是一所仅有300多个座位的小剧院。1956年公私合营,三排腐朽歪斜的中柱和舞台得到整修,增加到500座位,面貌有所改观。1959年芜湖县与市郊区合并,市文化局将这座剧院划归县有,从此芜湖县庐剧团有了用武之地。半年驻点,半年流动,在这里排演了三十多个大型剧
目,培育了大批青年演职员,易凤英、刘德信、王昌勤等同志,在1960年会演时均获得芜湖地区一、二等奖。剧团有了剧场,相应得到发展,经济收入也增加了。1960年剧团投资1.5万元(当时场团统一领导,财务分开核算)扩建为800多个座位的中型剧场,一砖一瓦都浸透了演职员的汗水。1963年端阳节的前三天,由芜湖市演出队上演,不慎电缆着火,风狂火猛,两小时内,整个剧院化为灰烬。1964年县政府投资3万元,剧团又抽出部分资金,重建新剧院(落成时投资达7万元左右)即现在的弋江影剧院。
    回顾弋江影剧院的诞生是从无到有,从维修到扩建,从私营到国营,从火焚到新建,走过曲折道路。人们不管它破旧、华丽,一直作为消除疲劳的文化娱乐场所。可是在“文革”中,这里曾揪斗过不少所谓当权派,走资派,一度成为森严可怕的“阎王殿”。
    春风秋雨,饮水思源。1971年芜湖县治迁到湾沚,将这座富丽堂煌、艰难创业的剧院以6万元的低价卖给芜湖市。笔者曾作《长相思》词,以寄留恋!
    拆土墙,建楼房,灯闪霓红映画梁。莫忘故旧,相交日月长。
    风雨狂,花木殃,雨后天晴见太阳。春到人间暖,故园桃李芳。
    青弋江绿水长流,影剧院新姿胜昔,祝愿它为芜湖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20: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4 21:01 编辑

日本侵略者在芜湖的暴行

——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调查

一、抗战时期芜湖城区人口伤亡情况

1、  日机轰炸

    根据所查资料表明,芜湖市在抗战期间遭受了日军三次大规模的空袭,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1937年10月5日,日军派出11架飞机投弹10余枚,偷袭了芜湖近郊的湾里军用机场,炸毁飞机10余架,毁坏了机场,使芜湖成了无空防的城市。

    12月5日,日本重轰炸机、驱逐机各2架,分两次开始轰炸芜湖,第一次从江北飞来,第二次由下游飞来,各投弹6枚,首要轰炸目标为火车站,并对停泊在太古码头英商怡和公司的德和、大通两轮投弹数枚,致使德和轮起火焚毁。聚集在码头准备候船西上的乘客和躲避空袭的难民当场被炸死至少14人,受伤抬到江边医院实施开刀手术的有30人,切断手足者有3人,医院所收受伤者计有70余人。其他难民在看到敌机投下炸弹后十分恐慌,纷纷跃入江中,有的被江水吞没,有的受伤。据民国26年12月8日《大公报》报道称,这次发生在芜湖江畔的惨案死伤者逾千,焚毁房屋数千间。

    12月7号上午9时许,日军6架飞机坟两批再次空袭芜湖,在市内投弹30余枚,下午又有6架日机10余枚。在日机的狂轰滥炸下,市内吉和街、进宝街、四明路、车站、长街等处被炸成焦土,死伤居民80余人。遭受空袭后的芜湖,整个市区到处浓烟四起,到处是残体断肢,瓦砾废墟,全市大街小巷从早到晚都挤满了四处逃难的群众,其惨状令人不忍目睹。

2、  沦陷的芜湖

    芜湖城内遭受大规模轰炸后,国民党守军及政府官员弃城而去。12月10日,日军开进芜湖城区,一进城就大肆屠杀。饱受苦难的芜湖人民纷纷逃往外地和美国教会收容所藏身,仅弋矶山医院、狮子山圣公会堂、凤凰山萃文书院、周家山修道院和太古码头圣母院等处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人数就达7000余人。有的举家迁徙,据《大公报》民国27年3月2日报道:自日军占领芜湖的二个多月来,从芜湖方向逃难到奎潭、黄家渡一带的难民就达2万多人。在抗战期间,其他省沦陷区的流离人口逃难到芜湖城区的有1551人。

    日军进占芜湖后,对待中国人民及其残暴,对稍有不满的群众即行枪杀、刀砍。弋矶山医院院长色让,时常带人到街上找受伤的中国人,抬回去医治,断指残股者都是被日军兵刀砍伤的将近33多人。另据美以美会传教士华盛顿当时的不完全统计,全市大街小巷内倒卧在血泊中的尸体、头颅共有2500多具。当时在外国人医院里,太平间都堆满了受难者尸体,受难者家属不敢外出收尸。所有作殡葬生意店铺的棺材和木料全部用尽,医院的外国人就将死者在院内空地挖一大坑,一次就埋葬了20具尸体。其后,据“万字会”统计,日军在占领芜湖市一年内,杀害无辜群众997人。日军进占芜湖后,向驻守在芜湖周边地区的国民党发起进攻,仅白马山一战,日军就在白马山西烧毁了民房1300户,4000间,杀害村民30余人。

3、  慰安妇

    芜湖在沦陷后,成为日军在皖南地区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基地。住芜湖的日军指挥官为冈本,部队有“牛津”和“谷”两个大队,另有一队宪兵,分住在裕中纱厂中国银行、北平路、赭山中学等处,日军警备司令部设在赭山上。日军占领芜湖后,实行殖民统治,任命汉奸组成地方治安维持会,强行占用了许多公用机关。日军驻军派小松翻译官指挥汉奸颐少庭组织“军地慰安所”,强征妇女,供日军糟蹋。凤仪楼慰安所就是一例。

    “凤仪楼”慰安所设在芜湖城区下二街,于1938年1月正式开设,慰安所从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点至下午6点为日军士兵开放时间,每周六和周末则为日军官佐开放时间。所内被哄骗、胁迫和强抢而来的妇女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也不超过40岁,芜湖某尼姑庵内的年轻尼姑也被绑架而去。所内妇女每人每天被日军蹂躏多达十余次,少则五、六次,其中一江北妇女因不堪忍受这非人的折磨而从该所楼上跳楼自杀身亡,以死来控诉这万恶的慰安所。自慰安所开设后,凤仪楼慰安所内惨遭日军蹂躏的妇女前后共达200余人。1938年4月,住芜日军弄来一批日本年轻妇女和朝鲜妇女,又于寺码头等处自办了几所军地慰安所。凤仪楼慰安所少有人往,于是,该所停业,一大批妇女才逃离虎口。日军在芜湖设立军地慰安所即东洋娼妓院共有9处(中江塔旁原顺泰五金店一处,下二街58号、78号、76号三处,华盛街27号一处,公安街34号一处,藕香居7号一处,上二街54号一处,中二街133号一处),至1941年芜湖就有军妓300余人。在军地慰安所里,日军常强迫中国妇女充当军妓,以补充日本军妓不足。

4、  汉奸组织

    日军在芜实行殖民统治期间,汪伪政权为进一步效忠日军,在芜发展特务组织,扩大烦的势力。1939年12月,特工总部南京区芜湖站在芜湖西门城根“十一号”大院成立,简称“十一号”。“十一号”特工组织自成立直至1945年10月灭亡为止,它追随日本侵略者,甘当鹰犬,搜集抗日情报,残杀抗日军民,敲诈坑害民众,犯下了无数的罪行。在“十一号”侦行科的审讯室内,布满了各种刑具,被逮捕的所谓“案犯”受尽各种严刑,致死致残者很多,许多抗日军民被杀害于“十一号”内。1942年秋和1943年秋,新四军干部赵某和黄彦分别在芜遭特务逮捕。1943年秋,赵某被特务秘密杀害于“十一号”内,黄彦被汪伪芜湖特务送往南京后秘密杀害。另外,芜湖地方上的一些汉奸则卖身求荣,沦为日本侵略者的可耻帮凶。

5、  劳工

    自日军进入芜湖市区后,很快占领了高层建筑,在铁路、江边、太古码头等处构筑工事,抢抓芜湖人民充当劳工。1938年日军为了其战争的需要,将炸毁的湾里机场进行修整,以作为轰炸其他地区的“中转站”。扩建时,日军控制芜湖及周边市场食盐供应,强迫民工挑工抢修,每工只发两小碗食盐作劳役费。日军在加强军事统治的同时,还对经济进行疯狂掠夺。日商在弋矶山北面小港口,专门开辟了一处三菱公司铁矿石堆放场,作为他们把从汉冶萍掠夺来的铁矿石运往日本中转站。日军把从前线俘虏的新四军和国民党官兵1000余人,关在三菱公司临时建立的集中营里,强迫他们往船上搬运矿石,每天劳动12小时,这些劳工随时都会遭受鞭打。数芜湖市江北的裕溪口是日军掠夺煤炭资源的一个基地。1942年4月,日军从南京老虎桥“江苏省第一监狱”提解了200名囚犯押往裕溪口苦功营。

    这些囚犯中有被俘的新四军战士、国民党官兵及老百姓。在苦工营内,中共党员成立了临时支部。1942年10月4日,在中共临时支部的领导下,举行了苦工营暴动。这次暴动从苦工营逃出来的有一百几十人,被日军抓捕回去屠杀的有12人,另外逃出来的4人被日军杀害于苦工营附近的水塘中。

    抗战时期在芜被征劳役的人员不计其数。据芜湖城区吉和镇人民被征劳役调查表统计,从1938年到1944年间,该镇被征劳役人数达到3500人,工数123900工,因被征劳役损失工资数达15400万元。仅1941年,芜湖慈善团体在吉和街镇救济流亡人员支出总数为1000万,流动人力工资总数为1000万元。

6、  烟民情况

    日本侵略者在进行军事统治期间,在沦陷区设立专门收购和运销鸦片烟土的“宏济善堂”,强迫农民种鸦片。在芜湖县境内被强迫稻田改种鸦片的有300亩。“宏济善堂”在芜湖设有分堂,芜湖大街小巷布满了所谓“戒烟所”,实为吸毒所,总数在500家以上,每家戒烟所每月需交60元捐费。在抗战结束后,芜湖县政府对烟民进行过一次调查统计,芜湖城区及7个乡有烟民1245人,其中城区988人(男767人,女221人),7个乡257人(男246人,女11人)。

    抗战结束后,安徽省政府以秘统字第8227号文饬令在所辖区内调查日军罪行及战时公私财产损失、人口伤亡的统计。据现已查到的资料表明,芜湖县城区人口伤亡统计表中有93人伤亡,医药、葬埋费国币元50165元。玩鞭乡境内居民伤亡67人。在鸠江区召开的知情人座谈会上,证人证明在抗战期间被日军杀死的当地居民有90人,房屋被毁808间。另外,在战乱期间,被盟军飞机误炸伤亡的居民有18人。据现有资料表明,日军自轰炸之日起至抗战结束的八年中,造成芜湖城区直接伤亡人口为7139人,逃难灾民38751人、劳工为4700人。

二、抗战时期芜湖城区财产损失情况

1、  商业

    芜湖是长江流域上一个繁盛的商埠,“十里长街闹市”驰誉大江南北。芜湖商业以长街为中心,陡门巷、国货店、二街、沿河路、大马路、四明路、吉和街、江口等街,也都形成各有特色的商业街市。抗日战争前,长街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人声若潮,生意兴隆。自1937年12月5日开始,日机连续5天对市区进行狂轰滥炸后,长街一带的房屋遭到毁坏,许多多年“金字招牌”的老店,西式建筑的门面,几乎都成了瓦砾场。长街商业区殷实的商户挟资避难,不少店铺存货被占领的日军掠夺,店房被占用,兴旺400多年的长街脑室自此衰落。据芜湖县公私财产损失报告单统计,被日军轰炸和进攻所造成的居民财产为国币元226775920元国币元。仅长街永大绸布店就损失各色棉布、织绸缎6000疋,价值为法币15100万元。在战后,芜湖县根据省政府秘统字3605号文分类填报抗战损失调查报告单统计,商业部分、各同业公会、万字会的房屋、器具损失,总价值为1364433341元。

2、  工业

    自日机轰炸开始,芜湖城区的一些民营生产企业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焚毁。位于陡门巷23号的芜湖华球衫袜厂生产机器遭到焚毁,损失价值为105770元。12月10日,位于中二街102号的明华电池厂在日军进攻芜湖时,损失原材料价值为15927.70元。木器建筑业同业分会会员夏汉庭所经营的美丽顺木器厂及夏茂椿建筑营造厂的房屋、货物、木材等在日军进占芜湖后,被抢劫一空,损失价值为39210.80元。张恒春制药厂也在日机轰炸中损失药材价值800000元。

    日本侵略者为了战争的需要,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日军在占领芜湖后,对裕中纱厂、大昌火柴厂、明远电厂等几个比较大的工厂和手工业作坊大肆破坏。其中裕中纱厂被日军改为伤兵医院,不少机器被劫走,余下的细纱机也大部被拆毁,直接损失大30万元。芜湖纺织业在战前拥有各种织机5000多台,到抗战胜利时只剩下2000台。明远电厂的设备——透平机也同时遭到破坏,发电量不及原来的一半。另外,日军对芜湖地区的矿产资源也进行了疯狂掠夺。

3、米粮业

    芜湖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在日军占领期间,芜湖粮商储放在沿江和沿河两岸数十处仓库里的粮食被日军掠夺一空。烟台帮“复成祥米号”老板孟祥仪家被抢去大米3000包,小麦1000余包,麻袋3万多条,合计损失3万余元。米粮采运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李念慈存在无锡等地的小麦2万多担,大麦、糯米2000多担,菜籽、稻谷4000多担,大米7000包均被日军抢走。1941年,日军一次从国内运来麻袋250万条,在芜湖等地抢购粮食达200万担,造成皖南严重粮荒。另据芜湖县上报的各级合作社抗战损失调查统计表明,1937年12月12月,芜湖各乡、镇人民团体、私人通用财产损失价值230190元,其中损失粮食一项就有48810石。

4、交通

    日军侵入芜湖后,港口、交通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日军炮艇、军舰在芜湖港水域的长江、青弋江横冲直撞,所有小轮公司和招商局拥有的房地产、码头、趸船,全部为日军所霸占,独揽了芜湖的港船业务,其损失无法计算。

5、  邮电

    在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以后,芜湖的通信中断。1937年12月6日,位于芜湖城区上二街、洋码头的邮局均遭到日机轰炸,屋内家具、什物等均被焚毁,损失价值1521元。抗战前,芜湖邮局在狮子山附近新建办公房,占地面积5亩。由于战争的爆发,未及竣工的基建工程被迫停工,已完成的工程及所有建筑材料均被破坏无遗,损失时价为2万元整。为保护工程地基免遭敌人霸占破坏,芜湖邮局在撤离芜湖时派人看守并在地基上种菜掩护,使得地基在战后保存下来,重建造价提高为3亿元。沦陷后的芜湖,电报通信工作无法继续维持,报务人员将机件设备分头破坏或埋葬,大部分报务员渡江北上,芜湖邮局随即撤到雍家镇。其后,日本华中电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芜设立伪电报局,直到抗战胜利。

6、  文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在沦陷的芜湖,不仅对芜湖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伤害,同时,芜湖的文化教育业遭到了巨大破坏。《工商报》报馆于12月6日遭日机轰炸后,全体人员被迫从芜湖撤离至川湘地区,所有器材均未带走,共计损失价值为15552元。1937年9月、10月间,日机对芜时有扰袭,芜湖部分中学陷于停顿状态,另一部分中学则积极筹备外迁,师生共赴国难。抗战初期,芜湖中学前往皖南山区继续办学的有4所。1937年秋,省立芜湖中学高中部迁往贵池杏花村复课。当芜湖、安庆失陷后,有继续内迁湖南,最终,该校被迫解体。私立广益中学迁泾县茂林,先前规模小,学生只有75人,因校舍与新四军军部为邻,继而学生增至四、五百人。私立芜关中学在沪战开始,即首迁南陵。不久,京、芜同陷,南陵逼近前方,又迁歙县,先在岩寺复课,翌年又迁往西溪南。私立建国中学经过筹备,于1941年在距屯溪5华里的梅林重建。该校以招收屯溪隆阜等难民收容所的芜湖籍初中学生为主,约有学生200余人。另外,迁入大后方的仅为私立萃文中学。萃文西迁巴蜀,于1938年1月抵达重庆,校名为“芜湖私立萃文中学渝校”。芜湖沦陷后,省立芜湖中学和芜湖女中大部分师生颠沛流离,几经辗转,一路到达湘西,在国立八中任教或就读,另一路到达四川江津,进入国立九中。国民政府创办者两所国立中学的目的即为收容从日本侵略军铁蹄下逃难到后方的青年,以收容安徽籍流亡师生为主,一般不收当地学生。

    抗日战争期间芜湖外迁中学,以及战时在后方创建的中学,当时因情势危急,交通工具奇缺,举步维艰,又因途中敌机轰炸扫射,人员伤亡难免,图书仪器损失不计其数。1937年12月,芜湖沦为敌手,中学教育遂告停顿,教学设备损失一空。位于芜湖河南码头口的省立芜湖民众教育馆,在沦陷初期,馆内图书80000册、科学室全部仪器以及图书馆楼等10余间房屋均遭敌伪损毁或焚烧,毁之一空。瀂港镇中心国民学校一切文物教具也被日军驻芜湖赭山警备队驻瀂港分队焚毁殆尽,只留有空架破烂校舍。在汪伪统治时期,十多万人口的芜湖城区,只剩有7所小学和2所中学,在校人数不及战前的四分之一。

三、调查结果

    现据搜集到的资料表明,在芜湖沦陷的八年中,日军给芜湖市区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社会财产直接损失为1665941503.50元,间接财产损失为174050165元,居民财产损失441310981元。

    根据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上报的抗战时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统计,抗战时期日军在芜湖市(含三县)所造成的直接伤亡人口为10796人,间接伤亡人口为48619人;所造成的社会财产直接损失为1969427203.50元,白银30000两;社会财产间接损失为174052445元,全市居民财产损失为1795983543.10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08: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如果不把这些老建筑保护开发利用好, 老子带头举条幅到步行街头抗议去,N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06: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公共租界里也出现了“会审公廨”,今中山北路和健康路交叉口的砖木结构二层楼传为临时监狱,为日本人所造,青砖全部水平方向实心砌筑,墙体厚实坚固。治外法权的丧失是清朝守旧派的奇耻大辱,刺激了激进的改良派高呼革新狱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4 11: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信仰 没有顾忌 没有历史和责任 多么轻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1: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会审公廨”(已拆)旧址上的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13: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斑竹,很辛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5 2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拆了它,中国的国土上不能有日本建筑,必须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龙地”和宁渊观1号

宁渊观1号主体是一座两层小楼,青砖砌成,二楼还修建了一个平台,平台四周砌有栏杆,这些围栏的纹饰都呈放射的日光形。二楼之上还建一座瞭望台。说起这座建筑,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宁渊观1号,二楼楼顶上的日本军旗图案栏杆清晰可见。

长街及其周边地区一直市声如潮,向为芜邑繁华之地,因而一直也是消防的重点区域。但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芜湖市的消防设施仍非常简陋,主要依靠几台人力水龙车灭火。

到抗战爆发前也没有几样先进的消防设施。抗战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芜湖,长街许多店铺都在日军飞机的大轰炸中烧毁,幸存的有些逃往外地,留下来的虽迫于日寇的淫威勉强开张,也大都采取一种消极的不合作态度。日本人为了防止火灾,强迫这些店家购买由日本保险公司经营的火灾保险。这是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愿意的,可又不能强行拒绝。这时长街宁渊观附近有几位店主便想出一个妙招来。他们常常乘着黑夜将店内的货物偷偷转移到别的地方,再将不值钱的碎布乱麻堆放在店内,然后乘着风高月黑之际,一把大火烧个精光,由于事先已经买了日本人的防火保险,等到第二天,天一亮就装着失魂落魄的样子去找日本人理赔。刚开始日本人并未在意,可此后不久,宁渊观一带接二连三地不断发生火灾,虽然怀疑是店家故意纵火,然而查来查去也查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日本人于是便迷信地认为一定是惹怒了上天管火的神仙———火龙,才导致发生如此多的火灾。后来日本人干脆给这里起了另外一个名字:“火龙地”。时间一长,巨额的火险理赔让这些日资保险公司焦头烂额,不久,日本人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由店铺自愿决定是否购买日本的火灾保险。同时为了能迅速发现火情,就在宁渊观靠近长街的一侧建起了一座砖木结构的消防楼,它就是今天的宁渊观1号。

  宁渊观1号建成之后,日本人派了一个小队的日本鬼子常驻此地,一天24小时不间歇地监视着四周,这些日本鬼子除了观察长街的火情,同时还密切注视着长街等地路面上行走的路人,若觉得形迹可疑,就会立即给下面巡逻的哨兵发出信号,马上实施抓捕。通过这种手段,日本鬼子不知残害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

  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宁渊观1号还是宁渊观一带最高建筑,从二楼的瞭望台上望去,整个长街西段几乎尽收眼底。

当年日本人建造这座消防楼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此楼外墙青砖与糯米稀砌成,十分牢固,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坚固如初。在宁渊观1号,最值得注意的是它那二楼平台四周的栏杆。这些栏杆均呈放射形日光图案,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曾经肆虐华夏的日本军旗图案。六十余年沧桑已随风逝,而如今远远望去,那些图案仍依稀可辨。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它曾构筑在芜湖的时空里,但更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远不要忘记那曾经的屈辱!

  抗战胜利后,芜湖消防所便设在宁渊观1号。1949年4月23日芜湖解放后,宁渊观1号又成为人民政权公安消防部队的驻所。
  历史渐行渐远,和芜湖诸多老街一样,如今的宁渊观只剩下一小片老屋,我们只能在被岁月洇黄的档案里和老人们琐碎的讲述中寻觅那曾名噪一方的千年香火胜迹。据周边居民说,这一带即将全部拆迁,也许不久后,宁渊观留给世人的,仅仅是一处地名了。  



“火龙地”和宁渊观1号旧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6:13 , Processed in 0.04895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