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romano320

[江城资讯] 交通运输部:同意湖北省开展现代内河航运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8 21:2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aoloumi2035 发表于 2020-7-8 18:52
7米2000箱
8米3000
9米4000

这个很难达到,我查了下太仓港去年最大集装箱船,“达飞波特兰“号,可满载4444个箱子,水面高度56.15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2:0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20-7-8 22:06 编辑
FTTF 发表于 2020-7-8 20:06
北边获批东中部唯一中欧货运班列汇集港,西边获批4个,对武汉发展陆路贸易应该有些影响。


北边什么时候把重箱率和回程货物弄起来再说吧     真靠补贴吃一辈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2:0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omano320 发表于 2020-7-8 21:20
怎么感觉像是补贴充值

应该就是了     西边和北边一堆都是疯狂补贴发车  重箱率和回程量不忍直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2: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romano320 发表于 2020-7-8 21:20
怎么感觉像是补贴充值

指路性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2: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2035 于 2020-7-8 22:48 编辑
刚下火星 发表于 2020-7-8 21:24
这个很难达到,我查了下太仓港去年最大集装箱船,“达飞波特兰“号,可满载4444个箱子,水面高度56.15米 ...


这个是典型的旧巴船,290米长,32米宽,尾部船楼。旧巴船对船高限制不大,所以可以到57米高。相同吨位的汉海7号的扩大型很扁平,240米长,40米宽,吃水10米,长宽高都是汉海7号的1.6倍,总体是4倍左右,4500-5000箱,高度可以维持和现在的汉海7号一样,船前驾驶舱,三层船楼,视野死角足够小,可以的。船前驾驶舱对降低船高这个非常关键,遥控轮机室。如果驾驶舱在尾部,就必须很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2: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2035 于 2020-7-9 02:33 编辑
romano320 发表于 2020-7-8 15:02
如果长江新区能获批对阳逻港也是利好,可以加速航道治理,甚至可以继续申请深挖到9米或者12.5米


两者好像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反而是挖深到12.5米后,长江新城一带会被带飞。白洋山花山军山港一带都会起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2: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lmlaaron 发表于 2020-7-8 11:14
好像指的是散货船,不过黄石集装箱估计没那么大需求

主要指的是吨位可到两千箱级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8 23: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FTTF 发表于 2020-7-8 20:06
北边获批东中部唯一中欧货运班列汇集港,西边获批4个,对武汉发展陆路贸易应该有些影响。

中欧班列对武汉的意义不如西安成都重庆大。这个其实是重庆搞出来的,希望成为陆港。正暴露了这几个城市的弱点。
武汉应该大力发展港口,成为真正的海港,恢复过去明清汉口港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9 02: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2035 于 2020-7-9 02:31 编辑

这篇文章分析的非常全面。1000TEU到5000TEU是质的飞跃,5000TEU到25000TEU省油和1000TEU到5000TEU是一样的,而5000TEU到25000TEU这5倍船增大规模使很多港口不能接受这种MEGA CONTAINER SHIP。现在港口费用和油费一样多,如果能够直接港口到港口,而不是支线到主港,主港到主港,主港到支线,会省掉港口费用。这篇文章还指出,2万箱船停港卸货的时间远超万箱船,所以航行时候要加速才能保证同样的航班时间,所以油耗比率不一定比万箱船高。此外,2万箱船很难满载,一是全球化经济萎缩,二是船运业供大于求,而如果不能满载,其实2万箱船不一定比万箱船效率高。还有,从全球供应链网络看,2万箱船要求的是全球几个主港,假设这几个主港之间有经济联系,但全球化的趋势是分布越来越散,几个主港城市不能保证完整的供应链,还是要点对点直接到很多小一些的城市和港口,这时2万箱船的优势不大了。总而言之,远洋船到万箱船规模效益基本就够了。武汉港如果能够到3000-5000TEU就可以远洋定班了,到8000-10000TEU就足够和核心远洋港平等竞争了,这基本就是清朝汉口港的地位。

-------------------
Growth in containership sizes to be stopped?
Ulrich Malchow
Maritime Business Review

ISSN: 2397-3757

Publication date: 15 September 2017

https://www.emerald.com/insight/ ... 2017-0001/full/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9 02: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2035 于 2020-7-9 03:03 编辑
gaoloumi2035 发表于 2020-7-8 09:16
广州港有100多条内贸线,100多条区域外贸线,基本是1000标箱到3000标箱的。所以武汉港可以好好学习广州港, ...


粗略计算一下,广州港这种千箱船规模有300条航线,每条航线5艘船,大约1500艘左右。武汉港现在不到10艘千箱船,所以即使以现有的千箱船规模算,武汉港的扩容潜力是100倍,反映到港口吞吐量上,武汉港现有的千箱船规模加上以后的两千箱船的规模,就应该每年集装箱到500万到1000万TEU,散货3亿到5亿吨。这种水平还只是国内贸易和亚洲澳洲近洋贸易而已。如果以后到万箱船规模远洋航线,应该集装箱吞吐量到洋山港的80%左右,现在洋山港的年集装箱吞吐量是5000万TEU,武汉港的远景是3000万-4000万TEU。清朝汉口港就是这种相对规模。武汉港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很多事情要做。应该聘请国际一流的港口和物流专家规划设计全面协调武汉的几个港区,精细设计物流,打造各种近洋外贸和内贸航线。武汉港起来了,物流人流财流都会聚集在武汉,证交所期货所都会有,加上光谷高科技产业,和武昌的传统高教中小学优势,武汉就真的复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9 07: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gaoloumi2035 发表于 2020-7-8 22:31
这个是典型的旧巴船,290米长,32米宽,尾部船楼。旧巴船对船高限制不大,所以可以到57米高。相同吨位 ...

这种长度和宽度很难得到批准,过南京大桥,九江大桥这种通航孔小的都要顶推船护送,对航道影响大。。估摸着2到3万吨自航江海轮是长期的方案了。现在长江内河船王叫新全发,大概156米,3.2万吨到3.5万吨,快手上可以搜长江船王,更长的不给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9 07: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2035 于 2020-7-9 08:28 编辑
刚下火星 发表于 2020-7-9 07:39
这种长度和宽度很难得到批准,过南京大桥,九江大桥这种通航孔小的都要顶推船护送,对航道影响大。。估摸 ...


这就是为啥汉海系列从150米长到135米长。这是人为规定的,各种理由都是政治因素。当然不想让武汉通远洋旧巴轮和新巴轮。
你看芜湖最近下水的6.4万吨散货船的尺寸,210米长,36米宽,这种就是旧巴轮的大小。还不是好好的过了南京桥。9米深的船就是这样,216米长,36米宽,18米型深,9米吃水,是汉海系列的1.6倍长,1.5倍宽,1.5倍吃水,总共3.6倍载重,4000TEU。吃水12.5米时可以装到5500TEU。 这个大小努力争取应该可以批准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9 07: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2035 于 2020-7-9 08:19 编辑
刚下火星 发表于 2020-7-9 07:39
这种长度和宽度很难得到批准,过南京大桥,九江大桥这种通航孔小的都要顶推船护送,对航道影响大。。估摸 ...


新全发32000吨散货船 32000吨散货船(已售出) 二手船舶在线买卖网址:https://ship.soship.com/show/459/
载重吨:32000总 吨:19990长 度:178深 度:13.9宽 度:27.6吃 水:10.15航 速:12.5挂 旗:中国马 力:8820建造厂:台州建造年份: 2009年5月入 级:CCS

180米长,宽28米。这个是2000TEU的尺寸。180X30X15X7.5。

如果只让这个长度,可以加宽加深,180米长,45米宽,22.5米深,吃水12.5米。这样长度是汉海7号的1.35倍,宽度是1.8倍,吃水2倍。最后是汉海7号的4.8倍载重。最大还是能到5000-6000TEU。而且型深增加6米,又可以加两层集装箱,汉海7号一层可以摆8X8X2=128TEU。这个是汉海7号面积的2.4倍,一层可以到300TEU。所以最大尺寸可以到6000TEU。这个长宽比为4,速度慢还好,比较稳,耗油一些。所以12.5米航道深度肯定是有大用处的,而且这个180米长度是人为规定的,也不是不可以突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9 0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2035 于 2020-7-9 08:46 编辑
刚下火星 发表于 2020-7-9 07:39
这种长度和宽度很难得到批准,过南京大桥,九江大桥这种通航孔小的都要顶推船护送,对航道影响大。。估摸 ...


一般认为,顶推船队比自航船难操作,容易出事。1981年武汉的顶推船队运铁矿砂到上海宝钢,过了南京大桥,一条6000马力50米长拖船顶推5列X4纵编队20条60米长11米宽的2000吨内河驳船,组合成55米宽290米的4万吨船队,过了所有这些桥。现在操作性能强的多的抗风能力强的多的自航海船只能过180米的船。WHAT THE HECK!

“1981年11月2日,是“巨无霸”推轮船队开始扬威长江的日子。这一天,“长江26004”号推轮船队从武汉首航上海。推轮顶推20艘2000吨级分节驳,总载重量达4万吨,编组成长291米、宽54米的庞大船队,乘风破浪,隆隆行进。”

----------------------------
1981年7月14日,长江航运管理局引进美国德拉孚公司的4艘4410千瓦推轮运抵上海,8月31日~9月4日进行重载试航。11月2日4艘4410千瓦推轮交由长江航运管理局武汉分局投入营运,承担汉申线大宗物资的运输。4艘推轮依次命名为“长江6001”、“长江6002”、“长江6003”、“长江6004”。并有2000吨无人驳120艘与之配套。1982年1月至9月4艘4410千瓦推轮共完成货运量227.93万吨,占该线总运量的42.78%,占武汉分局总运量的20.69%,占长江航运管理局全线的12.4%。主要承运武汉下水煤炭和上海上水矿石,是华东电网煤炭和武钢原料运输的专业货运航线。运行周期13.45天。航线年货运量413.92万吨。另一种船型是1940千瓦推船14艘,配有1500吨甲板驳90艘,1000吨矿驳11艘、舱口驳20艘,主要承运武汉下水钢材、磷矿、重晶石、粮食、杂货等,运行周期14天,航线年货运量515.93万吨。1984年“长江26004”轮由武汉顶推3.2万吨货物,航行74小时安全抵达上海,首创长江历史上大型船队高产纪录。1984年汉申线两种推轮完成货运量929.84万吨,是武汉长江轮船公司年货运量的52.38%。1985年随着运输市场的变化,汉申专线的货源发生了变化。煤炭由于订货会议所定煤炭减少,当年只完成煤炭272722吨。1986年12月22日“长江26004”轮上水,由上海顶推3.2万吨安全抵达武汉,再创枯水期上水顶推新纪录。

-----------------------------
长江驳船运输船队或将迎来复兴?
2018-04-06 09:08:35
来源:中国水运报 编辑: 国际船舶网 我有话要说

曾经满载货物的驳船船队在长江上浩浩荡荡的行驶,主导新中国长江干线运输几十年,当内河机动货船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地位后,这种运输方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支持发展大宗液体散货顶推运输船队,鼓励港口企业给予顶推运输船队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等优惠措施。长江驳船运输船队是否将乘着当前的这项利好政策迎来复兴呢?

“水上列车”——  

万里长江上曾经的别样风景

“疑是江中一条街,蜀布吴麻移山来。”形容的是被誉为“水上列车”的拖驳船队,曾经在万里长江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驳船本身无自航能力,需拖船或顶推船拖带,其特点为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可航行于狭窄水道和浅水航道,并可根据货物运输要求随时编组,适合内河各港口之间的货物运输。

据长江航道文化使者王宜法介绍,解放前,长江干流的大宗货物一般依赖客货轮客货混装,运量小,成本高,周期长。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为此国家交通部门决定,从1950年起在长江干流发展拖驳运输。

当年民生实业有限公司在全长江率先建造了马力大,吃水浅,船舶性能好的“奎峡”、“巴峡”两艘姊妹拖轮。在“奎峡”、“巴峡”轮上溯巴蜀,下驶东吴,投入繁忙的营运之时,长江航运管理局(简称“长航局”)又以“国青”、“国泰”、“国都”、“国祥”、“国平”等67艘拖轮和412艘驳船组建编队,形成长江干流上拖驳船队的强大阵容。

此外,沿江各省的“华东”、“巴东”、“洪山”、“通山”、“宜都”、“民视”等拖轮船队也活跃在长江各支流,与干线船队构成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期间长江大宗货物一派南集北散,东运西调的繁忙景象。

大庆油田建成投产后,长江上的拖驳船队迎来了又一支新军入列——油轮船队。70年代间,长航局批量建造了1000吨级成品油驳、3000吨级原油驳和2640匹马力油运拖轮多艘,并向罗马尼亚订造了6艘5000吨级江海油轮,分别命名为“大庆412号—417号”,飘洋过海,入驶长江。自此,长江干线拥有油轮12艘、31万载重吨,油拖轮16艘、40560匹马力。各种油驳161艘,28万载重吨,组建成了一支支浩浩荡荡的油运船队,形成“浮江千里船队长,石油万吨运输忙”的又一新景观。

80年代,长江上拖驳船队的船型、主机及附属设备得到全面更新换代。伴随着先进的顶推运输法在全线推广运用,长江驳船船队入手从美国进口的号称“巨无霸”的6000匹马力现代化推轮。

为满足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大宗矿石原料运输的需要,长航局与美国德拉孚公司达成全面技术合作的协议,向美方购买了4艘6000马力的推轮,另购买了与此配套的2000吨级带盖分节驳30艘。这批大型推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船型先进、操作简便、拖量大、航速快等优点,分别被命名为“长江26001—26004号”。

1981年11月2日,是“巨无霸”推轮船队开始扬威长江的日子。这一天,“长江26004”号推轮船队从武汉首航上海。推轮顶推20艘2000吨级分节驳,总载重量达4万吨,编组成长291米、宽54米的庞大船队,乘风破浪,隆隆行进。

由盛至衰——

驳船船队复兴之路如何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港口迎来大型化、专业化发展,机动货船平均吨位和运输服务也进一步提高、驳船船队队形大、航速慢、操纵难,严重影响港口装卸效率的发挥,其航行安全风险远高于自航船;驳船抗风能力差,在长江下游遇6级风需停航避风,也影响航行周期和船舶效率。同时,货主对船舶运行周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同运距、同流向的情况下,自航船因其运行周期比船队短,经济性、安全性、时效性以及适货、适港、适闸等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一举成为货主首选的运输工具,长江干线船队运输渐成明日黄花。

截至2009年底,在长江干线7.94万艘、3960万净载重吨的省际货运船舶中,驳船运力不足1000艘、200万净载重吨,分别只占省际货运船舶总数的1.26%和5.05%。

2017年8月4日,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大宗液体散货顶推运输船队,鼓励港口企业给予顶推运输船队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等优惠措施。

这会是驳船船队复兴的契机么?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燮。

谢燮告诉记者,当前,水运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逆转,需求增长乏力,产能过剩严重,水运企业除了转型升级以外,节本降耗就成了企业的首选,对原有模式“修修补补”很难产生巨大的效果,需要在运输组织模式上进行巨大变革,驳船船队的复兴应该是一条路径。

谢燮认为,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驳船船队运输迎来了一些有利条件:一是从港口来讲,部分码头已经处于过剩状态,在能力闲置的情况下,可以接受驳船稍微繁琐的装卸要求;二是水运企业运营举步维艰,有动力通过驳船船队来节本降耗;三是“互联网+水运”正在蓬勃发展,在内河领域已经有一些企业正在逐步成长,其所建立的水运物流平台可以在货源组织上发挥作用,进而支撑驳船运输规模更大的揽货需求;四是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不减,与绿色发展相关的变革必将获得各级ZF的大力支持,进而获得快速发展的契机。

在谢燮看来,中央和地方对水运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很大,港口岸电、LNG动力船的相关政策已经全面展开,未来有关运输组织的变革也应纳入水运节能减排的范畴,驳船运输船队的相关创新应当予以资金支持。

除了政策支持,谢燮认为,驳船运输发挥效益,需要整个水运体系的良性运转,也就是需要船舶和港口的一体化运作。目前,内河码头的船港一体化并不如沿海港口。上海国际港务有限公司在长江沿线集装箱码头的布局是一个好的开始,最近中远海运集团践行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有意在武汉港配置资源,这些都将有利于内河港口的船港一体化。

“对于散货运输,对于货主码头来讲,需要自己构建的船队或者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船队,根据货主自身的供应链特性打造一体化的运输体系,驳船运输在这样的体系中具有相对于机动货船运输的经济性,可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谢燮认为,公共码头在能力富余的条件下,应该积极配置锚地及相关空间,推动驳船运输在内河码头装卸效率的提升。

有了发展机遇,那么驳船船队复兴之路就能顺风顺水么?

“当然,问题也是有的。”谢燮告诉记者,当前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更加关注运输的时效性和灵活性,驳船运输总体上降低了运输的灵活性乃至时效性,因而很难全面展开,不可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机动货船,欧美的内河运输也是二者并行的局面,以适应不同货种、不同货主的需求。

“其次,驳船运输船队要替代机动货船,除了少数船舶能够继续利用外,大部分现有船舶资产要被淘汰,巨大的资产置换成本也使得驳船运输船队全面替代机动货船存在困难。企业应当进行权衡,作出恰当的选择。”谢燮表示。

经验借鉴——

欧美国家内河运输现状

最早的顶推运输于19世纪出现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各国得到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主要运输方式。那么在顶推运输发源地的欧美航运发达国家,其内河运输现状如何?

据资料显示,密西西比河货运量占全美内河货运总量的60%以上。其拥有一个高效的大型散货运输系统,以顶推无人分节驳顶推船队运输方式为主,上游和支流都可以航行8-15艘驳船组成的顶推船队,下游最大的顶推船队由30-40艘驳船组成,载重量4万-6万吨。

“欧洲绿色发展的体系完备,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得以正常发挥,莱茵河上诸多挖入式码头也为较为繁琐的驳船运输提供了可能,驳船运输的节能减排效应能够得到市场激励,从而使得其发展较快”。谢燮告诉记者。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内河驳船数量始终远超自航船的数量,驳船数量所占船舶总数量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高峰时一度达到了近82%。自航船的数量比较稳定,50多年来一直处于非常平缓的增长趋势。谢燮认为,美国高度集中的内河航运市场结构是船队运输发展的重要条件,大规模的企业有条件从运输组织上进行革新;同时,大型内河航运公司兼营港口,港航一体化为船队运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美国内河大型航运企业规模大、船舶多、市场占有率高,其所经营的内河港口可以支持货物在驳船、公路和铁路之间的转运,为拖船和驳船提供编队、转运、清洗和维修服务的方便。

据悉,欧洲为促进内河航运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欧洲交通运输委员会(ECMT)制订了协调欧盟成员国有关法规的欧盟地区统一的“马可波罗”欧盟地区海上和内陆水运法规,兴建标准化内陆水运;推行自由化市场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构,提高内河航运能力;建立健全的运输法规体系和有效的运输市场监控体系,及时识别和诊断市场可能出现的运力过剩等危机状况:ZF承担内河航道、港口码头水上水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甩鼓励发展内河航运,促进公路运输向内河航运分流,如为稳定内河航运建设资金来源,建立拆船基金、允许对内河航运补贴、制订多种内河航运优惠政策、加重对陆路运输的税赋等;实施拆船政策和运力更新机制,促进内河船舶结构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9 08: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gaoloumi2035 发表于 2020-7-9 07:59
新全发32000吨散货船 32000吨散货船(已售出) 二手船舶在线买卖网址:https://ship.soship.com/show/4 ...

快手上长江船王都显示说156米。。。这个数据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14:33 , Processed in 0.04892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