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441|回复: 10

[原创影像] 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两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9 01: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龙江路和辽河路交叉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0: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一片荒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6: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德州常州


    标志漂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22: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建设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个项目 130亿投资

近日,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经江苏省商务厅正式认定,成为“江苏省医药产品出口基地”,这是全区首个省级外贸出口基地,同时,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基地骨干企业。作为高新区四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的承载地,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从发布规划至今,经过三年的全力建设,已成为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优质平台,目前,产业园共签约落户项目12个,总投资达到130亿元,扬子江紫龙、龙凤堂中药、千红、方圆、常药所、未名天人等项目纷纷落户,形成了以医药制剂和医疗器械为主的绿色环保园区,未来,这里将为高新区乃至全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机遇  产业园茁壮成长

  此前,高新区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但弱势也很明显:规模较小,比较分散,发展壮大的空间受限。如何做大这块蛋糕,摆在了高新区人面前。

  时不我待,抢抓机遇。2010年5月,科技部批准常州作为试点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同年7月5日,市委召开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其重要部分就是着力打造“一核八园”。同时,国家新版GMP的施行,使得医药企业纷纷展开新的投资。历史的机遇让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生逢其时。

  据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印志威介绍,到2015年,产业园基本建成紫龙药业、千红制药等重大项目15个以上;建设孵化器、公共技术中心等重大平台3项;累计上市企业要达5家;培育超100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2家;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到目前为止,园区建设已初显形态。园区内玉龙路将于年内完工;寒山路、春江路、嫩江路、狮山路、春江路相继开工,河道开挖及疏浚工作基本完成,道路、河道绿化种植完成80%以上。园区完成10.6公里的道路建设,“八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具备。同时,项目建设步伐也不停歇。扬子江紫龙药业一期、方圆制药厂房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工作;未名天人胰岛素项目、千红生化制剂与研究院项目、康迪医疗科技项目等基础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厂房主体施工;常药所综合楼、车间主体已封顶,其余配套工程快速推进;迪恩医疗器械项目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后开工;加速器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正在打桩。

  产业园在招商引资上也连战连捷。由日本兴和制药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美元的药品制剂项目5月份与海博孵化器签订标准厂房租赁协议,实现外资项目引进的重大突破;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利明医疗屏蔽、总投资900万英镑的英特赛克医疗器械等项目首期资金也相继到账,目前正在进行厂房设计;环亚重症、铼泰等项目正抓紧办理前期手续。

  贴心服务 企业安心落户

  从龙江路左拐驶入辽河路,一眼看到鲜花簇拥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标识牌,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散居着农户的乡村。笔直宽阔的辽河路,一路向西,北侧一排富丽堂皇的西式建筑,是扬子江紫龙药业所在地,而在它的北侧是扬子江龙凤堂项目。目前,园区7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这些项目的顺利建设,离不开生物医药产业园台前幕后的贴心服务。

  从2011年3月首批项目签约以来,园区一直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帮助企业落户。医药企业需要大量的蒸汽,在目前新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经过园区努力,一条7公里长的蒸汽管网铺设到位,满足了第一批投产企业的生产需要;在园区协调下,企业原本需要3个月才能安装到位的天然气,20天就搞定;为让企业享受到高质量的宽带服务,园区牵头,电信为园区量身定做打包方案,企业弯路少了,各项费用也省下不少。

  在项目审批上,园区形成了区建设局、薛家镇、黑牡丹建设、园区管委会的四方联动机制,保证了项目的按时开工;同时,充分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和园区领导挂钩制,切实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各种问题,相继解决了企业土地款缴纳和信用贷款落实问题、紫龙药业、未名天人供电线路建设、横跨园区供电线路迁移整理、园区企业环保审批等问题。今年,园区汇同市区作风办举办了“政企面对面,携手促发展”——市区联动走进生物医药产业园专场活动,邀请市区各职能部门现场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实际问题。

  对此,印志威感慨道:“别小看园区服务,虽然琐碎,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你去处理,但我们在帮助企业降低建设、生产成本的同时,其实反映的是园区的投资环境,良好的口碑才能赢得投资者的青睐。”

  2014年是全面实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形态建设推进加速年”,园区形态、重大项目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城园一体的框架将加速形成。对此,印志威表示,今后园区的服务理念就是要做到五个“精”:招商引资要精准,创新工作要精细,园区环境要精致,企业服务要精心,园区建设要创精品。

  园镇合一  力促园区建设

  自全区实行“园镇合一”以来,薛家镇在推进园区建设中发生悄然的变化:薛家派出所所长到产业园任职,加强项目推进,镇投资服务中心、企管站等经济部门也全部参与到园区的建设中……可以说,园镇合一把地方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上来。对此,薛家镇党委书记、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群喜表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是薛家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薛家镇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新的挑战,“必须做好!”

  黄群喜说,生物医药产业园要立足三点:搭好框架,做好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世界知名医药企业;做好项目服务,保证企业顺利投产。

  对于下一步发展,黄群喜表示,将立足“园镇合一”,全力推进园区建设。首先从强化区镇融合,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入手,一是领导机构的整合,园镇领导真正交叉任职共同参与园区、镇各项分工,真正实现园镇工作“一盘棋”;二是合理设置机构,实现园区内设机构与镇相关部门的充分融合。第二,坚持规划引领,拓展园区发展新空间,下一步,生物医药产业园向北拓展,园区将汇同规划部门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概念性设计,做到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同时加快“五纵四横”道路骨架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特别是管网、供电等建设,以达引进企业之需;不断完善绿化、道路标识等,提升园区形象和品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23: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龙药业明年10月投产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扬子江紫龙药业项目雏形已现,目前,动力中心、立体仓库及固体车间机电净化安装完成65%,厂区河道已完成,厂区道路完成60%,连廊蒸汽管道、电缆桥架架设完成50%,雨水、蒸汽进库管已铺设完成。整个项目将于明年10月投产,达产后将形成销售50亿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2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0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仓也有类似的产业园  

好几年了,还是那么荒




常州这个医药产业园还是离市区再远点吧


别过了10年再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09: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让高端人才充分发挥创新智慧,高新区成立该区首个国家“千人计划”研究院——千人计划(常州)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该研究院以国家重点关注的、严重危害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及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5个技术研发中心,分别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陈春麟、赵祖春、梁兴国、蓝斐、王卫领衔,已分别成立实体公司并独立运行。

这个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5 0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进区生物医药产业全年生产总值预计达90亿元

生物医药是武进区重点发展的产业。记者昨从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今年,我区生物医药产业生产总值预计达9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目前,武进区现有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共计1200多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5家,药包材生产企业16家,零售药店72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0家,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四有”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有规模。2013年,我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千万元以上产值的近60家,医疗器械产品销售遍及国内外,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制造业重要基地。

  产业发展有品牌。如“创生牌”骨科系列产品、“延陵牌”高频手术电刀等,在国内销售名列前茅。

  产业发展有速度。骨科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脊柱类、创伤类、矫形工具等结构板块;吻缝合器产业高速发展,已经拥有11家企业,产业规模得到快速壮大;康复产业快速突破,形成了以“钱璟”、“中进”两家公司为龙头的发展集聚群。

  产业发展有平台。以西太湖国际医疗产业园为例,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常州国际医疗器械城、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亚邦生命科技产业园以及福隆(创生)医疗科技产业园为核心的“一城三园”健康产业集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15: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高新区将落户生物医药研转基地

记者日前从常州高新区获悉,又一生物医药的研发转化基地将落户该区。这一基地将由四川大学、常州寅盛药业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建设推进。

  2012年5月,四川大学与常州寅盛药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同推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国家一类新药——SKLB79”的产业化,该产学研合作项目将填补国内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药物空白。同年12月,寅盛药业又与四川大学、上海药明康德签署三方协议,共同研发丙肝一类新药临床前候选药物。目前,这两个新药研发项目均进展顺利,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为了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日前,三方共建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相关事宜正在洽谈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20:02 , Processed in 0.04168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