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9-30 17: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现在其实太需要经验了。
很多城市不管三七二十一,三年内就大干快上五六条主干快速路,却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道路对沿线的影响,对交通格局的影响,对中心城区自然生长机理的破坏、割裂或者说其他影响。
空间结构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高度复杂,高度共生共存,不是想如何建设就如何建设的,也常常不能简单的只搞线性外推法。譬如,长沙很多生产服务业所集聚的大楼周边有很多老旧城区,给白领们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的甚至是地道的生活方式,而且非常方便,同时里面也衍生出了很多类似创客空间、文艺沙龙、各种兴趣爱好集聚的场所,尽管外立面陈旧,但所能起到的功能却不一定陈旧。如果只从外观来判断,就希望拆掉,改成宽马路。北京建国门到国贸就是这样的,结果白领们很不方便,很浪费时间,只能更多的依靠外卖等方式,而且生活成本很高。
又譬如,长沙五一商圈,从高档到最低档,从办公,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商业主力店,商业街,小街铺,流动摊贩到老街老巷,从现代餐饮、传统餐饮到各种私房菜、会所,从酒吧到密室到各种主题娱乐空间,基本上大城市所有能够有的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全有,而且高度混杂,体验很丰富。相反,很多大城市,却是高度功能片区化的,要逛购物中心去这里,最著名的商业街去那里,老街老巷又是一个地方,写字楼集群又是一个地方,流动摊贩聚集场所又是一个地方,商业主力店又是一个地方,酒吧会所又是另外一个地方,年轻人爱的主题娱乐空间还是另外一个地方,而且这些地方之间相隔相当远,完全无法步行通达。这样的体验就一定是最好的么?恐怕未必。
长沙有各种维度,单独拿出去比,一定是不如一线城市甚至很多二线城市的。但这并不代表放在一个系统里,一起来看的时候,体验就一定更差。因为体验往往是多方面的,是无法简单直接在某一个维度上比出一个高下的。
因此,或许要做的事情,就是更多的尝试,先看看效果再说。用一种方式统率全城,不给未来留下余地和空间,看上去瞬间高大上了,但不见得对长远就好。敢想敢试,不代表就要强求一试,更不代表就要强求所有的地方都用同样的方法去尝试。多元化的尝试,给未来机会,给自己好好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城市以时间和机会,这蛮好的。
支持多元化的尝试,不断积累经验,更加深入的认识咱们长沙自己的空间结构的系统特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