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cf

[龙城轶事] 青果巷特色小吃店搬迁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1 23: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城改造才能让城市换新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0 16: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巷里的那些店



虾饼、小馄饨、臭豆腐、麻糕、马脚爪……青果巷的记忆里总绕不开这些小吃。随着青果巷的修缮,这些店已经开始在别处寻觅新的落脚点。

  钱进麻糕店

  杨马蹄

  许多拍客都来拍过,钱进的面孔或许已经成为青果巷的一个符号,来自苏北的钱进在常州做麻糕一做就是20年,如今日产上千只的纯手工麻糕每天总是会脱销,“我们跑的是量,没有多少利润……”钱进一边忙活一边嘟囔,那双手早已被高温烤的通红,“我的这双手已经很脆弱了,长时间灼热,稍微一碰,皮都会破掉!”

  “偶要甜佬,偶要咸佬!”钱进麻糕店一开张,客源几乎没有断过,“我们就这两天要搬了,初步定下来是12号,现在太忙,还没有来得及找好下家呢!”

  店主:钱老板

  搬迁至:待定

  电话:如需麻糕,电话预约 13372195673

  杨马蹄

  在青果巷,杨马蹄也是一个标志,老板杨生松也是个外来客,来自苏北的他已经在常州做了30年的马脚爪,1元钱一个马脚爪非常走俏,杨生松说:“每天做多少个没有具体统计,但是供不应求确实是事实!”如今,杨生松的儿子也跟着他做起了这一行当,每天忙碌在这爿小店里,“我们马上也要搬了,不过品质不会变,还是这个味儿!”

  店主:杨老板

  搬迁至:待定

  电话:如需杨马蹄,电话预约 13815034184

  虾饼

  虾饼这东西,也是老常州的味道,许多网友推荐,青果巷东侧的虾饼摊非常好吃,新鲜的河虾夹着萝卜丝,很香……虾饼摊彭老板说,“我做了5年虾饼,还是蛮叫座的!”一些食客在一边说着:“尬个味道蛮好的!搬到了新地方,我还会来的啊。”

  店主:彭老板

  搬迁至:长江中路266-62号广景山庄13幢门面房

  电话:如需虾饼,电话预约 13906111668

  馄饨店

  前两天,有几个读者都致电询问,“青果巷那里的馄饨店什么时候搬?”馄饨店里的一位食客说:“我已经在这里吃了几年的馄饨了,就看中他这样的味道!”店主金老板说,这家店是他母亲传下来的,已经开了二十多年了,小馄饨、大馄饨都卖得不错,“这周末我们就打算搬了,新店搬到荆川公园那边,打算15号开业!”

  店主:金老板

  搬迁至:长江中路266-62号广景山庄13幢门面房

  电话:如需馄饨,电话预约 18018261532

  爱尚臭豆腐

  青果巷巷口的臭豆腐也是吃货们不二的选择,店主徐老板很谦虚:“我们在青果巷的名气没有麻糕店和杨马蹄店那么响!”但徐老板同样也很忙碌,甜的辣的各有所需,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总能留住吃货们的脚步。

  店主:徐老板

  搬迁至:待定

  电话:如需臭豆腐,电话预约 15961283267

  老书店

  青果巷里的那爿书店,旧书、小人书、武侠书、言情书透着浓浓的儿时味道,书店袁老板说:“我们这里可以售书、租书,现在这样的店没有什么利润,据我所知,这样的店在常州也只有两家了!”这几天,来这里咨询的人可不少,许多人都关心这家书店搬到哪里。袁老板说,搬的时候一定通知大家。

  店主:袁老板

  搬迁至:待定

  电话:如需书籍,电话预约 1334819202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17: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22: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虾饼 小馄饨 麻糕 都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22: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个好的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2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在市中心有些破败了,搞个有型有特色的商业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22: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心主城区商业连片{:5_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23: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破败的地方,已经严重影响了常州的城市形象,早就该拆迁改造了。不能因为想吃小吃就让常州市中心这么破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1 1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常州青果巷就要整体搬迁了,在这条窄窄的古巷里,不仅遗留下大量的历史文化痕迹,还汇集了常州不少有名的特色小吃,像杨马蹄、虾饼、钱进麻糕、椒盐酥饼等等,都是常州人的最爱。下个月中旬,就是青果巷搬迁的最后期限了,这些青果巷的小吃也得跟着搬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2 09: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可以先搬走,到时再在改造后的青果巷开条双桂坊的分街,把传统小吃请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0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婚礼,也许是青果巷的最后一场



早晨6点,天蒙蒙亮,前一晚的雾气还薄薄地落在空气中,透过未熄的路灯,白墙黛瓦的青果巷笼罩着江南水乡的朦胧。

  晨曦一点一点亮起,灯光一点一点熄灭,老弄堂的轮廓被浅浅勾勒出来。此时,里弄天井巷22号早已灯火通明,老旧的木门贴上大红的“囍”字,分外出新。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倚照在斑驳的墙面,陈运晗已经穿好了衬衣西装,皮鞋也擦得蹭亮。临出发前,这个24岁的大男孩又回到镜子前,把领带打了个斜斜的王子结。

  11月11日,他在青果巷迎娶了美丽的新娘杨佳。而这,也许将成为老巷子里的最后一场婚礼。

  为在老巷子里留一份特殊的纪念,两个月前特意把婚礼提前

  捉迷藏、扑洋片、斗蛐蛐、踢足球……如今再说起当年在老巷子里的光景,眼前的新郎官仿佛又进入了时光隧道。“我从小出生在这里。”

  原本,陈运晗和杨佳准备在明年选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共结连理。但由于青果巷修缮保护工程的启动,他们家定于11月14日之前搬家,所以两家人在两个月前才商定,把婚礼提前。

  “这次婚礼虽然很简单,但能赶在搬迁前,也是我们给自己留的一份特殊的纪念。”不光是陈运晗,他的父辈、祖父辈,也都在青果巷生活了大半辈子。父亲陈新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青果情结。

  “我1956年出生在这里,里面的一草一木都熟悉。”从大门往里走,天井巷22号散落着一大片老房子,进门右手边,是陈新的叔叔家;再沿着只容一人过的窄巷子走上几步,便是陈新家,和另一排房子呈直角,空出一个近30平米的院子,沿着再穿过一扇低矮的小木门,里面又是两排老房子。

  据陈新的二哥说,以前这房子住的是一个姓李的大户人家,陈家是1950年前后才搬进来,当时分三进,第一进是叔叔家,第二进是自己家,最后是个小厨房。“后来两家子女多了,就把房子隔了开来,成了现在的样子。”

  2007年,原本就从事社区工作的陈新从舣舟亭社区调到古村社区任书记,离青果巷又更近了一点。“我是土生土长的青果巷人,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大家又都是老邻居,沟通起来更方便,这样,邻里之间就走得更近了。”

  老巷子里的风土人情,在父子俩心中根深蒂固,也让杨佳特别喜欢。“其实,这边居民的生活更带点儿农村色彩,有人情味儿,邻里之间,话话家长里短,谁家油盐酱醋少了,串门借下就行,行饭碗,那是再热闹不过的事情。”

  小时候,与青果巷结缘;长大了,缘定青果巷

  也许,两个年轻人的缘分从小时候就已经定下了。

  陈运晗和杨佳曾就读于一个幼儿园,和青果巷不过一条马路之隔;巷口的新坊桥小学,让青果巷成了他俩每天的必到之点。

  “那时候,还经常到巷子里去发报纸呢,直到考取初中之后才离开。”而把杨佳和青果巷再次拉近的,便是陈运晗了。

  杨佳说,去年她跟着回去见家长,是自小学毕业后第一次认真地再走青果巷。“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想起了小时候。”儿时的记忆中,青果巷的小馄饨、虾饼、臭豆腐都是不可磨灭的记忆,等到俩人回去,依旧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真正定情的,是青果巷雪洞巷里的一条黑巷子。

  “那天吃完饭,他带着我到那条巷子,问我敢不敢走,你说都到那了,怎么着也没余地了,就硬着头皮走了。又黑又长,还有拐角,唯一的照明,恐怕就是天上的月亮了。”杨佳说,女孩子胆小,一开始她先是拽着他的衣角,后来走着走着,陈运晗就牵住了她的手。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能想象,两个年轻人牵着手一路小跑,穿到巷子口,皎洁的月光下,女孩绯红的脸漾起一阵阵甜蜜。

  后来,青果巷就成了两人的“爱情探险”之地;雨后,黄昏,月光下,斜风细雨中,青果巷又成了两人的风景。“我们每次散步,都喜欢走不同的路,最后总能绕回去。”

  特意布置一下新房,还要再走一遍青果巷的路

  煮在锅里的红枣莲子汤已经溢出美满的气息,屋外鞭炮四起,迎亲的队伍从城中路穿到天井巷,穿着白纱的新娘笑得很美。

  一路走过,已经剥离的墙面,长着青苔的路板,风吹日晒的电线杆,甚至每一根梁柱每一块砖石,都透着陈年的味道;镶嵌在老房子里的天窗,怎么简单都有一副精致乖巧的模样。趁着入门,再把老巷看得清楚一点。

  入洞房,大红的喜被铺开,和合碗放在床头,对面的书桌上挂着两人的结婚照。“就简单布置了一下新房,取个兆头。”陈运晗说,14日之后,一家人准备先搬到北环新村过渡,之前已经陆续搬掉了一些家具,但为了这场婚礼,还是特意布置了一下新房,“把原本楼下的客厅作成新房,摆了张床。”

  喝红枣莲子汤,敬茶,改口,婚礼该有的环节一个不少,只是待仪式结束,两个年轻人看看入席的时间还早,便起了兴要再去青果巷走一走,“没能在青果巷拍婚纱照觉得挺遗憾的,但今天,看来可以弥补了。”此时,一缕阳光洒过窗,映在一对新人的脸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6 16:56 , Processed in 0.08426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