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7664|回复: 33

滨海新区是个什么区? 对天津城市发展的思考!(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4 17: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蓝色天际线 于 2015-8-14 17:58 编辑

看了这篇文章,感觉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转载过来,希望大家理性讨论谢谢!为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的遇难者祈福!



该爆炸事件震惊全国,不仅仅因为爆炸威力巨大,还因为爆炸事件发生的地点与主城区十分靠近。仔细看地图,爆炸地点处在一个化工区,但旁边就是住宅、会展中心和足球场,再远一点,就是滨海新区的主城区。


当初的规划者究竟有没有考虑到“化工围城”的危险?

滨海新区,是国家继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举全国之力打造的超级开发区,其经济总量已达9000亿元,早已超越浦东成为中国第一区。但这样一个星光闪闪的超级大区,人们对它其实所知甚少。据说,这是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微信号“天天说钱”(liuxb0929),作者梳理了滨海新区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与天津城市发展战略的关系,有助于读者对滨海新区做一个概念性的了解。
滨海新区的种种焦灼,折射出天津在规划上的缺陷:重点发展的新区以及新的CBD,距离传统市中心太远,企业和居民不愿意搬过去。其实,这也是目前中国相当一批城市新区面临的困境,只不过因为天津是直辖市,显得更扎眼而已。



天津的历史算不上悠久,建城之始可以追溯到金代,当时金人在南运河、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设立“直沽寨”。元代以后,天津成为漕运枢纽,逐步从军事堡垒向世俗城市演化。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天津成为高规格的卫城,地位上升。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开始从一个地方州府迈向全国性大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天津的港口和城市融为一体,一起成长。后来随着船只吨位不断上升,海河水量不断下降,港口才和城市逐步分离,东移海边。


1976年,随着紫竹林码头的废弃,天津港和天津市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两地相距超过40公里,很多土生土长的天津人,长到很大都没有看到过海轮、海港。一些懵懂的外地游客,也常常将水上公园当成是海边的公园,到了之后才目瞪口呆。正是港城的分离,给天津带来一个难题:未来城市该向哪里发展。


八十年代中后期,天津的口号是“一条扁担挑两头”,也就是市区和塘沽并重。这个思路当然没有错,因为当时天津面临人口膨胀、居民区和工业区混杂的难题。将一些大工厂、特别是带污染的工厂迁移到塘沽,有诸多好处:一是方便运输;二是这里地广人稀,污染物影响小;三是盐碱地不长庄稼,土地成本超低。


在随后二三十年的历次城市规划中,塘沽等滨海地区的地位不断上升,范围不断扩大。从原来的工业、航运中心,变成了新的城市中心。等2009年于家堡、响螺湾规划完成时,滨海新区核心区的战略地位已经全面超过了传统市中心。当时天津媒体众口一词:用10年时间,将于家堡打造成“世界最大金融区”,“叫板陆家嘴[4.93% 资金 研报]”。将新CBD规划在远离市中心40多公里的海河入海口附近,天津显然受了曼哈顿、陆家嘴、香港中环的蛊惑,只是这种模仿太过勉强,代价太过沉重了。


如果你整体审视2009年前后出台的天津中心区“一主两副”规划方案,以及滨海新区规划方案,就会发现天津的整体思路是围绕海河发展。因为传统市中心的“一主两副”三个中心,以及于家堡、响螺湾,统统设计在海河两岸。而且从发展态势上,天津最近30年来都是向东南方向扩张,也就是“向着大海的方向”。所以,海河和渤海,是天津最近30年发展的基本坐标和目标。


这有什么不对吗?当然不对!海河只是一条中等偏小的河流,水量日减,目前已没有任何航运价值,只有景观价值;渤海虽然叫海,但水质平平,特别是天津港一带,全是泥岸,没有北戴河那种沙滩,谈不上任何景观。事实上,位于海河和渤海交汇处的天津港,建港条件并不好,海河、黄河带来的泥沙时刻都在淤积,所以天津港需要挖泥船一年到头不停地疏浚,才能维持运作。


纵观1860年以来的天津历史,你会发现,当北京不是首都的时候,天津发展得就非常快,甚至可以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市。但当北京重新成为首都,天津的发展步伐就会明显放慢。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在华北这个面积不大的区域内,一山不容二虎。资源就那么多,北京如果想要,就没有天津什么事了。


所以,影响天津发展的最大因素不是渤海,更不是海河,而是北京。北京因为地理因素,城市扩张的大方向是向东和向南,也就是朝着天津走来。但诡异的是,最近30年来,天津后脑勺对着北京,也朝东南走,一副“别理我,烦着呢”的劲头。天津这种“走向大海”的发展策略,俨然是准备将华北两个中心的格局保持到底,绝不准备融合。其实,天津正确的做法是朝着北京方向走,在中间会师。即便不会师,拉近一些距离也会形成合力。



在这方面,珠三角的城市就聪明很多。在提倡发展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大背景下,珠三角的几个核心城市没有一哄而散,各自向不同方向发展,反而将核心区拉近。比如广州南下,重点发展南沙;深圳西进,在完成对宝安中心区和南山区的发展后,重点开发前海;而珠海的横琴,也在珠江口之内。而这三个片区,全部纳入了国家战略,也是未来广东申请自贸区的核心区。至于东莞、佛山、中山也积极参与这个面向新世纪[-0.78% 资金 研报]的“珠江口战略”,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天津和北京相互疏远的结果,是北京参股了唐山港,在南面建设第二机场。而天津希望北京利用自己港口,把天津机场当成首都第二机场的打算,统统落空。更要命的是,北京还将天津梦寐以求的“新三板”抢走了,让“于家堡—响螺湾CBD”只剩下空壳。如今,北京吸附的资金容量高达9.2万亿,天津只有区区的2.33万亿,在这种情况下还奢谈什么北方金融中心,就显得非常可笑了。


众所周知,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区就在外滩对面,直线距离不过六七百米,但从1990年全面开发浦东,到浦西人愿意到浦东住,中间耗费了15年的时间。深圳的福田中心区,在老市中心西侧3公里处,但也足足用了10年时间才有人气。上海和深圳都是中国有“特权”的城市,获得的资源都比天津多,家底也都比天津厚。但天津竟然把自己最高规格的CBD,建在距离传统市中心40多公里的地方,真的是“气吞万里如虎”。


对于天津来说,保税区可以建到塘沽,开发区可以建到塘沽,自贸区也可以,但CBD绝对不可以。CBD是中心商务区,是为整个城市精英服务的,它附近必须有成熟的商业、教育、医疗、交通资源。而这些东西,不是十年二十年可以聚集起来的,必须通过历史来沉淀。所以,天津面向新世纪的CBD要么规划在传统市中心,要么规划在近郊,绝对没有跳出40公里之外的道理。


以我个人之见,天津市中心“一主两副”规划也有过分依赖海河的问题。其中“小白楼中心区”是对现代天津市中心的继承(租界开埠之后形成的中心城区),“西站副中心”是向古代天津致敬(这里靠近三岔河口,是天津最初建城之地),上述两个中心都没有问题。而“天钢柳林副中心”,则是拉动整个城市向滨海新区靠近的设置。


其实,如果承认天津CBD设在塘沽是个错误的话,就应该考虑调整规划。比如撤销“天钢柳林副中心”,在宜兴埠和友谊南路(梅江)分别设立两个副中心。其中“宜兴埠副中心”围绕宜兴埠立交桥一带建设,可以拉近天津跟北京的距离(这里距离北京五环只有90公里,足足比于家堡近了45公里);而“友谊南路”则可以成为面向新世纪的CBD,因为这里靠近天津城市形象最好的和平、南开、河西三区,非常容易聚拢人气。但遗憾的是,目前这些地方最好的土地,差不多已经被开发完了。而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国家级新区,只能继续搞下去。


走到今天,天津似乎没有回头的机会了。那些兀然矗立在于家堡、响螺湾的高楼,最终将有什么样的结局,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8: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学习。{: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8: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这篇文章,原标题是:“天津,面向大海,还是面向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8: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希望于响就这样荒凉着,期待它的未来{: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8: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九龍倉vs新鴻基


    不知道这次事件后于响还有没有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9: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1770699596


    悬,对招商引资是个打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9: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向大海?面向北京?天津,面向未来
天佑天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没有新闻,媒体人难辞其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22: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咱们滨海烂尾,cbd成为空壳。集体玉碎也不跟北京拼一块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23: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亏你还是版主。这样的文章明显是妒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小人的长期论调。只不过这次悲剧又给了它们现眼的机会而已。天津的沿海河横向发展的双城双核规划是十分科学合理的,现代轨道交通可以拉近时间和空间距离。这些都不是问题。北平的大饼式规划才是彻头彻尾地失败,环城睡城林立。它们就是为了模仿天津才提出通县副中心。天津人怎么就因为一次意外,就如此妄自菲薄。请来自北平的人,闪远点。天津的规划比你们科学很多,只不过我们在资源上抢不过你们。所以,我们实现自己的规划会很慢很慢。我们在用有限的钱,办科学的事情。各位做个类比,CPU是不是从单核走向多核。计算机系统也是从单机走向集群。天津的规划十分高明,不要质疑。我们没有钱,有钱轨道交通十年就可以到位。到时又是另一番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在地缘上非常重要。即使北京不是首都,但谁控制了天津,谁将控制整个华北,乃至整个北中国,这不是TG决定的,这是老天爷决定的地缘。天津北拒燕山,东临渤海,西接北京,南下华北平原,处于中国东北以及华北地区得嗓子眼。华夏文明以汉族为主导,如果单看汉十八省,天津是最东北端(不算东北工程的话),而自天津南下,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利于快速部队的大规模迂回(不管是骑兵,还是机械化部队)。由历史看,晚清时期,洋务运动选择在天津是必然,因为当时首都在北京,要选择一个不近不远,又方便中央控制的改革区域,还要考虑到洋人对华政治利益,天津是不二选择,与此同时,一些洋务派在天津借改革之机,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天津在晚期到中华帝国时期,也就成了中国,确切的说是北中国名副其实的首都,也就有了天津搭戏,北京唱的局面,后来的77事变,再到后来的平津战役,也说明了天津对整个北方的重要程度,尤其平津战役,我觉得楼主你应该多想想,除了要定都的因素,就没有其他因素才打击天津么?解放之后,天津的地位是一落千丈,这原因不免全国重新大一统以及定都北京的因素,但是如果都推到北京身上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对天津的控制不亚于对北京政局的控制,大boss都明白乱京不乱卫的道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又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有了后来的小木匠,为什么太宗那么看重他,无外乎对“圣旨”的深刻理解,自此事之后,本地领导明白一定要管住卫嘴子,也就有了后来“没有新闻的城市”。九十年代,是天津和北京拉开差距最大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北京申奥,另一个是分税制改革,这两个不多说,同时,天津出现了寡头政治,而这位是更靠近北京的,你现在反过来又说发展宜兴阜,简直开玩笑,天津不是没找北京谈过,北京找天津要塘沽的时候,作者怎么当哑巴了?再后面的事就不说了,现在的天津更复杂,尤其是现在,楼主自行研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若干年后滨海和主城区紧密相连,当初一些超前的规划,就又会有如作者这种马后炮记者歌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06年对天津定位算是最准确的,   但我国一直属于冲动型发展加奴才文化 ,造成现在局面, 说难听点“当年一群洋鬼子都能把天津发展的那么好" 要不是日本占领天津中央迁都南京谁是亚洲第一大都市还不好说。 看看人家世界第一大国,都知道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 ! 但人家首都在华盛顿!!!人家是为人民发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8: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定相信于响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8: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跳出围城创造生命,寻找远方的自己,天津模式必将在若干年后大放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6 08:17 , Processed in 0.05150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