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昨天发的搬运过来:
方案一 :感觉就是在凹造型,廊道这种东西虽然航拍景观容易出效果,但是实际上利用率很低,无锡这种天气不是冷就是热要么就是下雨,任何开放式户外设施都会失败。同时,你一个车站是通勤用途的,节奏是快速的,步道的目的是休闲型的,强调的是慢节奏,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而且完全靠廊道步行链接那么大的湖面区域,最后只会变成花架子。载人无人机可能是一个卖点,实际上没有必要,目前安全性还没有验证,并且太多的楼顶可以替代这个功能。另外,除了站体本身,对于周边的建筑规划完全不用心,这边应该有限高,你堆一堆方盒子就很平淡无奇。
方案3就是非常传统的单体式车站的设计,一个下沉广场套一个透光屋顶,嗯,然后还是漏风的那种,也是为了凹造型,感觉站体跟周边非常割裂,没有融合感。周边建筑规划也是方盒子设计,跟方案1比就是屋顶搞了一些弧形造型。
方案2更好一点,它的车站功能考虑得更多,包括通道动线和地下空间有明显的优化设计,太湖之眼是可以成为一个标志性景观的。从周边建筑规划看,有高低起伏,商用楼集中在站体周边,可以通过地下形成地下网络空间。当然,他采用分阶段完成的思路,先把核心区域完成度做出来,后面的再根据发展调整,不像1、3一律搞个方盒子。2的缺点就是水景这块没有特别设计,当然这个不是大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