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27 12: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内容:
1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研究
以助力“区域一体化、市域一体化”为指引,提出面向“两个一体化”的昆山交通发展目标,重点围绕区域设施协同、市域交通一体两大着力点,明确未来昆山交通发展的总体战略,主动融入和对接上海等周边区域,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2.区域重大战略性设施协同发展战略
根据苏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35),随着苏州机场及“丰”字型国家级高铁网络建设,未来苏州面向国家及区域的辐射能力将显著提升。昆山作为传统京沪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对外单通道的区域交通格局并未改变,对昆山而言势必需要借力周边机场、高铁等重大交通枢纽来提升自身的区域链接能力。拟通过对昆山区域联系态势研判,明确未来昆山区域交通发展要求,进而提出与虹桥枢纽、苏州机场、太仓站等周边重大交通枢纽的衔接优化策略,借力周边提升昆山对外交通的连通度。
3.一体化下的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战略
根据相关上位规划,未来昆山市将形成由国铁干线、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组成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但目前各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仍存在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昆山市城市轨道与其他层次的轨道交通衔接有待进一步统筹优化。拟结合相关上位规划,基于昆山与周边区域、苏州市域以及城市内部等多维度联系需求出发,以需求和服务为导向,制定四网融合、差异服务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策略与方案,推动昆山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层次轨道网络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更好促进沪苏、苏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4.重点协同区域的交通体系发展战略
昆山作为嘉定-昆山-太仓、一体化示范区、环淀山湖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叠加区,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先行示范区域,必须主动加强交通体系的对接与协调。昆山与周边协调区跨区域通勤、商务、旅游等多样化联系需求日益紧密,一体化交通体系发展诉求强烈。拟结合不同战略协同区域的战略定位以及跨区域需求分析,制定道路、公交、慢行等交通体系差别化对接策略,确立多元化、特色化、一体化的跨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发展模式,为后续跨区域交通体系对接规划提供顶层设计指引。综上所述,针对发展形势和现状问题,应加紧研究修订现行执行的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规定,以科学、合理地指导城市停车设施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