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1 2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内涵实质可以翻翻“叶青看财经”这个栏目。叶青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任上干了二十年,去年才卸任。
在2022年《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在高等教育上,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巩固武汉市全国科教中心地位,在武汉长江新区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大学城”后,他就提出建议要学习西安建设的西部科教创新港。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是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由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咸新区联合建设,选址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项目一期占地约5000亩。创新港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坚持创新引擎、智慧学镇、绿色家园的建设理念,将西咸新区的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与国际著名高校的“学镇”实践相结合,打造形态优美、特色鲜明、产学协同、功能齐全的智慧学镇。
考虑到2020年9月4日,中国高校(华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长江新区揭牌。全国布局的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四个,分别位于滁州、武汉、惠州及厦门。教育部已经把长江新区作为高校成果转化基地。长江新区需要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打造“科技新基地 科技成果转化新基地”,大力谋划发展院士经济。叶青当时就建议要学习西安,在长江新区打造中部科技创新港。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构建核心区(3.5平方公里)——“1121”产教深度融合区(35平方公里)——高新产业新增长点培育加速区,形成以西安交大为核心区的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总共分成三个圈层,一是创新核心圈层,定位为科技创新策源地,主要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产教融合圈层,聚集领军企业、头部企业等与高等院校联合设立“四主体一联合”创新中心,主要开展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工程技术开发,丝路国际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孵化与交易、国际产学研合作。三是产业培育圈层,在示范区布局各具特色的未来科技产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集聚企业小试中试基地,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打通前后端创新链条,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重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科技保障。
2023年,天津市印发《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将天开园定位为天津市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园”,举全市之力打造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助力探索“学科+人才+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叶青再次建议要在长江新区打造华中高教科创园。
天开园的布局时一核两翼,“一核”是指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7.14平方公里区域,“两翼”则是指西青区大学城片区和津南区海河教育园片区约62平方公里区域。在功能上,“一核”作为核心区以研发孵化为主,“两翼”区域以研发转化产业化为主。“一核两翼”构成完整研发、孵化、转化的产业化空间,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一体化”发展空间。核心区科教资源密集、办公生活配套完善,是研发和孵化创业企业的首选地。东西两翼拓展区紧邻主城区和大学城,拥有产业配套、土地空间,是承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首选之地。
长江新区这次建设科教融合创新园在全国范围来说,模板就是叶青提到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和天开高教科创园。愿望成真,叶青也是很开心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