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123爱是你我

[江城资讯] 武汉湖北古往今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yunh 发表于 2025-11-20 22:09
提示一下,郢都主要是指的是江陵,寿春作为首都时间不到江陵的十分之一。

是的,楚国最鼎盛的400年都城在江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名医李时珍曾在武昌楚王府工作多年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13年-明神宗万历21年,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2]》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靖帝的身世在明代很特殊,不算南明的话,嘉靖帝是明朝唯一一个父亲不是皇帝、出生和成长在京外藩邸、后继承大统的皇帝。嘉靖帝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是明孝宗的异母弟。弘治七年,朱祐杬就藩湖广安陆州(现湖北省钟祥市及周边);正德二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出生于安陆州的兴王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loumi2025001 于 2025-11-21 16:55 编辑

湖北省钟祥市(现为荆门市下辖县级市,原属荆州市)、安陆市(现为孝感市下辖县级市)是江汉平原上的沃土,明朝先后在这两块土地上分封了5位藩王。来看看封在这里都是哪些藩王:

第一位:郢王朱栋。朱栋生于138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60岁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仅3岁的朱栋被封为郢王,直到永乐六年(1408),才到湖北安陆府(现钟祥市)就籓。永乐十二年(1414)去世,年仅26岁,没有儿子,有3个女儿。因为没有儿子,郢藩被废除。

第二位:梁王朱瞻垍。朱瞻垍生于永乐九年(1411年),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被封为梁王。宣德四年(1429年),朱瞻垍赴安陆府(现钟祥市)就籓,距离第一位来此就藩的郢王朱栋去世仅仅过去15年,梁王朱瞻垍用的王府是郢王朱栋的旧王府,住死人家的王府,这个梁王能睡得踏实?不踏实。梁王朱瞻垍走了郢王朱栋的老路,于正统六年(1441年)英年早逝,年仅30岁。没有儿子,有2个女儿。因为没有儿子,梁藩被废除。梁王墓在上个世纪被发掘出土了5000多件宝贝,这些宝贝,不少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现在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第三位:兴王朱佑杬。此前,就藩安陆府(现钟祥市)的两位藩王都且没有留下儿子,而且英年早逝,安陆府算是两个跌停板了。按照常理,这个地方已经没有皇子敢再来这里就藩了。但就是有不怕死的,这个人就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祐杬。朱祐杬生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封为兴王,弘治七年(1494年),朱祐杬到湖广安陆府(现钟祥市)就藩。此时,距离第二位来安陆就藩的梁王朱瞻垍去世已经53年。

原本明孝宗朱祐樘是计划将弟弟朱祐杬封到湖北德安府(现安陆市),但朱祐杬和哥哥明孝宗说,还是去隔壁的安陆府吧,这里有前两代藩王打下的基础,为朝廷省点钱,哥哥明孝宗爽快地答应了。这个来安陆府抄底的兴王朱祐杬比两位前辈好一点,生了儿子,总共生了2儿2女,但仅仅成活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朱祐杬是个安分守己的书生,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去世,享年43岁。朱祐杬很聪明,他虽然申请到安陆就藩,但是不住前两位的旧王府,而是新建了王府。朱祐杬的儿子当了皇帝后,将安陆府改为承天府。现在,朱祐杬的陵墓明显陵还在钟祥市,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著名旅游景点。

第四位:寿王朱祐榰。生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是明宪宗第九子,弘治四年(1491年)被封为寿王。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四川保宁府就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太远了,要求改封到内地,于是明武宗朱厚照上台后,同意9叔朱祐榰内迁,正德元年(1505年),24岁的寿王朱祐榰迁到湖北德安府(现在安陆市境内),这就奇了怪了,这位王爷又生不出儿子,但是活的比较前三位都长,直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去世,享年64岁。因为没有儿子,寿王府被封除。

第五位:景王朱载圳。朱载圳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活到成年的两个儿子之一,另一个儿子就是隆庆皇帝朱载垕,景王朱载圳仅仅比哥哥朱载垕小一月,要是早产一个月,皇位就是他的了。朱载圳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为景王。嘉靖四十年(1561年),24岁的朱载圳来到湖北德安府(现安陆市境内)就藩,这个地方相当于是老家,距离老家很近,父亲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从隔壁的安陆府走出来到北京当皇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州熊家冢墓地是一处重要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核心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主冢、祔冢墓、车马坑、殉葬墓、祭祀坑等部分组成。主冢居中,东北为祔冢墓。主冢南侧有92座殉葬墓,祔冢墓以北勘探出35座殉葬墓。主冢和祔冢墓西边为车马坑,由1座大车马坑和39座小车马坑组成,另有祭祀坑250多座。据《江陵地名志》记述:“熊家冢,因埋葬熊姓祖先而得名”。在各种媒体中关于熊家冢的宣传报道中认为,“熊家冢”因埋葬的楚国国君姓熊而得名。事实是:所谓埋葬熊姓祖先,指的是在熊家冢主冢东侧的若干座明代熊姓家族的墓葬,考古发掘的砖刻地券上有“熊显太”“熊连”等人,这才是“熊家冢”的得名由来。战国时代的楚王,以芈(mi米)为姓,以熊为氏。虽同为“熊”,且葬于一地,而相隔两千年,乃是巧合。

熊家冢墓地地处荆山余脉, 位于楚国故都纪南城遗址西北,隶属于湖北省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宗北村和当阳市河溶镇星火村,据《江陵地名志》记述:“熊家冢,因埋葬熊姓祖先而得名”。上世纪70年代,熊家冢墓地遭到盗墓贼光顾,附近的村民随即上报了当地有关部门,为了保护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文物部门成立考古队进行实地勘测。专家们在20多年时间中对大墓进行三次考古调查与勘探,发现熊家冢地下可能埋葬着大型墓葬,于是,当地文物局最终上报给了国家文物局。在2005年国家文物局批示:对熊家冢墓地车马坑和部门殉葬坑进行抢救性发掘,但是主冢等挖掘待定。经过对车马坑和殉葬坑的清理发掘,专家们一致认定:熊家冢主冢墓主是一位楚王。

截止到2012年,考古队在主冢南侧已探明出殉葬墓92座,已发掘30余座,出土玉石、水晶、玛瑙等精美文物共1000余件。此外还有少量青铜器、陶器。在主墓室和陪葬墓的西侧发掘出一座134米长,23米宽的特大型车马坑,另外还排列着30多座小型车马坑。其中,在一号车马阵中,就埋葬着43乘车,164匹马,车辆分为礼仪车、战车和辎重车等。熊家冢墓地一号车马阵发掘出来的“天子驾六”级别的马车就有3乘。另外,在主墓的南边还排列着近百座规划整齐、大小相当的殉葬墓,从已发掘的出土殉葬坑来看,就有130多人殉葬。从已发掘的殉葬坑,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式小型墓,坑口长4-5米,宽3-4米,坑深4.5米左右。让考古专家感到意外的是,从已发掘的11座陪葬,殉葬的人都有一椁一棺,加上珍贵的随葬品,说明殉葬的人殉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而在主墓的西边和南边,有规律地分布着近百个方形或圆形的祭祀坑和大量的地面建筑遗迹。

从现有清理出土车马坑、殉葬墓和祭祀坑的发掘成果来看,其奢华程度令人惊叹,墓主很可能是楚国某位国君。规模宏大的主冢、阵容豪华的车马坑、身份显赫的墓主、阔绰的祭祀场景,可与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媲美。按照现行文保政策,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寝,所以熊家冢主墓至今未发掘。整个墓区勘探和发掘南北跨度约550米,东西跨度约150米,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熊家冢主墓室椁室规格非常高,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墓室东西长67米、南北宽70米,深15米以上,墓坑底长27米,宽25米,椁室面积约400平方米,棺椁面积达248平方米,专家称:“中国第一王陵”。熊家冢主墓规模之宏大、墓主身份之显赫、车马阵容之豪华、祭祀场景之阔绰、布局系统之完整,都十分罕见,在中国考古界,更是有“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周夷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周夷王八年,即公元前877年,楚国国君熊渠封其中子红为鄂王,鄂王之都城为鄂,即今天的鄂王城遗址。楚王熊渠及长子先后去世,中子红继承王位为楚王,都城仍立在鄂。其后至少有六世十多位楚王在鄂建都,直到楚试王熊通时止。楚试王熊通五十一年(公元前689年)卒,子熊赀立,是楚文王。楚文王初立这年便将都城由鄂迁到了郢(今湖北宜城之楚皇城,一说为今江陵之纪南城)。鄂便成了楚之别都和封邑。楚康王(公元前559年到公元前544年在位)时曾封康王之兄弟子晰于鄂,世称鄂君子晰。在楚国长达八百余年的历史中,除去楚国在鄂王城建都的那段历史时期外,将鄂王城作为楚国别都,封邑和鄂县县邑的时间也有数百年之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gaoloumi2025001 发表于 2025-11-21 16:17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周夷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 ...

楚国都城在武汉黄石这里也有差不多20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分封武昌,为楚昭王,是明朝第一代楚王。至最后一代楚王,一部楚藩史历时274年,基本与明朝相始终。位于龙泉山麓的明楚王墓,聚集了八代九王陵寝,为现存最完整的明藩王墓群之一。“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遥相呼应,折射着历史的烟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帝王气象很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楚王府位于高观山南麓,以南京故宫为蓝本,缩小规制而建,坐北朝南,背依高观山,东西宽2里,南北长4里,占地8平方里,相当于当年的半个武昌城。明初,朱元璋将第六子朱桢封为楚王就藩武昌,在武昌城中部蛇山南麓,原武昌古城中轴线,南至大朝街(今复兴路),西至后长街,东至西厂口(今体育街),兴建了一座楚王府。这是明代楚王在武昌城内的家,今江夏龙泉山则是他家的墓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希望能够恢复岳飞帅府,岳庙,明楚王府,湖广总督府,两湖学堂,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gaoloumi2025001 发表于 2025-11-21 16:08
是的,楚国最鼎盛的400年都城在江陵。

纪南城411年,楚国892年历史,楚部落文化千年历史,殷商时期就有楚!800年大楚在两湖!楚国半部华夏史!楚人统一长江流域!汉人全史!艺术巅峰也是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1 20:11 , Processed in 0.17826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