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gaolou985

看看上海未来几年的大项目,香港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9 11: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九龙半岛尖沙咀,1.拍摄高度242米,2.拍摄高度426米,3.拍摄高度227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9 13: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西九龙ICC环球贸易广场,1.拍摄高度313米,2.拍摄高度205米,3.拍摄高度322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9 13: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西九龙ICC环球贸易广场,1.拍摄高度352米,2.拍摄高度326米,3.拍摄高度357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9 15: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香港岛南区石排湾村,1.拍摄高度272米,2.拍摄高度271米,3.拍摄高度261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9 16: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香港岛南区裕景中心周边,1.拍摄高度180米,2.拍摄高度161米,3.拍摄高度168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9 17: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香港岛南区龙虎山郊野公园周边,1.拍摄高度303米,2.拍摄高度192米,3.拍摄高度207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06: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头条晒图和评:
珠江新城,我国仅次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央商务区 傻傻的小小猪 1/5 珠江新城 2017/03/19
http://www.toutiao.com/a6399184351436226817/#p=1

如论顶层定位,珠江新城CBD弱于陆家嘴CBD,如论高楼大厦衔接得自然和谐不留空档,珠江新城CBD要强于上海陆家嘴CBD(一城是60-300-400-600米的循序渐增,循序渐减,另一城是20-200-400-600米的暴涨暴跌,犹如股市和楼市),如论楼宇体量和经济收益,珠江新城CBD要强于上海陆家嘴CBD。5张画面很清楚地证明普遍的高度哪个CBD更强点。如小编是说顶层定位,那好理解珠江新城CBD要次于上海陆家嘴CBD,如果是体量和收益以及和谐比较,又有一位犯了斜白、斗鸡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07: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转载关于别墅与公寓楼在欧美化城市的最新观点:
摩天大楼拔地起,“宜居”有了新解读 温房网 2017-03-19 08:04
http://www.toutiao.com/a6398982787797483777/
欢迎关注壹品●温房微信号:温房网
在人们的固有思维中,人口多和人口少的国家或城市有截然不同的典型生活模式。
用一张图概括的话,人口多、用地紧张、经济能力有限的地方是这样生活:

而地广人稀、环境优美、经济实力强的地方,人们是这样生活:

中国化,在西方继续上演?
时光倒退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大批居民涌入城市。那种乡村田园小别墅的惬意生活已被钢筋混泥土的公寓楼所取代,渐渐地,一个城市的天际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拔地而起的不仅是写字楼和豪华酒店,同样也有数不清的公寓楼。

这是典型的现代“中国化”。直到今天,居住在城市里的别墅的人往往都是富豪阶层。位置好的别墅价格普遍过千万,即便是中产阶级家庭也无力负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07: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同样把时光倒退,温哥华同样是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只不过还没有数十万的中国移民,尤其是来自大陆的移民。
彼时,温哥华市的高层公寓主要集中在 Downtown,且数量并不多。 Downtown之外的地区虽也有,但每个小区域只是寥寥而已。
30多年前的温哥华 Downtown天际线:

如今的温哥华Downtown天际线:多出来的高层大楼几乎都是公寓以及豪华酒店式公寓。

20年前的本拿比 Metrotown:

如今的本拿比 Metrotown:

10年前的温哥华Cambie& Marine Drive:

如今的温哥华Cambie& Marine Drive:

20年前的素里:

如今的素里: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清晰地发现,温哥华的公寓楼正以成倍的数量激增,而在2010年之后更是连年建屋数暴涨,大有成为温哥华最新主流生活方式的趋势。

多少年前的景象,很象内地城市的城郊,许多阿拉疙瘩喜愿去那里居住,感觉很生态,和幸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07: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下图标注了仅在 Downtown一个区的公寓楼数量。密密麻麻的蓝色箭头几乎覆盖了整个 Downtown地区,这在30年前的温哥华是不敢想象的。

而下面这张图标注的则是北温哥华的公寓分布。即便是被人们认为的“森林城市”北温哥华,印象中“几乎都是独立屋”的城市,其实也遍布着数不清的公寓楼。

至于公寓密度一向高的列治文和本拿比已不用展示。仅Metrotown一个区的高层公寓楼数量就已经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大都市的模样。如今的大温地区,何尝不也是一种“中国化”进程呢?
公寓的“来势汹汹”已经不限于在温哥华销售
一栋栋公寓拔地而起,而开发商已经不限于只在大温核心区销售。如今打开各类销售网站,即便是西温哥华、海天公路、惠斯勒甚至卑诗省内陆风水宝地都有大量公寓销售。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彻底远离城市的话一般都会居住在拥有大土地的独立屋里。

但如今,潮流不可阻挡,公寓的“来势汹汹”已经瞄准了卑诗省的多数地区。此外,公寓的奢华程度也是与日俱增。
相比起居住在独立屋,公寓确实有自己的优势。同样的永久产权、多数人能够负担、省心、设备便捷并且配套设施完善。如今新的公寓几乎都仿照酒店式公寓设计,让每一个住户都有着尊贵的体验。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也开始重新认识公寓,不再认为公寓只是类似“去养老院安度晚年”。甚至也会有西方年轻人搬出独立屋住进公寓。
再用一组温哥华的随拍对比。曾经的温哥华地区,随手拍下的一般是这样的图景:


多数地区几乎没有高楼,独立屋牢牢占据着江山。
而现在随手一拍,经常会有身后的公寓楼“闯入”画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07: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前:曾经的温西Cambie街和 Oak街是这样:


而未来将会是这样:


“宜居”如何有新的解读?
上一周,温哥华市长罗品信再次呼吁温哥华应当在低密度独立屋区建设高密度的公寓和联排别墅,来解决用地紧张和房源不够的问题。针对这一呼吁,支持者和质疑者各抒己见,围绕的关键词是“宜居”。

支持者认为,宜居的关键词是:人气、热闹、现代、繁荣。他们认为罗品信对温哥华的未来蓝图规划是非常正确的。城市应当热闹,应当生机勃勃,而不是每个人固守在自己的大庄园里老死不相往来。城市虽然美丽但却没有活力,这不是宜居的体现。
因此,公寓化的温哥华应当被欢迎。况且,公寓的居住条件完全足够,甚至还有尊贵的气息,这也是一种宜居的体现。

反对者则认为,宜居的关键词是:大自然、优雅、舒缓、安静……他们并不欢迎如此多的公寓楼进驻温哥华,认为这会遮天蔽日,让城市变得喘不过气来。同时,这也让交通更加不堪重负,甚至破坏了环境。
但现实状况是,温哥华的地的确越来越有限,而市长的这一表态也绝非一时兴起,而是根据时局而做出的表态。
即便温哥华真的走向公寓化的道路,独立屋主也完全不用担心 —— 当独立屋成为了“稀有动物”,那么喜欢独立屋的人会将其视作珍宝。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大家都懂,独立屋仍会增值。加之公寓的兴盛,这在政府看来是双赢的。

所以,在温哥华“中国化”的道路上,我们其实无需担忧,“宜居”的标准要顺应时代,宜居在每个阶段都有新的解读。最重要的是,政府理应懂得“分寸”,为独立屋和公寓设定一个完美的平衡。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号“温房网”,壹品●温房将不断为您提供温哥华本地房产资讯、及其他各个方面的讯息。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有改进建议也欢迎在留言中分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0: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家嘴夜景 2016/12/24 上海住了那么久,第一次发现这么漂亮 手工滴胶饰品
http://www.toutiao.com/a6367540152429117697/
陆家嘴100米上下的景象,与港岛上环百米以上的景观有何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家嘴100米-200米上下的景象,与港岛上环200米以上的景观有何不同?

陆家嘴3-4件套,与九龙ICC环贸广场的景观有类似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拍香港大楼密集照,头晕目眩 沿途美景集 1/10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多,可用土地越来越少,他们只好把楼越盖越高,从高空看的话,整个香港已经变成了钢筋水泥式的丛林。图为香港各种大楼的整合图。2017/03/17
http://www.toutiao.com/a6398265529388515586/#p=1
2/10 照片是从高空中俯瞰香港的大楼,一幢幢大楼就像是积木一样排列的既整齐又紧密。
3/10 这是一栋超高的建筑楼房,有心理恐惧和密集恐惧症的人一定不适合住在这里。
4/10 这是一栋正在维修的大楼,不知道维修工人在这上面作业会有什么样的心理。
5/10 这是夜幕降临时拍摄的照片,亮起了万家灯火,有没有一种俄罗斯方块的即视感。

6/10 这是香港大楼的近拍照,其密集程度真是世界罕见。
7/10 楼房的外表虽然被刷上了红色,但是却丝毫没有活力。
8/10 这些密集的大楼给人一种幽闭森冷的感觉,矗立在城市中,却看不到一点生气。
9/10 这样一栋高层的大楼,无论是从上看还是从下看,都会给人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10/10 这是夜幕降临时,香港大楼的远景照,可能看起来还挺好看的,但是走进之后你就会发现人们完全没有活动的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0 12: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 Earth 香港岛南区中部亦柱周边,1.拍摄高度663米,2.拍摄高度171米,3.拍摄高度539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2:55 , Processed in 0.05318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