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5-21 15: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4-5-21 15:30 编辑
calvin9634 发表于 2024-5-21 12:54
这个涉及2个问题:
1. 若全部城际化运营,运营主体是否发生改变。
2. 若部分城际化运营,运营主体不变。那整体运输效率和收入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个需要科学论证,不是张口就来。
当然如果你的意思是即便运输效率和收入会增加,国铁也不会愿意做出改变,那就不是论坛谈论的话题了。 ...
相关论文已经很多,部分城际化运营,会导致车次之间避让增多,保证安全必须拉大车间隔,而不是现在这种小间隔追踪,最终降低了运输效率。类似于高架上,大家相互变道加塞超车,通行效率上肯定不如一起有序顺行。
除了早期的沪宁城际的尝试之外,2011-2014年期间,国铁在京沪高铁上也尝试过大站快车与站站停混跑,结果就是运输效率下降,乘客也不买账,2015年春运前的调图最后一辆站站停车次停运,之后,国铁基本就放弃了小站。现在的运营模式也基本定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