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就不告诉你

[其他] 小运量梅溪湖市府线|更新至2021.8.4|交通模型评估与方案评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1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eibo.com/2728041997/K0g ... t#_rnd1612409845389
【投资26亿的珠海有轨电车,政协委员呼吁拆除,什么情况?】转:总投资26亿,断断续续运行了三年的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已于2021年1月22日起暂停运行,恢复开通时间仍是一个未知数。今天(应指2021-2-1),在珠海市召开的“两会”上,多位市政协委员呼吁,珠海有轨电车占用了主干道原有的两条机动车道,但建成通车后使用率极低,因此建议尽快拆除轨道恢复汽车机动车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9 2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坐过广州BRT啊   智轨有自己鲜明特征 ,一是 虚拟轨道(那两条白色虚线线),二  多节双向掉头车辆,,可以很简单清晰的宣誓自己的路权,这是BRT不容易做到的 ,智轨系统还包括充电技术、自动驾驶技术、防撞警示技术、车辆和调度站视频控制等很多自己的技术,智轨公交混跑也是 一种系统创新。。BRT太老啦,样子类似个公交车、系统也不创新老框死在一种模式中,老这么混日子该淘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0 1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查了一下智轨的造价和客流量,发现性价比居然比地铁还要高。
作对比的是宜宾智轨T1线和兰州地铁1号线,时间都是2019-2020年疫情发生前,都是西部城市,都是第一条轨道交通,都经过市中心。

宜宾市智轨T1线全长17.7公里,概算投资11.28亿元
宜宾智轨运行"满月"报告:日均两万客流
每亿元平均客流20000/11.28=1773

兰州地铁1号线,25.9公里,总投资198亿,
2019年7月22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1号线满月,总客流量达525.6135万人次,日均525.6135万/30=17.52万
每亿元平均客流175200/198=884

然后智轨还有一个优点是建起来特别快,宜宾智轨2018年6月27日开工,2019年1月上路进行联调联试,2019年6月先行段试运行,2019年12月试运营,只用了一年半就建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0 12: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touraco 发表于 2021-2-4 11:41
https://weibo.com/2728041997/K0gnifXjr?type=repost#_rnd1612409845389
【投资26亿的珠海有轨电车,政协 ...

这条下面评论全是各地吐槽有轨电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4 17:4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lbhlt 发表于 2021-2-10 11:34
刚刚查了一下智轨的造价和客流量,发现性价比居然比地铁还要高。
作对比的是宜宾智轨T1线和兰州地铁1号线 ...

不能这么简单的算,还要看运营成本,国内地铁运营盈利的没几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5 12: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w804 于 2021-5-15 14:08 编辑

今天(5月15号)早上7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火星。。。。。。。。啊!      如果早点对喜马拉雅山背面充满好奇,中国会不会成为日不落帝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5 22: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xlbhlt 发表于 2021-2-10 11:34
刚刚查了一下智轨的造价和客流量,发现性价比居然比地铁还要高。
作对比的是宜宾智轨T1线和兰州地铁1号线 ...

不能这样简单对比,城市交通优化最难的就是没有可优化的空间了,比如拓宽道路,你得有地方拓宽啊,地铁的最大优势就是利用了其他交通工具无法利用的地下空间,以兰州为例是最典型的,兰州是两山夹一河,狭长的地形,既有道路狭窄,也完全没有任何道路优化空间了,如果兰州用智轨,那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交通瘫痪,这也是兰州一条地铁线居然这么高客流强度的原因,地面太堵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08: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就不告诉你 于 2021-8-6 08:52 编辑

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6 23: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hhw804 发表于 2021-5-15 12:58
今天(5月15号)早上7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火星。。。。。。。。啊!      如果早点对喜马 ...

难,清朝之前一直都不能确保对青藏高原的控制。连62年都难以维持对印度地区的后勤补给,就更不用说科技更差的古代了,最多探索到那。倒是明清不闭关锁国还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2 17:03 , Processed in 0.04191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