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3-11 09: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细数世界城市天际线一百强,排名如有争议请留言,我朝很给力啊 大梁图世 2017-03-10 20:42
http://www.toutiao.com/a6395845484800442625/
如果说要细数世界城市天际线一百强,有点太多了,通常人们只看前十,后面几乎忽略不视的。就这里的图片摆放而言,小编的品行就偏颇之嫌,可能是莫姥姥钟情偏爱于阿拉疙瘩“大观园”的激动不已的情绪所致,其它城市有放2张图展示,更多的只有1张图,偏偏阿拉疙瘩就放有3张图,以为图多就会产生普遍楼多楼高的错觉。其实阿拉疙瘩的强项偏偏不是高楼高和高楼多,阿拉疙瘩偏偏就是能上天揽月,能下洋捉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小编却偏偏把短项误导大家成了长项。即便阿拉疙瘩楼再高楼再多,地标级别的多数均系外地或境外的设计和建造的作品,与本土人的创新创建没多少关系,本土人只有扮演吃瓜群众激动不能自持欣喜旁观的份,再后来也扮演大力倡导修旧如旧守住旧的角色。因为建造摩天或超高,不论是写字楼还是住宅楼,都要冒风险,有空中操作施工的风险,有经受百年日晒雨淋屹立不倒的风险,有后期经营引入国际品牌不能到位空置的风险,那是很累的。而修旧如旧起码来说规模很小,能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修,修得不好还能重来,即使失败了损失也是微乎其微的,至少不会有位子被人抢掉的风险之虑,同时还能美名其外,博得姥外旅游观赏的开心。我真不晓得,没有故事的石库门,有什么大片大片保护的必要,一大会址有故事,二大会址有故事,很有认认真真保护的务必,如果没有故事的石库门和旧里,居民在这里日出倒马桶,日落摊排档,这种场景有什么值得记载怀念的?倒是外滩的文汇报大楼、亚洲第一湾、苏州河闸桥、世博沙特馆等,它们都记载着城市成长的精彩历史,却被拍脑袋的没多少理由、没多少信服说明,一古脑地一锅端掉了。图中纽约第2张,一张图涵盖了纽约全部高楼的天际线,图中香港至多拍摄到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部分,就是这两部分也都没有全部摄录尽,香港岛的中西区、东区还有无数的高楼大厦,九龙半岛的将军澳、观塘区、黄大仙还有无数超高大楼。更不要说香港岛面朝太平洋的南区和九龙半岛的深水埗、沙田、大埔区,九龙西的屯门、元朗、新界都有无数超高层楼宇,全球城市天际线第一的位置非香港莫属。再重复,百度搜索:The World's Best Skylines 【翻译:全球最佳天际线】,然后选The World's Best Skylines,到达它的网站,网站正文统计了2015年更新的全球城市90M以上楼宇数量;Google Earth 谷歌地图也能最为直接地观看全球超大城市的天际轮廓线,这也是目前为止,能找到的最为权威的客观地统计全球城市天际线的科学网站。阿拉疙瘩的3张图,有数数能力的都能数出阿拉疙瘩究竟有多少超高楼宇,第1张陆家嘴超高楼宇胖顶到天花板有30栋,第2张纯粹是混腔水,第3张浦西右侧是港地世茂,中间已看到中山公园的龙之梦了,一塌瓜子不会超出25栋,嘿擦擦地就画面而言。与排在后面的2张图的深圳,和仅1张图的广州,数量上阿拉疙瘩就弱了较关。小编如喜欢阿拉疙瘩,最好多多宣传上天入海的最强科技,以及阿拉疙瘩强大的密如蛛网的地下工程,与当年的高家庄、马家盒子的地道战理念和工事有得一拼,香港CBD四通八达的廊桥注重与大自然更多接触的楼与楼之间的就近行走,乘行走之机还能饱览周边的景物;阿拉疙瘩是越地下越时尚,陆家嘴金融城和世博央企总部城都偏好地引导人们从地下更远距离串肠而过地封闭式的行走串门,要和乘坐地铁沙丁鱼闷罐式的体验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此强大的地下工事在暴雨倾盆时,阿拉疙瘩还会有水漫金山的路段。另外,东京排在更加后面,有更不靠谱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