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3 09: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jesper119 发表于 2024-9-3 09:13
今年年底争取到12位

一周只能追一万,今年只有不到20周了,有点难,除非下半年一周能追2万以上。两场冻雨拉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09: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2024年9月3日

进港航班                     314

出港航班                     311

进出港合计                  625

——————————————————-


9月2日(周一),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380.02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4号线楚河汉街站、2号线中南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09: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4-8-31 22:34
现在的风口是武汉新城核心,未来一路-三路一带,呼应科学岛-科创大走廊,未来是武鄂黄黄的市中心,水果湖 ...

省里的风口改变不了国家的大势,中国的城市的大跃进基本停滞,后面就是慢慢收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09: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以后,自黑的已经很少了。倒是反串黑变边多了,在dy、xhs、tb一抓一大把,只要看见了我就怼。
小郑的下一场对萨巴伦卡是大考。我十分希望小郑能在武网夺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09: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kaka 于 2024-9-3 09:32 编辑
ttyy1122 发表于 2024-9-3 00:37
去年的数据:

124.4万武汉中小学生迎来新学年


武汉的学校/学位数还不够,譬如小学虽然要求是每个班不超过45人,但实际(特别光谷这边)基本都超过50了,甚至有55人的班。

对比北上基本都是40以下了,差距明显,不应该在这上面省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09: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wrasse 发表于 2024-9-2 21:40
还是武汉两个特点导致的1.读书人多,,,以前导致别人骂他,他觉得他们素质低不理他就可以了(但时代变了, ...

那我遇到最多自黑的都是没出去过的,想当然觉得外面的月亮圆,比如武汉这个天气,真出去了发现长江流域都是一个鸟样,沿海那边还多个台风
真出去了的尤其是岗位比较高端接触面比较广反而能感受到武汉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09:3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生增长迅猛,这个很不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09:4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rasse 发表于 2024-9-2 21:45
这个你最好别指望会反思,他的目的就是要体现他去过沿海,,你们就是不如他的想法,,如果他不自黑,那 ...

正解,基本都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09: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地铁站的线网图已经更新了7号线和11号线。
ps:11号线在武昌站不能与4号线换乘,难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10: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kaka 发表于 2024-9-3 09:28
武汉的学校/学位数还不够,譬如小学虽然要求是每个班不超过45人,但实际(特别光谷这边)基本都超过50 ...

光谷这几年学位紧张到爆炸,几个热门小学,光谷一小24个班,二小17个班,实验小学16个班,六小20个班,十小18个班,汤逊湖23个班级,十八小18个班,光谷试验中学前期报名更是爆出初一有76个班导致很多人不得不择校去读私立。光谷这边人口增长太快,教育资源远远跟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10: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erone 发表于 2024-9-3 10:00
光谷这几年学位紧张到爆炸,几个热门小学,光谷一小24个班,二小17个班,实验小学16个班,六小20个班,十 ...

好事啊,说明光谷产业发展太快,人口聚集快速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1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睡哈子 于 2024-9-3 10:17 编辑

一年增加45万中小学生(无非就是高三毕业了,新一年级入学,一进一出有45万的差距?),想想都不可能,武汉发布的2023年的数据是对的,至于湖北日报这个人写这个稿子都不动动脑子的吗(100%是把幼儿园人数算进中小学生数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10: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镜司命 发表于 2024-9-3 09:24
省里的风口改变不了国家的大势,中国的城市的大跃进基本停滞,后面就是慢慢收缩了

看看别的城市,人家的新区要么基本建成,要么仍在火热建设中,丝毫看不出慢下来的迹象。反观武汉,2004年武汉新区口号满天响,结果**不支持,长江新区从2017年开始,被强行推进,甚至想牺牲光谷和省里当时要打造的滨湖新区,但至今没看到效果。直到今天,滨湖新区改名武汉新城,重新被提出。可以看出,省里的发展战略一直是往东的,这十年来一直没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1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留香 发表于 2024-9-3 09:26
2020年以后,自黑的已经很少了。倒是反串黑变边多了,在dy、xhs、tb一抓一大把,只要看见了我就怼。
小郑 ...

**期间,湖北和武汉是做出了重大牺牲的,对于整个城市的形象提升不少,加上后续几年樱花之约,医护子女上学等事情的持续跟踪感恩的报道,算是武汉文旅少有好操作。可惜平常的岁月里挖掘热点爆点能力比较差。武汉空轨全国独一份,也没宣传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3 10: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立一年半,九峰山实验室吸引近30家半导体企业聚集,总估值超100亿!


成立一年半,九峰山实验室吸引了近30家半导体链条企业比邻而居,总估值超百亿元,培育半导体领域人才超3万人,一批先进半导体技术的破局者在武汉涌现。

2023年3月,聚焦化合物半导体研发与创新的湖北九峰山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营。
运行一年来,九峰山实验室实现了8寸中试线通线运行,首批晶圆(高精密光栅)成功下线,填补了国内高线密度、超高折射率、非周期性高精密光栅生产工艺空白。
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也于今年3月成功下线,可实现超低损耗、超高带宽的高端光芯片规模制造,为目前全球综合性能最优的光电集成芯片。

除自身不断创新突破外,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共、开放、中立、共享的科研平台,九峰山实验室还与产业链各龙头企业通力合作,以“用”为导向,布局开发共性技术,推进国产半导体材料、设备的验证工作,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
在九峰山实验室,9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内,有上百个项目在同时运转,实验室内随处可见科研人员与产业链企业联合研发的身影。
上海邦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刻蚀、薄膜沉积设备,在九峰山实验室的助推下,实现多款设备的量产。
武汉驿天诺科技有限公司与九峰山实验室合作开发的硅光及三代半导体晶圆级、芯片级、器件级封测装备,测试精度达到微米级。
华工科技研制的首套高端半导体晶圆激光切割系列装备借助九峰山实验室平台通过了中试验证,获取测试报告的设备已成功导入下游企业。

九峰山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点亮化合物半导体平台、技术、产业的“灯塔”,为未来3~10年的技术难题进行前沿探索和技术攻关,打通全产业链条中的“断点”,拉平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鸿沟,引领全球化合物半导体技术进步。
与九峰山实验室一街之隔的九峰山科技园正火热建设,将构建从设备、材料、设计到器件、封装等的全产业链体系,形成创新活跃、要素齐全、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
驿天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娜表示,在九峰山实验室平台的引荐下,公司已经拓展了一批新客户,获得了一批订单,下一步还会入驻九峰山科技园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九峰山实验室周边已聚集了近30家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到2025年,这里将聚集产业链企业100家以上,培育1到2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在存储、化合物半导体、传感器、先进封装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创新产品,形成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生态。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看来,我国已形成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链,这将摆脱对高精度光刻机为代表的先进加工设备的依赖,有望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找到超车突破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3 07:53 , Processed in 0.11156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