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8-11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助优势产能“走出去”
7月23日14时54分,一列装载50个集装箱货柜的75100次列车,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秦车务段京唐港站驶出,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是京唐港区首趟开行至俄罗斯的中欧班列。
这趟中欧班列装载着纺织品、五金、百货等出口货物,经二连站过境,预计20天后抵达莫斯科沃尔西诺站。
京唐港区首趟开行至俄罗斯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将助力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为唐山建成东北亚和欧洲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提供有力的铁路交通支撑。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货物品种越来越多,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郭全福告诉记者,依托钢铁、汽车等优势产业,我省企业锐意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汽车配件、自行车及配件、机械设备、服装鞋帽、童车等河北优势产品,正源源不断通过中欧班列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我省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明显提升。
石家庄海关统计分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河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39.9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出口543.6亿元,增长29.2%;进口196.3亿元,增长28.1%。在出口商品方面,对沿线国家出口机电产品167.4亿元,增长27.9%;出口钢材110.9亿元,增长25%;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8.2亿元,增长1.5倍;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44.4亿元,增长31.4%。
8月7日,在石家庄国际陆港园区中远海运纯碱交割库房外,员工正在忙碌地装载货物。
“这是中转库房。在石家庄国际陆港落地后,一大批外贸企业在此设立中转库房。”郭全福说,如今,京东物流、中集振华等一批龙头企业的物流仓储、集装箱项目纷纷在此落户。为进一步嫁接“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带动冀欧双向进出口贸易,石家庄国际陆港将着重推进保税物流中心、粮食和肉类进境监管场地、中欧班列铁路专用线、汽车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及冷链物流和数智物流园的建设。
邯郸市国际陆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部分外贸企业因为物流的便利将目光投向邯郸,邯郸市高端商贸物流发展是在中欧班列邯郸陆港带动下,一大批上下游产业的聚集,以及形成的品牌带动效应。
从去年开始,中欧班列在实现“去”的同时也有了“回”。
去年8月,装载俄罗斯原装进口小包装葵花籽油的中欧班列抵达石家庄国际陆港,这是我国首趟俄罗斯进口小包装植物油回程专列。
邢台蓝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小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石家庄国际陆港办理业务,他之前从俄罗斯进口的葵花籽油就存放在这里的保税物流中心。而在以前,苦于河北没有开行中欧班列,该公司不得不把很多进口货物运往省外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
俄罗斯的食品、德国的机械、法国的红酒、中亚的有色金属等,通过中欧班列直接运抵我省,进入省会超市柜台、企业的生产车间。
此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北京一些高产值精密设备陆续也由空运向铁路运输转移。
据了解,邯郸陆港将携手天津港积极推进邯郸至天津港的多式联运业务,将河北南部地区的出口货源,在陆港集港后,通过铁路集装箱班列发往天津港,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出一份力。
专家认为,发自河北的中欧班列正实现从“有去无回”到“满载而归”、从“运本地”到“运京津”再到“运全球”的大转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