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6 15:27: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留香 发表于 2024-7-26 14:17
湖北IP不一定是湖北人,现在反串黑多如夏季的蚊子。
举个例子:咪咕里某地反串铜梁龙,大家都心知肚明了 ...

不,有很多真的是湖北人,我切身体会到的是最恨湖北的是一些原生湖北然后到外面去打工的,无论是去发达地区还是河南安徽什么的,提起武汉一定是各种鄙视的,这其实就是皈依者狂热,但是湖北这地方吧出去的人就是多一些,所以这种有皈依者狂热的人也多,有时候只能无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5:3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零零發 发表于 2024-7-26 15:03
“小米产能足够的,二期基本上够未来五年的产能”
一个个都是预测大师


未来五年销量有多少大家不都是预测吗?为什么你觉得你的预测就一定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5: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dycps 发表于 2024-7-26 15:35
未来五年销量有多少大家不都是预测吗?为什么你觉得你的预测就一定对?

预测也可以讲基本法啊

今年首发初代车,只9个月时间,只一款轿跑车型,就交付12万辆。。。

可以参照对比发展最好的新势力车企的销量周期曲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5:5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零零發 发表于 2024-7-26 15:42
预测也可以讲基本法啊

今年首发初代车,只9个月时间,只一款轿跑车型,就交付12万辆。。。

小米自己也只敢说力争12万,你就那么有把握能交12万?五年后什么销量本来就不好说,他认为北京产能可以满足销量是他的预测,你认为满足不了是你的预测,谁都不是什么“预测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5: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dycps 发表于 2024-7-26 15:53
小米自己也只敢说力争12万,你就那么有把握能交12万?五年后什么销量本来就不好说,他认为北京产能可以满 ...

行,你说的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6: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fei 发表于 2024-7-26 14:38
中底层干部才是实际执行者,跟武汉下面中底层干部一样,按部就班混日子的可多了,像深圳广州上海杭州上 ...

这个别瞎扯了…你说的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乱弹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6: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已经确认在北京拿地建二期了,昨天拿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6: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已于昨天在北京再拿一块地,准备建二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6: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yt1985 发表于 2024-7-26 10:31
看看小米汽车能否接棒 !

雷军说了小米汽车不代工,不收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6: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头发好长 发表于 2024-7-26 09:17
听说这个可以治病,比如痛经之类的,哈哈哈

还治男性前列腺、蛋疼。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7: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YW1025 发表于 2024-7-26 13:55
好多都是周边省在湖北,就所以IP是湖北,他这样以为都是本地,狂黑。黑湖北最多,就是南边的,甚至在广东 ...

近期暴涨!英国、沙特阿拉伯人赶来武汉

2024-07-26 14:08  来源:长江日报



人气暴涨!武汉对外国游客开放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2024年上半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进出境人员同比增长256%,国际旅客吞吐量居中部地区之首。

连日来,记者采访多位外语导游发现,来汉的外国游客数量也在增多

他们很爱逛街

对汉正街连连称奇




海外游学团游武汉。钱文康 供图

擅长英语和韩语、

曾经当过总经理助理的马姓导游

(下称马导)

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

业余时间她也接英文导游的活儿。

“尤其是今年4月和5月,

有二三十个英文导游的

活儿都找到我,

可惜我实在腾不出时间。”

马导说,从去年底开始,

她逐渐感到

来武汉的外国游客变多。

她记得自己接待过一位

60多岁的英国人,

带他游玩的3天行程中,

不仅去了黄鹤楼、东湖、

湖北省博物馆等必打卡景点,

还带他逛了汉正街。

“游玩过程中,

这位英国游客问我,

武汉有没有商品很聚集的地方,

我就介绍了汉正街,

他非常感兴趣,

请我带他去。”

马导说,

她没想到这位英国人

在汉正街逛了整整一下午,

一边逛一边连连称奇,

“他告诉我,

汉正街的商业气息非常浓,

没想到武汉还有这样的地方。”

湖北省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的

导游武振惠对外国人喜欢逛街

这件事也深有感触。



江汉路。记者喻志勇 摄

今年6月初,

她负责了一个

阿尔及利亚交流团的带团工作,

她发现除了逛景点,

外国人对逛江汉路表现出极大兴趣。

“尤其是江汉路上

琳琅满目又便宜的小物件,

他们爱不释手。”

武振惠说,

除了手串、冰箱贴等

文创纪念品,

团里的客人还请她帮忙

购买过香水的分装瓶、

夜市摊上的按摩牛角梳、

假发店里的不同款式假发,

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小商品物美价廉。

“他们还爱喝奶茶。”

武振惠的同事梅倩今年带过

来自刚果(布)和摩尔多瓦的交流团,

她告诉记者,

武汉街头随处可见的奶茶店

非常吸引这些游客。

她还观察到,

去眼镜店配镜也受到外国人欢迎。

武振惠记得有一次

带外国客人逛江汉路,

偶遇一位身穿中式服装的

新郎准备接亲,

外国客人对这场中式婚礼

表现出极大兴趣,

驻足观看了许久,

还和新郎合影留念。


不仅看风景

还爱体验高科技




光谷空轨。记者刘斌 摄

35岁的钱文康是

湖北广之旅国际旅行社

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

也是一名资深英文导游。

他说,

今年上半年以来,

公司接待的海外考察交流团

和观光团数量

双双实现大幅度增长


他明显感受到,

如今“光谷光子号”空轨

正成为外国人打卡武汉的新点位。

“2019年以前,

我们带入境团都以景点观光为主,

但现在参观高科技企业

开始变得受欢迎。”

钱文康说,

包括岚图、路特斯等汽车企业

如今都可以预约参观。

钱文康说,

随着入境团观光次数的增加,

这些企业设计的参观线路、

英文讲解也越来越完善,

有助于让更多外国人

了解如今武汉的科技力量。

乘坐“光谷光子号”空轨

是武振惠今年带的两个入境团行程中

都会体验的一个项目。

体验时,

武振惠观察到外国客人的

手机一直高高举起,

几乎没有放下来过。

事实上,

不少外国游客把自己

在武汉乘坐空轨的视频

发布在网络上,

都有不错的关注度。

今年上半年,

一位来自英国的小哥

就把体验空轨的全过程

用视频记录下来,

发布在网站上,

点击量超过百万。

有网友感慨,

“这就像生活在科幻电影里一样”。

武汉渐成出入境首选



湖北文旅赴阿联酋作推介。钱文康 供图

上半年,

钱文康跟随湖北省文旅部门

分别前往阿联酋和埃及,

通过旅游展会面向海外

作湖北文旅推介。

推介会后他们将迎来

首个阿拉伯国家的旅行团。

“到时武汉将成为入境和出境城市。”

钱文康介绍,

这支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旅行团,

在中国的行程包括了

湖北在内的诸多省份,

但他们选择从武汉抵达和离开,

不仅是把武汉作为中转城市。

这也是从业多年的钱文康

感受到的武汉入境游的另一个不同。

通常,外国游客抵达中国的首站为

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

武汉更多时候是作为

行程中的中转城市,

但现在随着湖北文旅

更多地向海外推介

以及国际航班的逐渐增加,

武汉也在成为出入境首选。

数据印证了钱文康的感受。

来自武汉边检站的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选择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口岸入境的外国人同比增长475%


达到4.17万人次。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

钱文康对武汉入境游市场的

发展也有自己的思考。

“武汉目前的英语导游稀缺,

小语种导游更是奇缺。”

他坦言,

与旺盛的入境游市场

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外语导游的短缺。

“一方面向外作更多推介,

提升湖北文旅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做好入境游的

各种产品、服务配套,

武汉的入境游市场会越来越好。”

钱文康说。



【来源:长江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7: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47e 发表于 2024-7-26 12:26
北京是需要小米,但小米的目标远不是一个北方。记住了很多新能源围着武汉建,因为武汉这里小米会来的,这 ...

因为湖北的磷矿资源丰富,而磷矿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之一。湖北还有沿长江的水运通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7: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高温,用电负荷也算是经济数据的重要指标。对比一下两湖兄弟省份前天通报情况:


持续高温为湖北用电负荷带来考验。据湖北省能源局数据,7月24日,湖北全网最大用电负荷达5393万千瓦,两日内三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历史最大值增加342万千瓦,同比增长6.7%。目前,湖北全省最大供应能力5800万千瓦以上,电力供应仍较为充足。

————————————————————————

7月24日,湖南电网负荷再创年内第五次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增长10.71%。其中,7月16日、17日、22日和23日,全省最大负荷连续四次创下历史新高。7月24日,湖南电网负荷突破4611万千瓦,再创年内第五次新高,日电量9.36亿千瓦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7: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街“双星”闪耀登场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6日07:11 来源: 楚天都市报




7月26日,备受关注的武汉SKP(上图)正式营业,不远处的汉街万达同日正式回归。武汉市商业版图进一步向多商圈、多核心的市场格局发展,助力武汉加速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迈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宋枕涛 李庆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6 17: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顶流”来了!湖北14位院士专家走红毯

2024-07-26 13:49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6日讯 7月26日上午,2024年湖北省科技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召开。

  会前,在洪山礼堂外,上百米长的红毯从洪山路的一侧一直延伸到礼堂内。红毯两侧,鲜花簇拥。今年的红毯上依旧“群星璀璨”,14位闪耀的“科学之星”从红毯上款步走过,他们中有两院院士,有科技企业负责人,还有“80后”的青年科学家。他们的到来,吸引了两侧“粉丝团”雷鸣般的掌声。

  按出场顺序,他们依次是:



  国家杰出青年、武汉大学教授、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博。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剑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汪道文。



  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林。



  东风汽车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专职董事宋景良及其团队。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国网特高压电气设备状态评估与智能诊断实验室主任程林。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倪四道。 



  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学东。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教授金梅林。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献龙及其团队。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祖勋及其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勇传及其团队。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怀柔国家实验室首席专家,能源电力科技创新资深专家王良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及其团队。


  记者注意到,红毯上的“院士方队”阵容强大,星光熠熠。有刚刚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他为我国从测绘遥感大国向测绘遥感强国转变做出了杰出贡献。还有去年新晋成为院士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才创新研究院教授倪四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金梅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献龙等。

  红毯上的奋斗者,汇聚科技之光,激发奋斗力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怀柔国家实验室首席专家王良友,他带领团队自主创新系列海上风电新型基础结构,创立了复杂海洋环境海上风电设计理论技术体系,研制并投运了首台10兆瓦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攻克了海上风电工程实施的系列难题。来自武汉大学的80后科学家杜博,是长期瞄准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研制的对地观测数据解译系统助力系统有效提升了对地观测效率,推动了AI前沿技术封锁的突破,助力产业智能化发展。来自国网特高压电气设备状态评估与智能诊断实验室主任程林,他是为特高压电网看病的医生,他带领团队攻下了特高压核心设备故障防御技术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了核心设备故障由传统“事后隔离”向“主动防御”的行业变革,填补了国际空白。

  湖北是科教大省,科技实力雄厚,创新成果丰硕,近年来每次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都居全国前5,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也不断提高,从几年前的37%上升到去年的65.2%。

  目前,湖北拥有1家国家实验室、35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10家湖北实验室,已建在建大科学装置达到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63家、新型研发机构477家,均居全国前列。这些科创平台有效集聚了技术、人才、资本和产业需求,成为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截至目前,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万家,均实现两年翻番。

  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湖北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院士81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万,科研机构3600家、研发人员35万。

  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湖北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就是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国土安全保障服务基地、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区、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湖北将继续发挥全省科技创新综合优势,加强“顶天”的原始创新,促进“立地”的成果转化,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胡安慰 摄影: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12:45 , Processed in 0.19424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