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iongrenhu

[经济资讯]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6 18:0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08: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级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入驻深圳


来源:深圳商报    2021年01月07日

【深圳商报讯】(记者 苑伟斌 白冬)1月6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龙华区银星智界产业园举行入驻仪式。

据了解,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是全国组建的16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2020年4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获工信部批复组建,成为深圳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聚焦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堵点和难点,实现医疗装备自主研发,为“健康中国”提供关键保障。

目前,创新中心位于银星智界产业园内的中心展厅和五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已全部竣工。创新中心搭建了2万平方米科研办公场地,已有30余名海内外科研人才加入创新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0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形成地铁商业形态

购物中心沿地铁线“到处开花”



【深圳商报讯】(记者 关键 文/图)深圳这座带状商业大都市,随着地铁线的铺展,目前商业格局向东西两翼渐次展开。购物中心从罗湖、福田,一路向西。

随着地铁项目的陆续建成,一条条地铁“巨龙”带动了深圳购物中心发展。分布在地铁沿线的一个个购物中心,成为深圳商业“劲旅”,深圳购物中心目前已形成“一城多中心”的格局。

记者了解到,地铁1号线罗宝线上,集中了深圳重量级购物中心。大剧院站有华润万象城购物中心、京基Kkmall购物中心,会展中心站有皇庭购物中心,购物公园站有星河福田Coco park购物中心,世界之窗站有益田假日广场购物中心;2号线蛇口线上,华强北站有中航城天虹购物中心,后海站有海岸城购物中心;4号线龙华线上,红山站有龙华天虹购物中心,上梅林站有卓悦汇购物中心;9号线下沙站有京基kk one购物中心;6号线一路向西,公明广场站有大仟里购物中心。地铁线4号线红山站上,红山6979购物中心去年开业迎客,这个购物中心商业体量10万平方米,由招商和华侨城联合打造,可谓一出生就是含着“金汤匙”。

地铁5号线塘朗站上,有两家购物中心:一家是塘朗城购物中心,另一家为宝能国际汇购物中心。

深圳地铁不仅改变了市民出行方式,促进深圳现有商业升级及格局的改变,还改变了市民的居住理念、消费习惯。深圳以“地铁线为链、地铁站为节点”的商业形态应运而生,深圳商业购物中心“一城多中心”格局渐入佳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09: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树林公园入选国家生态科普基地


深圳新闻网2020年1月7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日前,第七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对外公布,其中,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正式入选。

据悉,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以下简称生态公园)是我国内地第一个由ZF投资建设、社会公益组织运营管理的城市生态公园。在福田区人民ZF和福田区水务局的指导下,公园业已成长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

2019年11月,生态公园迎来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现场评议专家组的考察。

在综合评议阶段,专家们对公园的工作表示了认可,同时对公园的户外科普展示、教育课程设计、非人解说导览、专业科普宣传、基地交流和学习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于今年1月通过公示,正式斩获殊荣,入选成为科普基地(场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09: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2550万元重奖金融创新 共设置三个系列奖项

圳新闻网2020年1月7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彭琰)记者从2021年第一期《深圳市人民ZF公报》获悉,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出台《深圳市金融创新奖评选办法》,奖励总金额达2550万元。

根据《评选办法》,共设置推进奖、贡献奖、特色奖等三个系列奖项。推进奖用于奖励中央驻深金融监管部门在推动本市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项目。设奖项3名,其中,一等奖1名,奖金100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50万元。贡献奖用于奖励相关申报主体在金融产品、技术、工具和服务等方面的金融创新项目。设奖项50名,其中,一等奖5名,奖金各100万元;二等奖10名,奖金各50万元;三等奖15名,奖金各30万元;优秀奖20名,奖金各15万元。特色奖用于奖励相关申报主体在年度金融重点专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项目。设奖项14名,其中,一等奖2名,奖金各80万元;二等奖4名,奖金各50万元;三等奖8名,奖金各30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09: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华:人才总量超80万 高层次人才6年增长18倍
2021-01-07 08:2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人工智能朗读:  0
原标题:龙华区加速打造深圳人才新高地

人才总量超80万 高层次人才6年增长18倍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月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敏)人才总量超过8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数量6年增长18倍;行政区建立以来,新引进人才以年均超过50%的速度递增;工匠人才队伍每年增加人数近2万;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医学团队、名师工作室、文体名家工作室纷纷落户……

在龙华区成立4周年之际,龙华区发布首份人才大数据研究报告,一组组靓丽的数据成为深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有力注解。龙华,正加速打造深圳人才新高地。

高层次人才和新引进人才

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为了全面呈现龙华人才现状,为龙华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在龙华区成立4周年之际,龙华区人才工作局联合龙华区发展研究中心,依托智龙华大数据平台推出首份人才大数据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龙华区劳动力、各领域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现状、行业分布和流动特点等,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

研读报告,干货满满,其中高层次人才的表现最为抢眼。报告显示,2014年实施“龙舞华章”人才战略以来,各领域人才加速集聚龙华。截至2020年12月,龙华区人才总量超8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数量6年增长18倍,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86.14%。龙华区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4个、院士21人、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31个,卫生健康系统高层次医学团队17个,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96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8家,文体名家工作室7家,有效推动龙华各领域发展。

高层次人才纷纷择龙华而栖,越来越多“新生代”人才也怀揣梦想,加入到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在“龙华区历年新引进人才数量变化”表上,一条高昂的折线,显示出这一群体每年近50%的喜人增长。截至2020年12月,龙华区级人力资源机构新引进应届毕业生75302人。

分析显示,龙华区高层次人才八成集中在新兴产业,为龙华产业大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工匠”群体正在以每年2万人的速度递增。截至2020年12月,龙华区拥有技能人才约49.91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三分之一。在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带动下,“龙华制造”正加速迈向“龙华创造”“龙华智造”。

教育、医疗人才队伍壮大

“幼有优教”“病有良医”成为现实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是龙华区最重要的着力点。龙华区对民生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遗余力。

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龙华区教育系统累计引进和高层次人才95名,数量是2017年的四倍。优秀的毕业生也源源不断汇入到龙华教育的洪流中。近几年来,龙华区累计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2490人,研究生学历占76.9%。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仅为188人。

卫健系统人才引进大刀阔斧。截至2020年12月,龙华区卫健系统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17个,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01名。刘新峰教授神经内科团队、祝墡珠教授全科医学科等团队的引进,带动了龙华区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幼有优教、病有良医,民生领域人才梯队的形成,让龙华的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确定人才发展“一二三”思路

推动“人城产”融合

龙华区正在全面打造“数字龙华”,构建“一圈一区三廊”发展格局,推动“产城人”到“人城产”转变。在龙华“双区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人才成为龙华新一轮发展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报告》提出了“一个计划、两个人才圈、三大品牌工程”人才发展新思路。

即优化提升一个“龙舞华章计划”。包括探索实行“一人一策”、实施科技人才“攀登者计划”、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引进各类人才、实施“龙华工匠”集聚计划等,构建“人城产”融合发展的最优人才政策。

创新打造“一南一北”两个人才圈。即“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环观澜湖教科文人才创新圈”,营造“人城产”融合发展的最佳人才生态。

加快推进人才“三大品牌”工程建设。即推进大数据、人才街区、人才绿道的三大人才工程,打造未来城市最新人才IP,为龙华“引才”“聚才”“敬才”注入新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09: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将扩容

来源:深圳商报

  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对2020年度拟确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进行了公示,来自深圳的5家孵化机构榜上有名。

  据了解,科技部火炬中心是在2020年10月中旬启动2020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的,共有134家机构拟确定为最新一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其中深圳共有5家孵化机构上榜,包括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清华信息港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类)、深圳市骏丰云谷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的骏丰中城智造创新园(专业类)、深圳市华盛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深圳市智汇创新中心(综合类)、深圳前海中科瑞智资产管理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的中科瑞智孵化基地(专业类)、深圳市南山云谷创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的南山云谷创新产业园(专业类)。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其主要功能是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技术服务、咨询服务、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存活率,促进企业成长,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科创委获悉,一大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深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深圳已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这些孵化器通过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技术服务、咨询服务、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集聚创新要素资源,为科技创新企业加速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成立于2007年9月的大学城创业园是深圳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累计孵化科技企业550多家,园区在孵企业超过150家,实现产值达36亿元。

  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具备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和孵化服务机制,机构实际注册并运营满3年,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不低于10000平方米。其中,在孵企业使用面积(含公共服务面积)占75%以上,孵化器配备自有种子资金或合作的孵化资金规模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获得投融资的在孵企业占比不低于10%,并有不少于3个的资金使用案例。孵化器专业孵化服务人员占机构总人数80%以上。在孵企业中已申请专利的企业占在孵企业总数比例不低于50%或拥有有效知识产权的企业占比不低于30%。孵化器在孵企业不少于50家且每千平方米平均在孵企业不少于3家,累计毕业企业应达到20家以上。(首席记者 王海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09: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12月30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具有深圳特色的新材料产业生态体系。

《行动计划》提到,将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0亿元,培育营收亿元以上企业数量超过120家。

根据《行动计划》,深圳将加强新材料应用研究,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在集成电路、宽禁带半导体、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航空高温合金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等方面实现突破。

其中,电子信息材料方面,重点发展与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电子元器件及封装产业、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相配套的电子信息材料和特种光纤材料,加大偏光片、玻璃基板、封装材料、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等显示材料的研发应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关键材料自给率;加快氮化镓材料、光刻胶、无氰电镀液、掩模版等半导体材料研究,推动IC制造和IC封测领域的发展;开展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等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产业化应用技术攻关,满足电子信息领域需求。

深圳还将加强对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的顶层设计,布局和推动特色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的建设。对此,深圳将搭建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结合深圳产业特点,围绕新材料应用技术创新,搭建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材料、柔性显示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材料、5G高端通讯器件材料、新能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关键领域的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按产业政策规定给予支持,鼓励支持建设成为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1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出炉 到2023年建成3个以上千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
2021年01月06日 07:45:01
来源:财联社
0人参与0评论
【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出炉 到2023年建成3个以上千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财联社1月6日讯,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正式出炉。到2023年,深圳建成3个以上千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产业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成为推动深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突破1900亿元,年均增速6.5%,部分细分领域发展领跑全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12: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广东游戏产业逆市飘红,营收规模破2000亿元,预估达到2132.1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21.5%。其中深圳游戏产业营收规模占全省的67.8%,约1450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12: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跻身国内前列,深圳完成首例全腔镜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1月5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成功完成一台全腔镜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记者获悉,目前该手术在深圳尚属首例,因其难度大,国内仅有广东省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极少数医院率先开展,且开展例数较少。

“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标志着我院微创腔镜心脏外科技术的成熟,并挤入国内前列。”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孟春营作为此次手术的主刀医师,他表示,全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可以完成多瓣膜疾病的诊治工作,将为广大患者救治带来新技术革新。

“做完手术后感觉恢复还不错,头脑清醒了,记忆力也提高了一点。”1月6日,57岁的钟伯在术后第一天,便已经可以正常接受记者采访,目前恢复非常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13: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公布 深大抗肿瘤成果入选


深圳新闻网2021年1月6日讯(记者 梁榆其)近日,2020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评选结果出炉。经过三轮评选,深圳大学(以下简称“深大”)黑磷光免疫抗肿瘤成果成功入围榜单,成为2020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之一。据了解,黑磷具有出色的生物降解性和光免疫性能,该研究成果将在生物医学应用和临床转化中展现巨大潜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先进院首创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系统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汽车电子中心自动驾驶团队针对自动驾驶测试方法中的不足,自主研发国内首个自动驾驶整车在环测试系统,用于精准模拟真实的驾驶环境及数据收集。

  据介绍,该台架能够加速研发迭代,助力代替进口测试设备,降低自动驾驶车企及第三方测试场的测试成本与测试场建设成本。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围绕自动驾驶技术、虚拟仿真测试技术、动力在环测试台架以及车联网组成的技术框架,进一步提高核心算法的效能,同时与多方展开合作,建立基于测试台架的测试标准和流程,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16: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兴通讯的5G核心专利超越高通
BU 发表于 2021-01-07 15:58:49
移动通信 190人已加入
+加入圈子
总结以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规律可以看出,1G、3G这样的奇数代,通常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因此,对于5G各国可谓是卯足了劲。

最终,一直在身后默默跟随的中国,实现了超越,实现了从跟随者到领头人的跨越,令人瞩目。

近来,德国分析机构IPLytics公布一份“2020全球5G核心专利族数据”。从榜单中看出,中国通信设备商华为领先,以15.05%的份额夺得冠军。

而中兴通讯所占份额为11.7%,超越高通的8.19%,成功跻身全球第五。可以看出,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在全球的地位十分靠前。

在华为的光芒之下,中兴通讯关注度略低,但其实中兴的实力也相当强劲,值得关注。

中兴通讯的5G核心专利超越高通

到2020年9月底时,中兴通讯在全球拿下55份5G商用订单,数量排名全球第四位。

而在2020年第三季度,中兴通讯在全球的5G通信设备市场份额为14.2%,位列全球第三位。据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所言,该季度,中兴通讯的5G基站发货量为全球第二,占据了33%的份额。

从中兴通讯的种种成就中可以看出,其实力也相当强劲,表现很是优异。

如今,中兴通讯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设备厂商,服务了全球超25%的人口,将业务送至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中兴共有消费者业务、政企业务与运营商网络三大业务,其中,运营商网络业务对中兴最为重要,支撑起公司70%以上的营收。

同时,中兴的运营商网络业务发展空间也相当庞大。仅中国而言,想要实现5G全国覆盖,需要建设5G基站将近500万座。这给中兴通讯带来的不小的机会。

2020年运营商5G无线招标中,中兴与华为拿下了86%以上的份额,远超4G时的65%。

而在全球市场中,中兴通讯更是有广阔的天地。据悉,目前全球共有46家运营商进行5G商业化,并有79家运营商已有5G商用计划。这都给中兴通讯发展的巨大机遇。

但可惜的是,美国对中国运营商频繁下手,令华为、中兴通讯等,在全球的业务受阻。前段时间,瑞典还下令禁止本国运营商采用华为、中兴设备。

可以看出,如今在中兴通讯面前的不止有机遇,更有着挑战。接下来,中兴通讯能否逆流而上,再获佳绩,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tz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7 18: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报告:北上深CBD综合发展居前三

1月5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央商务区蓝皮书: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报告(2020)》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央商务区创新发展已成为区域转换新动能、拉动经济新引擎的重要途径。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BD发展研究基地主任蒋三庚教授组织编著的《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报告(2020)》是中央商务区蓝皮书系列的第三部报告。蓝皮书以“以创新转型推动CBD发展”为主题,构建了中央商务区综合发展指数、区域辐射指数、楼宇经济指数和营商环境指数分析框架,由总报告、指数篇、专题篇和区域篇四个部分组成,共收录12份报告。


蓝皮书称,总部经济、现代金融、高端商务、现代商贸四大支柱产业体系支撑CBD抗击新冠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新兴产业服务、智能制造业服务四大引擎加快CBD经济新动能转换。营商环境、开放格局、人才集聚、公共服务四大软实力提升CBD对外竞争力。

蓝皮书指出,我国中央商务区综合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未发生改变——北京、上海、深圳CBD综合发展居前三。

蓝皮书对中央商务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态势进行科学、全面地综合评价。总体而言,我国城市CBD发展平稳,但一线城市CBD综合发展水平高于新一线城市CBD。经济发展、经济驱动、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区域辐射的共同上升推动了一线城市CBD发展。新一线城市CBD中经济发展、经济驱动分指数呈上升趋势。

各CBD城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区域辐射对所有城区的影响都非常显著。科技创新是北京朝阳CBD、深圳福田CBD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和经济驱动对上海浦东新区CBD、天津滨海新区CBD的贡献较大,社会发展对广州天河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8 07:47 , Processed in 0.05606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