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123爱是你我

[江城资讯] 武汉湖北古往今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志书载,原武昌、汉阳有数处岳庙:

南宋时的1170年,在武昌县东五里旌忠坊所建的忠烈庙早毁,址亦不详。

至明代1498年,巡按御使王恩在小东门外二里,将岳飞与汉孝子孟宗一庙同祀,并题匾额“忠孝祠”(1535年小东门因此更名忠孝门)。

1519年,布政使周季凤等恢复孟宗祠,另在城东十里将台驿旧址为岳飞建专庙,在一幅1521年的《湖广图·司志总图》上,还赫然标有“岳飞庙”的位置。

清康熙年间,岳飞20代孙岳宏誉任视楚学使,曾撰《重修武昌岳武王庙碑记》,称其庙“殿庑门楼高耸,前抵通衢,屏墙大书‘精忠报国’四字,后距高墩,左抵雷祖殿,右抵洗马池”。

1580年,巡抚李桢又在大东门内青草坡建造了一座忠烈庙。这两座岳飞庙历史上多有兴废,但最终毁于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占武昌城时。

1874年,清湖广总督李瀚章还在洪山宝通寺东道路旁新建了一座岳忠武王庙,1906年被张之洞移至山腰。从一幅1912年的地图上可知民国时期尚存。

而在汉阳,志载也曾修过几处岳庙,但今仅余一处报国庵街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飞官衙在司门口

据南宋《舆地纪胜》述,岳飞驻鄂时“置司于(鄂州)治所”。绍兴十一年,各地宣抚司取消,隶属于宣抚司的各部统制官加“御前”两字,改由**直管。原岳飞的宣抚司一摊子暂由都统制王贵负责。《舆》称王贵将“都统制司移于城东黄鹄山之麓”。由此可知,都统制置制司即前宣抚司在山之西即今司门口一带。

岳飞驻鄂后,先任制置使,衙门当为制置司。后任荆湖北路、京西南路两路宣抚使,衙门似应为“大宋荆湖北路暨京西南路宣抚司”(实际上岳飞还这不止此两职,甚至一年一变。如仅在绍兴十一年,岳飞除任上两职外,还兼任南北诸路招讨使、兼营田大使,还兼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的官衔,少保、武昌郡开国公等荣誉称号、爵位)其官衙名称确实不知怎样称呼才好。我想,即然岳飞后来被追封为鄂王,后人尊称其旧衙为鄂王府有什么不妥呢?

1985年武昌区**(今司门口广东商城所在地)在修建花坛时,曾于地下挖出四方石刻证明这里曾是岳飞所在的岳王府旧址。而今这里商铺林立,人们丝毫想见不到当年岳王府威然令金军丧胆的光景。

司门口是南宋抗金名将武昌使署岳飞的府第,因岳飞于嘉定四年被追封为鄂王,故此地便有鄂王府之名。园内的池、石、古树都是当时旧园的遗物,岳飞家小均住于此。每当岳飞率军远征,岳飞妻子李氏还常去各部将家中慰问。岳母姚氏的晚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因水土不服和患腿疾,姚氏常卧床不起,岳飞与妻子煎汤熬药亲奉左右。据岳飞嫡孙岳珂《金伦萃编》所载:“岳飞于三月二十六日丁母忧。”并记岳飞遗址遗迹34述了姚氏 1136 年七十岁时病逝于武昌,岳飞与长子岳云等“跣足扶榇”将姚氏送往江西庐山安葬的经过。岳飞的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孙辈中岳甫、岳申(岳云的子女)都生于司门口。1985 年,武昌司门口原武昌区**大院在修整花坛时,从地下挖出四方石刻,其中有一方清光绪时湖北布政使王之春撰书的《憩园记》和一方瞿廷韶的《重修憩园图记》,证实该地为憩园旧址。据两记所载,憩园兴建于宋朝,在湖北布政使署的范围之内,是岳飞屯兵武昌时的帅府后花园。因岳飞被追封为鄂王,故又称鄂王府后花园。史籍亦载,岳飞驻兵鄂州时,住所在今武昌司门口,明朝曾立“岳王府石碑”于岳飞帅府旧址。出土的实物加之史料证实了岳王府在武昌的遗迹,也见证了这位抗金名将尽忠报国的爱国热忱。岳飞正是以此地为抗金大本营,运筹帷幄,兴兵北上,“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著名史学家宋祁曾言,“《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

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

陆游慨叹到,“《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武昌“烟花三月”的美丽春天,“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作品名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品别名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年代盛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七言绝句作者李白题材赠别诗


作品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⑴
故人西辞黄鹤楼⑵,烟花三月下扬州⑶。
孤帆远影碧空尽⑷,唯见长江天际流⑸。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⑴
一为迁客去长沙⑵,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⑶。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一生至少三登黄鹤楼,有诗为凭,即他晚年遭流放后写下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忆旧游 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这是迄今所知李白最长诗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即出自此诗。这首自传体五言古风中,诗人回顾生平遭际,对黄鹤楼的情感,岂止于没有忘记: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三”,未必实指,很可能次数更多。即便仅三度登临,太白涉黄鹤楼之句已然俯拾难尽。

  传诵最广的自然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最沉郁的,是李白晚年因“附逆”遭流放,途经武昌,登黄鹤楼与友人黄钦听笛,时年57岁上下。诗人逝于61岁。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落梅花,即古曲《梅花落》,笛声随风散落,如梅花落满江城。

  武昌的梅花曾经散落房前巷尾,路角街头,是幼时寻常风景。记忆中人皆惜花,并不折枝。那时常停电,家家备有蜡烛。

  幼时冬日玩乐之一,便是和小伙伴们寻烧剩的红白蜡烛头在铁皮罐里烧融,待不甚烫而仍柔软时,以指尖顶入,取出即如梅花朵朵,粘于枯树枝上,如红梅白梅绽放,在阴寒的天气里带来一室春意。

  黄鹤楼如黄鹤飞、梅花落,翩然纷然,散入诗仙的长短句:

  有诗人身在江城时所作《江夏送友人》: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有《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

  有《江夏赠韦南陵冰》: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

  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

  且须歌舞宽离忧。

  ……

  更有诗人身在他乡,亦念念不忘时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还有《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

  开缄识远意,速此南行舟。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峨眉山月歌》: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江夏行》: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送储邕之武昌》: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
我本楚狂人2,凤歌笑孔丘3。
手持绿玉杖4,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5,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6,屏风九叠云锦张7,
影落明湖青黛光8。
金阙前开二峰长9,银河倒挂三石梁10。
香炉瀑布遥相望11,回崖沓嶂凌苍苍12。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13。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14。
黄云万里动风色15,白波九道流雪山16。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17,谢公行处苍苔没18。
早服还丹无世情19,琴心三叠道初成20。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21。
先期汗漫九垓上22,愿接卢敖游太清23。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孟浩然

浩然,襄陽人。少好節義,詩工五言。隱鹿門山,即漢龐公棲隱處也。四十游京師,諸名士間嘗集秘省聯句,浩然曰:"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眾欽服。張九齡、王維極稱道之。維待詔金鑾,一旦私邀入,商較風雅,俄報玄宗臨幸,浩然錯咢,伏匿床下,維不敢隱,因奏聞。帝喜曰:"朕素聞其人,而未見也。"詔出,再拜。帝問曰:"卿將詩來耶"對曰:"偶不齎。"即命吟近作,誦至"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之句,帝慨然曰:"卿不求仕,朕何嘗棄卿,奈何誣我!"因命放還南山。後張九齡署為従事。開元末,王昌齡游襄陽,時新病起,相見甚歡,浪情宴謔,食鮮疾動而終。古稱禰衡不遇,趙壹無祿。觀浩然磬拆謙退,才名日高,竟淪明代,終身白衣,良可悲夫!其詩文采丰茸,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近。所著三卷,今傳。王維畫浩然像於郢州,為浩然亭。鹹通中,鄭諴謂賢者名不可斥,更名曰"孟亭",今存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开始武昌已经是商业中心,极其繁华,是东南的总税关,才会有崔颢李白等来往于黄鹤楼题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夔作《探春慢》时有小序云:“予自孩幼随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溪,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臯、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探春慢》: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书·地理志》云:“汉阳府,唐沔州。”《宋史·地理志》亦载:“汉阳军,熙宁四年废为县,以汉川县为镇,属鄂州(今武昌)。元祐元年复置,绍兴五年又废为县,七年复为军。县二:汉阳、汉川。”府州军监是宋代地方政区。宋与州级相等的还有府﹑军﹑监。府﹑军﹑监如州。军有直属于路﹐与府州同级者﹐其地位与下州相埒。州府军监并不是完全同级的,军监都有两种,分别称为大军监,小军监。级别也不同,大军监和州府同级,小军监则与县同级。大军的来源一般是小军升级,或是边疆军事需要,级别不能太低。小军亦有两种,一种做为独立行政单位,属于州府,有直辖地,也管民。还有一些设在州府治所,军城设在州城内,不管民,也属小军。当时的“汉阳军”应属大军,辖汉阳、汉川两县。

据史料记载,汉川故城的建立有相当的历史时期,虽经三次迁徙,但汉川市第一个故城就建于马鞍甑山已不容置疑。马鞍甑山因山形如甑而得名。古时,甑山与位于汉阳的龟山即大别山遥相呼应,人们又称其为小别山。

据史料记载,古汉阳府(汉阳县)建在凤栖山附近,凤栖山即今汉阳凤凰山,山上摩崖石刻凿于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古汉阳府、汉阳县衙均建在显正街上。显正街是汉阳的一条古老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夔幼时就跟随父亲到任职地汉阳居住,父亲死后,十四岁的姜夔依靠姐姐,在九真山东南的山阳村度过少年、青年时光,直到成年,“中去复来几二十年”,近二十年时间,其间虽游历鄱阳、吴兴、杭州、浙东、金陵等处,但古汉阳、武昌却是常住之所。

《资治通鉴》载:夔父名噩,祖籍在饶州所辖的德兴县。绍兴三十年进士,以新喻(今新余)丞擢知湖北汉阳县。因生计和应试之便,举家迁鄱阳县入籍。九岁时,姜夔随其父到汉阳。十四岁其父病故,姜夔随姐姐住九真山附近山阳村。《浣溪沙》小序云:“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

《浣溪沙》: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从姜夔的《春日书怀四首》中印证姜夔大姊所居之地:

1

九真何苍苍,乃在清汉尾。衡茅依草木,念远独伯姊。

春来众芳滋,春去众芳萎。兄弟各天涯,啼鴂见料理。

汉江出巨鱼,风雷入驱使。安得挟我辀,西征二千里。

2

春云驿路暗,游子眇归程。永怀故山下,风雨悲柏庭。

翁仲不解语,幽鸟时时鸣。人家插垂柳,客里又清明。

3  

垂杨大别寺,春草郎官湖。家巷有石友,合并不待呼。

瘦藤倚花树,花片藉玉壶。老郑谈绝妙,辛杨句敷腴。

平生子姚子,貌古心甚儒。时邀野僧语,间与琴工俱。

酒阑兴未了,左转城南隅。大江围楚碧,烟水入元虚。

流落不自恨,惟嗟故人疏。一月三见梦,梦中相与娱。

日日潮风起,怅望武昌鱼。

4

武昌十万家,落日紫烟低。亭亭头陀塔,高处白鸟栖。

白鸟忽飞去,春山空四围。南楼有佳人,再召且再辞。

闭门课文事,撄物深天机。斯人不可致,白鸟会来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夔有一首《清波引》,序云:“予久客古沔,沧浪之烟雨,鹦鹉之草树,头陀、黄鹤之伟观,郎官、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赏。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清波引》: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1 20:11 , Processed in 0.03611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