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19 14: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高等教育是公共资源,是郭嘉力量发展的,单个城市靠自己很难发展高等教育。你看教育中心的几个大城市,他们的大学无不是省属部属单位,背后站着的是上级财政。郭嘉分配你有,你就有,不分配给你,你就没有,普通地级市一般就只能分到一所公办本科,而大部分大学,都会被郭嘉部署在省会城市,这个情况是无解的。
苏州自己搞高等教育,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一方面尽量争取上面对苏州的支持,让上面对苏州公平一些,苏州的财政贡献最大,多分配些高教资源,另一方面自己引进的话,也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第一是避开那些出工不出力,拿了好处还摸鱼的学校,第二就是要选择和苏州产业匹配度高的专业进行引进,比如电子、机械、纳米材料、ai等专业,而对新闻学、文学之类的专业和学校要避而远之。
最后就是,即使我们高等教育起不来,但我们做好产业发展,引进好的企业,其他地方的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也是有机会被我们吸引过来的嘛,人是活的,是移动的,大部分大学生读大学本来就是背井离乡的,工作后再换一座城市也很正常,苏州宣传部门也可以做好城市的形象宣传,配合人才引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