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izan1986

[城建] 株洲轨道交通一号线确定采用跨坐式单轨(工期两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6 21:1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最后还是会是地铁,修轻轨估计会更辛苦。道路都太窄了,不可能一路推过去。而且这次省里面说株洲是地铁。反正株洲的规划一向比翻书还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7 11: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轻轨建议很务实,BRT就是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14: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眼光要长远   直接上地铁       链接长沙  湘潭。。

钱这个东西  去问银行借   反正中国发展快的 都是欠银行一屁股债。。 也没见那边的人饿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19: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yinjun5201 发表于 2016-12-18 14:52
眼光要长远   直接上地铁       链接长沙  湘潭。。

钱这个东西  去问银行借   反正中国发展快的 都是欠 ...

估计很难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21: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眼光要长远   直接上地铁       链接长沙  湘潭。。

钱这个东西  去问银行借   反正中国发展快的 都是欠银行一屁股债。。 也没见那边的人饿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21: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在人为!既然省里都已经规划了,就应该有勇气照此标准高起点执行。再说,长沙可以搞,株洲也完全可以比照着搞,长株潭融城嘛,为什么前怕狼后怕虎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8 21: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修地铁,不仅仅是到时道路难以与长沙对接,更惨的是:省里给你机会,你不把握,融城之事势必无限期延后。毕竟,相比而言,长沙老大更不愿意靠近株潭!或者说,谁更有魄力为株潭奠定起与长沙的一体化大局,谁就更会功在千秋彪炳史册。就像株洲刚建市时一样,能够顶着苏联鸟砖家的压力,把建设路修得这么宽,可见第一届市政府领导是多么得有眼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7 08: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yinjun5201 发表于 2016-12-18 14:52
眼光要长远   直接上地铁       链接长沙  湘潭。。

钱这个东西  去问银行借   反正中国发展快的 都是欠 ...

你想到有点多,发改委不会批的 ,而且银行也不会借钱,地铁本来就是亏本的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7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320 发表于 2016-12-18 21:49
不修地铁,不仅仅是到时道路难以与长沙对接,更惨的是:省里给你机会,你不把握,融城之事势必无限期延后。 ...

盯着苏联压力,此话怎讲,能否说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17: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a693710 发表于 2016-12-27 12:05
盯着苏联压力,此话怎讲,能否说一说

据前几年的《株洲日报》报道,解放初株洲准备建市的时候,苏联“专家”的意见是:城市人口不能超过10万,建设路只有后来实际建设宽度的一半不到。当时的株洲还是县级市,但吴占魁等领导人远见卓识,坚决不同意苏联人的意见,甚至放话:如果只建一个10万人口的城市,那就别建了!正因为有了当初的这些创业者的胆略,才奠定了今日株洲的大框架。虽然建设路的建成,领导们在当时还挨了省里的批评,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株洲市最初的领导们是正确的,是敢于担当的,是无愧于子孙后代的,是功绩永彪史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0 16:2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株洲实际情况来看,城市道路系统先天不足,新华路和建设路几乎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唯一主通道,而开辟新的平行道路几无可能,其难度不亚于修一条地铁。另外,株洲中心城区道路非常狭窄,显然也承载不了高架轨道。解决方案只有一条,上架下挖,即采用长沙万家丽模式,上面高架,中地面交通,下面地铁。否则修一条高架轨道,占去两个车道,更加得不偿失。再者修地铁占道也是株洲无法承受的,只有先架设高架分流后,地铁才能实质动工。从长株潭一体化角度看,采用地下铁,也更有利于对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22: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远来看,还是地下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1: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株洲地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21: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株洲轨道交通1号线走向基本敲定 放弃地铁、选择跨座式单轨



尽管株洲轨道交通1号线走向基本敲定,但线路采用何种轨道交通制式,却是一个更须谨慎研究的决策。

冯爱军指出,轨道交通系统具备多层次属性,各个城市可根据自身地貌及人口分布等特征,选取适用性最强的轨交形式,使之与城市和产业协同发展。

部分专家认为,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大规模修建地铁不现实。地铁运量大、效率高,但投资大、后期运营费用高,建设周期长。保守估算,建设成本6到10亿元每公里,年运营成本1300万元到1700万元每公里。

在一份由中车株机主导的《株洲跨坐式单轨示范线方案》中,中车株机也不主张株洲轨道交通采用地铁制式。其认为,地铁制式运量大(3万人到6万人每小时),株洲客流还无法达到这一规模,因此近期实施难度大。

市规划部门和中车株机方面均认为,跨坐式单轨运量满足株洲的实际需求,线路适应性好、建设周期短,建设成本低,且审批流程相对地铁简单,综合下来,性价比较高,建议株洲大运量轨道交通中心城区采用跨座式单轨。

据知情人士透露,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在多个国家均有应用,我国长客股份、浦镇公司、四方股份、比亚迪等国内企业都已纷纷瞄准该市场。中车株机也已看到此种趋势,现正在研发跨坐式单轨,样车或将在年内下线。

轨道交通线如何利好株洲?

交通引领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线的建设,让沿线片区迎来开发机遇。长沙轨道交通建设就是一个例子。该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遵循“老城区,车跟人走;新城区,人跟车走”原则。星沙开元大道、梅溪湖、洋湖等片区,原本为城区边沿地带,因地铁建设利好,如今都成了开发商争抢的热土。

据城建业内观点,从香港新市镇建设经验来看,轨道交通线可把每个片区快捷化连接,进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市品位提升。株洲处于我省人口流入的重点区域——长株潭地区,建成轨道交通线,无疑将增强吸聚力,扩大建成区规模,进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在稳增长仍需投资主打的国内经济形势下,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势必能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发力点。株洲主城区建设轨道交通线,相关专家作出利好解读:轨道交通产业示范效应不可小觑,有助于形成新一轮产业拉动。

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介绍,当前我市正在加紧确定轨道交通1号线制式。该轨道线规划经过株洲站,我市计划利用株洲站改造契机,同步完成轨道交通1号线跨铁路通道的建设。“如果确定实施跨座式单轨的话,工期不会很长,我们希望能在2020年前建成投用。”张勇透露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2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拟率先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

株洲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几年前就已启动。2014年出炉的《株洲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给出了4条规划线路的最初版本。线网规划后续又经过几次调整。去年12月召开的轨道交通项目讨论会,给出了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最新版本。

新版规划对上版轨道线网方案进行了优化。线网呈中心放射形态,规划线路4条,线路总里程138.4公里,设计车站130座,其中换乘站12座。线网还分别预留了2条与长沙和湘潭轨道交通衔接的城际快线通道。

根据上述讨论会部署,株洲将率先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及其支线。1号线主要经由炎帝大道—栗雨南路—衡山路—昆仑山路—泰山路—天台路—车站路—新华路—荷塘大道,初步规划主线长22.1公里,设站24个;1号线支线为向阳广场至城铁田心东站,线路长6.5公里,设站6座。

株洲轨道交通1号线,串联了株洲西站和株洲站两个客运枢纽,并与长株潭城际铁路相连,可加强主城区与金山新城、武广新城、轨道交通城间的联系;另外,线路西端终点株洲西站预留与湘潭轨道交通线衔接接口,东端(1号线支线)则预留对接长沙轨道7号线。规划业内人士就此分析指出,该线路走向体现出“域内便捷、域外连通”的设计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6:29 , Processed in 0.04461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