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9 18: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会,千年古郡,底蕴深厚。如何利用丰富的历史以及现实资源从“失落的水陆联运门户”重新崛起?江门市市长邓伟根自履新江门之时一直思考至今。
经过近九个月的思索,近日,邓伟根就会城发展抛出“一轴三心”、借助江门水道打造“蓬江会”同城共融等重要构想。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人士探讨踊跃。例如将小鸟天堂扩至万亩,叫板西溪湿地的设想,更是在“@樵山潮人”微博中掀起讨论热潮;特别是其“小鸟天堂如此有名,为何弃之不用?”之问,更引来一片讨论……
9个月思索 初构会城“一轴三心”格局
事实上,一直以来,邓伟根都在谋划新会会城“城局”。邓伟根提出“蓬江会”三部曲,包括蓬江“33墟街”,江海“工业遗城”,以及新会古城“冈州筑城”的设想,并指出冈州筑城的关键在“文”。随着调研深入,通过对“蓬江会”水脉、文脉、人脉逐一梳理,初步形成了以北面圭峰山为“绿心”、会城城区学宫为“文心”、南端小鸟天堂为“绿心”、以启超大道为轴的会城“一轴三心”格局。
“快九个月了,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新会的思考,尤其会城及银洲湖新城,听了不少故事,查阅不少资料,经数月调研梳理出一些脉络,并把这些不成熟不完整的思路抛出来……”近日,“樵山潮人”将构想见诸微博、微信,坚信“智慧在民间”,“会有另一收获”;其在“重识新会”中,将新会定位为“千年古郡、冈州今古、珠西枢纽、美丽湖湾”,并将江门水道作为连通“蓬江会”又一条“主轴”,将其上升为“蓬江会”“同城共融的关键枢纽”。陆上交通方面,其指出,打造江门综合交通枢纽(珠西枢纽),将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广珠铁路、广珠城轨、江恩城际等多条轨道交通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江门大道汇总,使新会从“失落的水陆联运门户”到西进“咽喉”位置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
大构想 重挖会城河,蓬新水“会”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会城河东西贯通新会城区,直接连接现在的江门水道和潭江。据记载,会城河是由明成化年间的知县陶鲁开凿,环绕半个会城,旧称城壕。明清时期,会城河曾是五邑地区重要的运输河道,它将西江、潭江、银洲湖和南海贯穿起来。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会城河依旧是本地居民运送特产往各地销售的要道,最高峰时沿河两岸有数百家商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生活和工业污染日益加重,致使会城河不断淤塞,河水变黑发臭并逐渐失去通航能力,后来被覆盖,改建成了一条六车道的冈州大道(主要指现在的冈州大道中),江门水道与潭江的直接连接通道由此也被打断。
“能开新会城河接蓬江否?与江门河并行贯穿会城通银洲湖。”“@樵山潮人”微博认为,“若能开挖新会城河贯通新旧城,与江门水道相通,蓬新水‘会’。”
从空间上来看,江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蓬江、江海、新会,并在双水、三江镇汇入潭江。而原会城河贯穿会城城区,直接连接现有的江门水道及潭江,如果重新打通会城河,借助会城河将可直接深入会城新旧城腹地,在排污、排涝方面或有深远意义,也利于蓬江新会两区再通过水路直接“交会”,蓬新水“会”,促进同城共融。
打造万亩“小鸟天堂”
新会“小鸟天堂”因大文豪巴金一篇《鸟的天堂》而闻名遐迩,可谓家喻户晓:其位于新会天马村天马河河心沙洲上,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鸟树相依,形成一道景观。然而,今天的新会“小鸟天堂”景点有些盛名难副,甚至很多本地市民都不再考虑去“小鸟天堂”。
“……我们有声名远播的小鸟天堂,难道手握着这些而碌碌无为吗?”“@樵山潮人”提出了思考。
如何利用好“小鸟天堂”这块金字招牌,邓伟根提出构想,将“小鸟天堂”扩至万亩,打造大“小鸟天堂”风景区。“小鸟天堂不只是天马村独享,她需要会城以湿地形式加以保护,加上外海一片农田保护,江门水道一河两岸,相信也不亚于‘西溪湿地’吧,大‘小鸟天堂’不只是会城的事,银洲湖的事,更是‘蓬江新’一家人的事呀。”其在微博中如是说。
根据构想,万亩“小鸟天堂”或以目前“小鸟天堂”为核心,利用该区域水网密布的特点,把周边的旅游资源统一整合,以“小鸟天堂”作为品牌,打造一个万亩的湿地公园,成为“会城之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