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11 09: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共舱理念,实现管线集约建设运维共享
10月29日,记者来到中建八局雄安站枢纽片区综合管廊一标段项目施工现场时,摊铺机、压路机、铲车等机械车辆忙个不停,2000多名工人正进行路基土方回填、回填土翻晒、压实等作业。
该标段全长8.56公里的综合管廊已全线封顶。记者跟随中建八局一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时晓晨,来到负一层的物流廊道,通道内十分宽敞,最宽处可容纳6台大货车并排行驶。
“预留的通道是未来新区物流运输通道,可满足物流车、无人驾驶车等物流货运通行需求。整个物流通道的宽度在14.4米,高度7.8米,它就相当于一个双向的四车道。”时晓晨说,雄安站枢纽片区综合管廊是新区在建最大规模地下管廊,最大开挖深度22.5米,相当于7层住宅楼的高度。
管廊采用三层四舱结构,最上面是物流通道层,中间是人员疏散和通风设备安装的夹层,最下面是四个不同功能的管线舱,满足未来城市能源、电力、通信、供水的传输需求。
雄安集团基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传统综合管廊存在不少问题,舱室独立设置,采用混凝土墙进行硬隔离,不能充分利用舱室空间,且每个舱室的照明、监控报警等附属设施无法共享,造成设备系统工程量成倍增加。
“创新共舱理念,实现管线集约、运维共享。”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借鉴国外地下管廊建设经验,雄安新区综合技术安全、质量保障等因素,破解传统管廊独立舱室数量多、运维成本高等难题,将综合管廊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电力电缆、通信光缆、燃气次高压及中压管道等,整合成燃气舱、能源舱、高压电力舱和综合舱。
同时,各终端管线采用统筹敷设原则,共用路由、检修井,全路网敷设,打破各种管线单独建设带来的地下空间资源浪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