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4-7 15: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恢复西南铁路中心枢纽的战略战术
历史上因为黔桂、川黔、贵昆、湘黔四条铁路在贵阳形成十字交叉,贵阳成了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的中心枢纽。但是,由于这四条铁路在修建时间,受我国生产力水平特别是资金、技术、建筑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建设标准都很低,运行速度和效率不高,与我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第一个突破这个格局的就是渝怀铁路。渝怀铁路可行性方案中讲了四条,第一条就是重庆和四川是西部的经济发达地区,而这两个地区不论从湖北往北,还是从贵阳往南,铁路的标准都很低,几万平方公里之内没有一条好路,必须想一个办法,从重庆修一条铁路到怀化。2007年4月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由成都、重庆开往华东、广东方向的12趟列车不再走川黔线,而是经由通行速度更快、线路更短的渝怀铁路,“甩开”贵州大片地区,不再经过遵义、贵阳等地。“历史曾经拥有的辉煌必须不断地继续追求和重新争取,不然将不属我们所有。”
(一)贵广立项、开工建设不单要好,更需要快
贵广铁路在预可研究时是按250公里/小时的客运、120公里/小时的货运,客货共线开始工作的。但经过各个方面比较论证之后还是以200公里/小时作为速度目标值上报。
贵州向国家提出修贵广铁路时“十一五”计划已执行过了8个月,在我们国家,这么大的工程首先是要列入五年计划才有后续工作可做,按常规“十一五”计划没列入,列入“十二五”计划那是5年后的事,国家已经这样关照我们“补充”列入“十一五”计划,这就鼓舞我们一鼓作气完成所有的前期工作实现工程开工。
当时全国的形势、舆论、理论可行性不准许贵州修30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铁。250公里/小时客运兼120公里/小时货运是当时可行性的“极限”提法。倒不是可行性研究报告里面说的“250km/h方案工程投资最大(较200km/h,预留250km/h方案多9.3亿),虽可以进一步缩短本线旅行时间,但对客流影响不明显、经济效益差、初期工程投入得不到很好利用。”很关键的问题是250公里/小时的客运和120公里/小时的货运共线的运行没有把握,当时的情况是:250公里/小时方案客货共线运营,虽在胶济线进行过类似试验,也准备在第六次大提速中部分线路少量地段将付诸实施,便目前(当时)没有相应设计规范,也无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新建长大干线一次实施250公里/小时客货共线运营方案的系统匹配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与相关路网速度目标值也不匹配,因此,只能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250公里/小时方案。
(二)抢占西南铁路中心枢纽的制高点
贵阳是我国传统西南地区的几何中心,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很多城市的铁路到华南都会把广州作为目的地,只要贵阳至广州的铁路标准够高,贵阳就会成为西南铁路中心枢纽。所谓标准够高是指线路要直(两点距离最短),速度要快。线路要直贵广开工前已基本解决。速度要快,虽然预留了一个250公里/小时,但贵广的潜在威胁并没有消除,这是因为中国的高铁还会一步步提速,一旦开到350公里/小时成常态,贵广本身就不适用而更大的威胁也就产生。当初川黔铁路标准低修渝怀铁路,贵广标准低了也还可以从重庆拉直线到衡阳再修一条比贵广标准更高的客运专线,贵阳丧失西南铁路中心枢纽的历史会再次重演。贵广铁路的高速度目标值成为抢占西南铁路中心枢纽的制高点。
为什么要把客货共线的贵广铁路变客专?不变客专贵广客货共线留下的一些不足无法解决。原来预留了250公里/小时,桥梁结构类型、隧道净空面积都留了余地,但适应速度更快的无砟轨道,正线线间距按照原来客货共线的方案无法解决,只能把货运拿下来。
货运从贵广拿下来之后不会影响贵州到珠三角的货物流通。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已在考虑贵阳至柳州之间再修复线。过柳州之后就是一直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的柳肇铁路,黔桂-柳肇-广州这一条线和贵广组成一把弓,贵广是这把弓的弦,直一点而已,黔桂跑货运最合适不过。据说最近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了新建柳州至梧州铁路线,线路起自柳州经象州县、南平县至梧州南站,与南广相接,新建正线全长233公里,速度目标值160公里/小时。与2004年版中长期路网相比,实际是现在的南广铁路梧州至肇庆西和原来规划的柳肇路梧州至肇庆段共线。
若干年后,全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将联网成为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将改变全国原有城市的已有版图,哪个城市进入这个系统,和其他城市的联系就快捷、频繁,和整个城市大家庭一同进步就快,哪个城市没有进入这个系统,慢慢就会相对落后。城市进步快慢会和这座城市拥有高铁的数量和速度目标值呈正相关。
(三)贵广开工之后,当务之急是开工长(沙)昆(明)铁路
等大家明白高铁的作用之后,哪座城市都会考虑尽快将自己和周边的城市连接起来。中国目前这种管理体制,只要他们双方情愿,事情就有办成的可能,云桂铁路就是典型的例子。南昆铁路本来是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云南、广西说好了,从昆明拉直,甩开贵州接南宁,根本不用和贵州商量就开工了。在这样的体制下,贵阳先和周边什么城市相连就大有学问,关系到区域的线网布局。
2004年的《中长期路网规划》中的客运专线的“四横”有一“横”是杭州到长沙,既然广州已经有高铁到贵阳,并且今后随着兰渝铁路、成渝快速通道的建设及川黔铁路的改造,西部地区将形成西北起于兰州、东南止于广州的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考虑成“网”,把杭长客专延伸到贵阳是合情合理的。贵州人并没有单方面找湖南人一起修长贵客专而是把准备好的材料送给云南人希望一起来修长昆。尽管一开始云南人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他们到珠三角应该是走新建的云桂铁路,到长三角、北上北京应该是再建渝昆铁路或者是成昆铁路,不管怎样说重庆、成都比贵阳风光得多,走贵阳没有什么吸引力。虽没多大的兴趣但也没有什么阻力,贵州人的努力变成了国家层面的“概念”。2008年7月1日至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有各省区市有关同志参加的调整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会议,长(沙)昆(明)客专纳入2008年版国家中长期线网规划。
长昆前期工作的难题是如何使沪昆全线都按350公里/ 小时速度目标值建设,以免将来形成全国主要高铁网(“四纵四横”)的“短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文件(咨交通〔2009〕692号,胡希捷签发)《关于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项目(建议书)的咨询评估报告》,“关于速度目标值”的评估结论是这样的:《预可研报告》考虑了本线与其它交通方式之间的合理定位分析,结合本线客运以长途路线客流为主的特点,对250、300、350公里/小时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了研究比选(见表6〔略〕),与350公里/小时方案相比,250、300公里/小时方案的静态投资分别减少4.2%、1.1%,故推荐350公里/小时方案。 评估认为:1、长昆客专虽与杭长客专其同构成《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杭州——南昌——长沙——贵州——昆明客运专线“,在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考虑动车组在350公里/小时运行时能耗及污染指标大大增高且舒适度大大降低,在国际上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我国仅有少数在建客专采用350公里/小时速度标准建设,国内目前尚无350公里/小时长大铁路干线运营、管理的实践,同步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客运专线有一定风险。2、考虑与杭长客专相比,长昆客专客流量相对较小,特别是贵昆段客流密度近、远期分别仅为1820、2300万人,杭长、长贵、贵昆段远期客流密度比值约为3:2:1,本线按开通运营200公里/小时标准进行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本线的技术、建设和运营风险,且站后设备的国产化率可大幅度提高,从而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待客运专线网络化运输组织模式基本确立后,根据需要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提速的时机。因此,本着慎重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评估认为,本线速度目标值宜采取初期开通按200公里/小时标准建设、有关基础设施标准适当预留的方案,建议在可研阶段进一步论证确定。
为什么贵广之后不是迅速联通重庆或者成都尽快形成南北大通道,而是先考虑构筑东西走向的大动脉?这是充分发挥重庆、成都的积极性。处于贵州以北的这两个号称西南最大的大城市,或许他们不想到贵阳但他们肯定想到广州,一旦贵广、长昆两条铁路在贵阳交汇,贵阳在西南铁路网中的位置已无可代替,并且贵阳已有一条又直又快的客专到广州,和贵阳经度大抵相似处于贵阳以北的城市要到广州只能和贵阳相连。处于贵阳以北的西南最大的两座大城市,在贵广、长昆贵阳相会之后如果他们不想和贵阳连接,人们会怀疑他们是西南的城市还是西北的城市。正是如此,贵州人并不在乎渝黔、成贵什么时候动工,而长昆客专于2010年3月26日开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