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11 15: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年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016.3亿元
春华秋实,满庭芬芳。习习金风中,已完成场地平整的三一智能制造及金属材料数字化加工贸易中心项目,宛如一张刚铺开的巨幅画纸,将于本月底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以100亿元总投资,撬动综合产值2000亿元,预计到明年10月,一个新的城市增长极将在株洲城东崛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须奋蹄。抓项目、促发展,才能在新征程中蓄积新动能。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招商,招好商,一张张重点项目“规划图”,在机械轰鸣声中,逐渐变成了“施工图”“生产图”,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聚合“强磁场”——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经不起风雨。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近年来,我市瞄准前沿、引领变革、替代传统,可以推广或者实现替代的新技术,推动“株洲制造”大步迈向“株洲智造”。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产品创新项目,聚焦解决“卡脖子”环节,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融入创新基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项目加速推进:
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发的车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立方新能源将首次实现行业内长寿命高安全型钠/锂离子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指标全国领先;火炬安泰ITO靶材的研发技术国际领先,突破了国内技术瓶颈……
同时,我市还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创新突破;围绕补齐产业链短板,增强产业链控制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高端新产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个创新驱动的“强磁场”在株洲聚合,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016.3亿元,增长8.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7.2亿元,增长8.2%,增幅排名全省第一。
打好“逆风球”——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竞技赛场上,登顶折桂,打好“逆风球”是必备技能。今年,我市在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战场上,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先后高效举行了3次“看学议”活动、3次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以及各产业链推进大会、全市重大项目融资推介、全市项目储备开发项目培训会等系列主题活动,掀起“抢机遇、抓项目、稳投资”的热潮。
围绕省重大产业项目、省重点项目、总投资5亿元以上大项目抓重点、控节点、疏堵点、破难点,突出抓好一批投资体量大、发展潜力足、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建设。
总投资近50亿元的万达广场项目,将建设成为集美食、休闲、娱乐、教育、文化、运动、服务于一体的多体验商业广场,将确保今年完成项目主体封顶;总投资约40亿元的湖南数据湖产业园项目,将建设光磁一体200PB存储示范湖、1500PB存储及200台云计算节点数据湖,一期数据中心楼预计12月底试运行;总投资约30亿元的中关村信息谷,拟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中心、集成电路成套装备国产化集成及验证平台和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即将启动建设……
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慢不得,重点项目 “踩油门”“加速跑”。1至7月,我市开竣工重点项目292个,完成投资705.7亿元,同比上升19.9个百分点。在重点项目投资牵引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8个和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