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BU_David

[文物保护] 「淮军公所」淮军昭忠祠暨公所丨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丨中国古戏楼博物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2 14: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开放,一定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3 08:0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定的宝贵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13: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淮军公所大戏楼【中国戏楼博物馆】筹建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13: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光 发表于 2021-12-5 13:04
淮军公所大戏楼【中国戏楼博物馆】筹建中

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9: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光 发表于 2021-12-5 13:04
淮军公所大戏楼【中国戏楼博物馆】筹建中


保定是文化名城,也是戏曲之乡,戏曲爱好者多如过江之鲫,确实应该有一个别具特色的戏曲博物馆或戏曲公园,这也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经营城市就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集思广益把淮军公所建成保定乃至河北的重要文化殿堂。起码要向北京的湖广会馆和老舍茶馆看齐,做成传统文化的小剧场圣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0: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真不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0: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月衡在听取了河北大学团队汇报的《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后指出,建设“博物馆之城”要积极学习借鉴苏州、成都、西安等地先进经验,围绕“百馆之城 品质保定”定位,突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保定主城区为“一核”;突出与《保定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四个板块”结合,打造“四区”;突出文化引领,打造“三带”—“一号风景道博物馆群带”、“红色旅游线路博物馆群带”和“长城文化博物馆群带”。同时要以特色文化为主导,不能只盯数量,适当提高博物馆增量建设,注重存量提质优化,做精做优现有博物馆。

王月衡在听取了北京华翰团队汇报的《中国戏楼博物馆项目策划方案》后指出,规划建设中国戏楼博物馆是对淮军公所的活化利用,要深入挖掘,通过技术手段展示全国知名戏楼,为馆内展陈提供充分支撑;要深度融合,将戏楼与戏曲紧密融合到一起,为游览观众提供艺术享受;要深植业态,发挥好区域内空间价值,为高端受众提供全面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0: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戏楼博物馆,太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09: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跑焦船长丶 发表于 2021-12-6 10:52
中国戏楼博物馆,太棒了!

名字很大气,以后滨河公园的戏迷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家了,保定的戏曲爱好者以后自己录视频上CCTV-11也有了一个理想的拍摄背景了。山西和南方古戏楼很多,但不一定适合做现代城市演出场所,希望保定能走出一条城市戏曲建设的成功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8 2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21-12-7 09:22
名字很大气,以后滨河公园的戏迷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家了,保定的戏曲爱好者以后自己录视频上CCTV-11也有 ...

山西和南方露天戏台比较多。室内的大戏楼全国真的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8 23: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21-12-6 09:51
保定是文化名城,也是戏曲之乡,戏曲爱好者多如过江之鲫,确实应该有一个别具特色的戏曲博物馆或戏曲公 ...

“过江之鲫”可还行?!大家也就图个乐,票友可能大部分人比不上,但比起打麻将啥的肯定还是算有追求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1: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arsenal1003 发表于 2021-12-8 23:42
“过江之鲫”可还行?!大家也就图个乐,票友可能大部分人比不上,但比起打麻将啥的肯定还是算有追求的啊

您可能不太看戏曲频道,保定在全国都很知名的。当年的央视戏曲晚会伴舞伴唱也多次由市戏校学生担当,票友大赛参与者和获奖者也很多。不过滨河公园离学校有点近,环境也嘈杂,还是在自己的票房活动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4: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河水清水塘 发表于 2021-12-9 11:32
您可能不太看戏曲频道,保定在全国都很知名的。当年的央视戏曲晚会伴舞伴唱也多次由市戏校学生担当,票友 ...

估计前面那位坛友想纠正的是 过江之鲫 这个词的贬义。以下摘自《咬文嚼字》1997年第9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4: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行云1234 发表于 2021-12-9 14:05
估计前面那位坛友想纠正的是 过江之鲫 这个词的贬义。以下摘自《咬文嚼字》1997年第9期。

谢谢,写出来就意识到了,本来潜意识想的是多如牛毛,觉得不恭敬,就想到了过江之鲫,还是觉得不合适,不过觉得这个词很有画面感,很生动,既然东晋衣冠南渡时都用了这个意像,总不能说王导谢安(先人)能用大妈大叔们就不能用吧。况且词语的褒贬色彩是不断变化的,“奇葩”这个词当年是褒义,现在是贬义了。很喜欢你写的文字(以晋察冀之名),欢迎以后多多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14:02 , Processed in 0.05908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