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5-28 2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好故事 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人民群众享受文物保护成果,是文物工作最大的政治。要努力为人民群众建设精神文化家园,打造红色、智慧、经典、群众“四个博物馆”,推动太原文化文明强市建设。
在传承上做文章,打造红色博物馆。
以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为主线,积极构建革命文化精神谱系,对全市60处革命文物实施依法保护。整合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太原工程队旧址等红色资源,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重要节庆等,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主题展览,为红色文物注入可持续的生命活力,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在科技上做文章,打造智慧博物馆。
加大文物数字化保护力度,力争3至5年内实现国保单位数字化全覆盖;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开展太原市博物馆、山西府衙博物馆、太山龙泉寺等的数字博物馆建设,升级晋祠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为支撑,整合建设太原“文物+科技”数据平台,打造智能、智创、智享的智慧博物馆。
在传统上做文章,打造经典博物馆。
进一步梳理太原历史文化总体脉络,全面开放太原市博物馆。加快北齐壁画博物馆建设,打造全国首座墓葬壁画专题遗址类博物馆。进一步优化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布局,逐步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网络矩阵。发挥博物馆资政育人、以文化人作用,开展互动课堂、教育实践等活动,让传统博物馆焕发青春光彩。
在民生上做文章,打造群众博物馆。
要坚持文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依托山西府衙、拱极门、文殊寺、关帝庙等富含太原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古遗存,布局开放普光寺、圆通寺、亨升久等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将分散在城市社区的府城文物,打造成群众身边博物馆和百姓城市会客厅,提升晋阳文化厚度,增添城市形象靓度,留住太原记忆温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