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12 15: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gj1968cz 于 2017-7-12 15:17 编辑
1、金坛方言是吴语毗陵片,所谓“半吴半刚”是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淮语是外来语。
2、隋朝时设立的润州是晋陵郡故地,镇江府是1113年宋代(宋徽宗政和三年)才有的。古常州的前身毗陵郡、晋陵郡包含现镇江地区,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现镇江地区是古常州分出去的,就像现在的无锡地区是古常州分出去的一样。
金坛属于常州,完全可以说是回归,尽管时代相隔远了一些。
看看地图,金坛与多少区、县接壤,发展好了,是个聚宝盆。
1、金坛晋系延陵县金山乡。现常州有延陵路、丹阳有延陵镇、江阴也有延陵路,为什么都有“延陵”这个标志?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延陵故地,延陵是季札封地,是常州最老的古称,季札是公认的常州人文始祖。当然,不同时期延陵的范围不同,但......现今丹阳有季子庙,江阴有季子墓和季子祠,说明什么问题?
2、古常州的前身毗陵郡、晋陵郡包含现镇江地区,隋朝时设立的润州是晋陵郡故地,镇江府是1113年宋代(宋徽宗政和三年)才有的。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现镇江地区是古常州分出去的,就像现在的无锡地区是古常州分出去的一样。
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撤毗陵典农校尉改置毗陵郡,辖丹徒、曲阿、武进、毗陵、延陵、暨阳、无锡7县。
晋惠帝永兴元年(304),为避东海王世子毗讳,改毗陵郡为晋陵郡,仍领7县,其中,毗陵县改名晋陵县。
南朝宋武帝时,晋陵郡领晋陵、延陵、无锡、南沙(常熟)、曲阿(丹阳)、暨阳(江阴)6县。后海阳(大概是侨县)、丹徒、武进并入,领县增至9个,这是常郡历史上区域范围最大时期。
3、1949年4月24日,金坛解放,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不久改属常州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