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7 22: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擦亮5A金字招牌 谋划全域旅游发展
2017年03月06日13:44 来源:贵州日报
3月3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正式揭牌,也揭开了全域旅游新篇章。青岩古镇创建5A级成功,是贵州山地公园省发展大旅游决策取得的成果,是贵阳市打造集散旅游母港的点睛之作,更是花溪区建设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的重大突破。
5A是个新起点,花溪区旅游业发展如何乘势而上?未来的贵阳市旅游产业又当如何布局?这成为决策者们共同的思考。在3月3日举行的青岩古镇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暨总结大会上,我们来听听决策者们是如何说的?
继续提升 擦亮5A金字招牌
“青岩古镇成功创建5A填补了贵阳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空白,是贵阳旅游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贵阳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开了个好头。5A是荣耀,也是鞭策与压力。我们要保持好这份荣耀,并发挥好5A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的作用,助推贵阳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创建,推动贵阳市旅游经济发展。”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新说。
“5A”是全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荣誉,代表了世界级旅游品质和中国旅游精品景区的标杆。较4A级旅游景区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强调以人为本。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分细则》,八大项、277个分项,1000分,从景区旅游交通改善到游览安全,从经营管理到景区卫生,从游客满意率到环境保护,这些“积分点”都是青岩创建5A的重要任务。可以说,“创5A”不仅改善了青岩古镇原有综合环境,提高了青岩古镇的管理能力,重塑了贵阳城市品牌形象,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广大市民对青岩古镇5A创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青岩不仅在创5A的工作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更使青岩古镇基础配套、城乡综合面貌,发展业态发生了巨大变化。4年来,在省旅发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相关部门、花溪区的共同努力下,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终于成功创建,实属不易。
创牌难、守牌更难,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是“终身制”。“‘后5A时代’的各项工作是我正在思考的问题,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国家旅游局对5A级旅游景区动态管理的认识,不断强化管理、提升服务,擦亮我们的5A金字招牌。”贵阳市政府副市长王玉祥表示,青岩古镇晋级5A是一个起点,要以游客服务为本,强化景区服务的人性化和细节化,挖掘青岩古镇文化内涵,强化景区个性品牌,完善景区设施,以更高更严的要求,推动景区转型升级的全新跨越式发展。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牌子是金灿灿的,但也是沉甸甸的。对我们来讲,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对于5A的创建成功,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袁云龙有深远的考虑。青岩古镇创“5A”成功,改写了贵阳没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历史,是有力提升贵阳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也是贵阳市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崭新开始。在珍惜这份荣誉的同时,巩固创建成果,不断提升青岩古镇旅游品质,不断提升青岩古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贵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的创建和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省旅游发展委副主任牟勇表示,5A景区既是一个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按照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将进一步加强对A级旅游景区的动态监管,实行有进有出、有奖有罚,针对旅游景区的暗访复核力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为此,青岩古镇景区要充分发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做旅游业改革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锋、旅游综合服务的模范。
山地公园省贵州,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我省“100个景区”的重点打造,旅游景区软硬件水平明显提升,涌现黄果树国家湿地公园、毕节百里杜鹃、荔波樟江等一大批精品景区。但是,与此同时,一些景区的建设和质量水平,与游客日益高品质、多元化的需求相比,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任务相比,还存在差距。在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新趋势下,景区质量提升刻不容缓,所有A级景区都应认真思考,如何擦亮自己的“金字招牌”。此外,要彻底打破景区单打独斗、景区内外两重天的局面,将景区及周边地方建设成功能上相互补充、空间上协调统一、业态上丰富多样的有机整体,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行区和新增长极。
舞活龙头 让周边美丽乡村串珠成链
“以青岩古镇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引领,花溪区将与时俱进审视旅游资源价值,大手笔谋划、高水平建设,注重把周边分散的景点和美丽的乡村串联成璀璨的项链,精心打造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努力舞起贵阳市旅游的龙头。”花溪区旅游局局长危大勇说。
随着创5A的推进,青岩古镇“村村寨寨成景区,人人个个做旅游”的乡村旅游蓝图,正在成为现实版,带动美丽乡村农民脱贫共赴致富梦。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古镇不到1公里的龙井布依村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青岩古镇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景区及周边新兴旅游业态、乡村旅游发展,进而优化了旅游区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带动了居民增收致富。以点带面,以区带片,花溪区如今形成了以青岩古镇为核心,与古镇周边的青岩堡、小西冲村、姚家关村、南街村、西街村、大兴国寺及田园风光区等组合形成“大青岩”景区,旅游发展乘数效应显现,除青岩镇外,花溪的高坡、黔陶、久安、石板、马铃等乡镇,依托自身资源特色和区位,引导越来越多的村寨发展乡村旅游。
2017年,花溪将以集散中心建设为重点,打造全域旅游综合交通体系、旅游集散体系和绿道慢行系统,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发展格局。在青岩建设省级旅游集散中心,联通全省各重要景区景点;提升集散中心配套服务功能,在集散中心周边建设汇集本省小吃、特色餐饮、知名快餐、创意菜肴为一体的黔中美食一条街;建立集散中心的进入、发散、环形交通体系,开通机场、高铁站、景区间等旅游专线;同时,以湿地、田园、河流、公园为环境基底,营造色彩层次空间丰富的绿道景观,沿途设置布局车辆租赁、游客咨询、公共休憩、美食体验、旅游厕所等绿道服务设施和完善的绿道导向系统。
此外,重点引进2至3家高端精品度假酒店,布局特色酒店群,扶持民宿和乡居的发展,配套建设青年旅馆;建设精品旅游购物点,搭建旅游电商平台,扶持开发本地农特产品和文旅创意产品;提升、策划一批民族民俗节庆活动,儒家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演绎、青岩古镇实景VR演出、灯会庙会、康体健身等活动,增强游客的互动式体验,真正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真正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旅游发展,通过旅游带动花溪区扶贫攻坚顺利进行。
“5A+”引领 花溪打造“世界旅游休闲度假区”
花溪区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是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打造“爽爽的贵阳”城市名片的重要区域。近年来,花溪区喜事不断,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花溪区加快推进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贵阳市委、市政府更是出台了支持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的意见。2016年3月花溪区列入全国创建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名单,同年花溪区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晰了建设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的目标任务。2017年2月25日,花溪区青岩古镇被批准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社会各界为之欢欣鼓舞。
青岩古镇在5A创建过程中形成了核心景区、周边环境全景式打造的建设模式,按照“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原则,形成了“以点连线带面”,辐射带动周边景区、新兴旅游业态和乡村旅游发展,大幅提升了旅游整体形象,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可以说,整个大青岩旅游区已经具备了全域旅游的雏形,由5A旅游区延伸至周边,正顺应了全域旅游所要求的“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国家5A级景区对于与全域旅游不仅是一个标尺,更是一个驱动,由此推动而产生的“5A+”旅游形态,就是一个全域旅游业态。
花溪区委书记钟阳表示,今后的工作将围绕“世界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国家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休闲度假区、青岩国际特色旅游小镇、天河潭喀斯特地貌休闲度假养生地、高坡国际山地运动大本营、恒大“童世界”项目特色游乐主题公园五个主题鲜明、风格迥异、功能完善的旅游综合体,重点打造中国青岩·古镇峰会、世界青年艺术家交流中心、花溪湖国际文化主题公园三大国际名片;加快贵州省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建成一批星级厕所并逐步推进社会厕所开放;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建成全省“智慧旅游”示范区;提升产品的体验性,延伸旅游产品链和消费链,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运动、冬养生”四季旅游、全季节体验旅游产品体系。建成全国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集散地及“贵州会客厅”,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为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按照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围绕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旅游环境、旅游要素、宣传推广、共建共享等方面组建了全域旅游项目库,制定了《2016年、2017年花溪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项目分解表》,项目数量达70个,总投资557.3亿元。
再创5A 贵阳瞄准世界旅游名城目标
“青岩古镇5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将大大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我市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对推进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袁云龙说。
下一步,贵阳市将认真总结青岩古镇5A创建工作经验,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苦练内功,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再创建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至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成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世界旅游名城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全市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泉涌式发展。
围绕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两区两带八片”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以省100个旅游景区和“八个一批”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做深做精青岩古镇、天河潭、十里河滩旅游景区(孔学堂)、多彩贵州城、息烽温泉、时光贵州、乡愁贵州等文化底蕴深厚、吸引力强、知名度高的龙头景区景点,推进“一河百山千园”建设,打造全景式的旅游景区集群。
打造春季“赏花季”、夏季“避暑季”、秋季“多彩季”、冬季“温泉季”,形成四季旅游产品体系。丰富旅游发展内涵,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动旅游与农业、扶贫、新型城镇化、大健康、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谋划提升建设泉城五韵、南江大峡谷、息烽温泉、振华万象等一批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等旅游项目,加快构建全产业发展的大旅游格局。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打造贵阳旅游数据中心、完善智慧旅游,不断提升旅游品质、优化消费环境。
未来几年,贵阳市将打造推出一批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构建以休闲度假、集散服务、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为框架的旅游发展格局,将贵阳建设成为主题形象鲜明、旅游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优良的世界旅游名城,全国山地旅游目的地,西南地区和全省旅游集散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