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9-18 09: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目前地铁2号线客流量日均不足20万人次,而目前的车辆总数按照满载率100%计算,全天运力可达40万人次。尽管从全天来看,运力绰绰有余,但从高峰时段来看,的确有所不足,特别是发车间隔在高峰期过长,七八分钟,肯定不行的,错过一班要等太久。能够在高峰期的2个小时缩短到五分多钟,也还不错。
地铁2号线西延一期将一次性购置列车十几列,届时全部列车上线后,平谷期发车间隔将缩小到五六分钟,高峰期3分钟左右。但问题是,根据现在的2号线客流量,一次性购置列车的计划似乎延迟了一年。
其实这就要看政府对地铁的运营思路了。若是为了引导客流增长,前期通常是不那么计较成本的,努力通过发车间隔小、运力大、乘坐舒适的运能状况来吸引更多人乘坐;但若重视程度不足,预算有限,通常就会被财政逼得紧,轨道公司就被迫考虑降低运能,提升每列车的满载率,当然这样就没有那么有利于客流的培育与发展。
长沙对于公共交通的重视程度其实也受到小车买卖的制约,因为小车购置不仅可以带来社零这样的统计指标的快速增长,而且可以在4S店、汽修汽配汽车美容等后服市场、零部件加工制造批零等产业上带来强有力的拉动,同时每个环节也都因为有高额利润而能够从中获取大量税收。本地居民即便购买外地小车,对本地中低收入就业、政府税收的带动作用依然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各项统计指标也会比较好看,市场也会显得很繁荣。但问题是长期并不利于城市发展,更谈不上公交优先。长沙其实与各大城市一样,都处于两难境地。不过一线城市因为收入足够高,对拥堵的抱怨很强,抱怨拥堵、堵在小车里的人通常也有更多的社会话语权乃至资源配置权,因此更加重视治理拥堵,更希望将中等及中低收入群体都分流到地铁公交系统中去,因而地铁网络建设更重视,再加上生产服务业集聚所带来的巨大的税收及土地增值收益,地铁建设力度很大也是正常的。长沙目前还不具备这些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