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11 0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办花博
不到20天,第八届中国花博会就将在西太湖畔拉开大幕。这将是一场常州、武进史上最值得铭记的盛会。
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聚光灯下,这场融合吴越文明与花卉文化的大盛会,将深深镌刻在1246平方公里土地上。
900个日日夜夜的奋战
始终难忘激动人心的那一刻。
2011年4月14日,中国花卉协会会长江泽慧掷地有声地宣布:2013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地——江苏常州武进!此时,千里之外的阳湖大地一片欢腾。历时12年积淀,花博会终于在江苏落地开花。
申博之路不寻常,办博任务更艰巨。与往届花博会筹办4年不同,第八届花博会从成功申办到举办仅有两年半时间。
马不停蹄成立武进区筹备工作指挥部;从机关部门和乡镇板块抽调精兵强将参与筹展;多次赴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参观取经……全力筹备。
“花博会究竟要呈现一种怎样的盛况?筹备之初,没有一个人有确切答案。”看着窗外壮观的花博主展馆,区花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金刚曾一度恍惚。
的确,在筹备的30个月、900个日夜中,全体花博人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让花博从理念变为规划,从规划走进现实。筹备两年多来,花博倒计时一周年、花博倒计时100天等多个大型活动举办;会徽“蝶恋花”、吉祥物“和和”“美美”诞生;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积极参展,五大洲21个国家参展,创下历史之最;签订赞助企业17家,赞助合同超亿元,花博史上创第一。
“回首走过的筹办路,虽历经波折,但向着目标前行的步伐从未停歇。”金刚感慨地说,所有花博人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就是为了不辜负人们的重托。
600多天建成精品展园
自2012年1月10日,主展区打下第一桩起,陈平就一直奋战在花博园区建设现场。身为花博会规划建设组工程部副部长,他直言:“用600多天建设一座占地3000亩的国家级盛会展园,是一个奇迹。”
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从打下第一桩到花博会开园仅有600多天时间,甚至在建设之初,连规划都没有定稿。
“边设计边施工,很多时候只能根据经验来进行。”陈平回忆说,工程建设要考虑会后利用。水、电、气、通讯、监控、灯光亮化等各个系统都要配套齐全,由于涉及专业多、设计施工单位多,所有工作只能在磨合中进行。
展区内众多的异形建筑更增加了施工难度。为了赶工期,“朝八晚九”成了家常便饭,周末休息更成了奢侈。春节长假、“十一”长假,很多都只能在工地上度过。
正是以陈平为代表的建设者们一天当做两天用,打好每一根桩,垒好每一块砖;始终抢晴天、战雨天,紧盯节点抓落实、夜以继日快推进,用拼搏与超越呈现了一座美丽的花博展园。
“与以往相比,本届花博主展区面积最大,将近3000亩,相当于300个足球场大小。”陈平介绍,“这里将向世人呈现一届自然、浪漫的水上花博,动感、梦幻的空中花博,具有无限吸引力的特色花博。”
432个小时的精雕细琢
一个个造型别致、身着绿装的大型绿雕,被安放进花博园显著位置;一个个室外展园正在进行最后的墙体粉刷;室内布展狠抓节点全速推进……一切预示着花博园进入“小时”倒计。
“越是临近开园,各项工作越要精细、缜密。”日前,市委书记阎立在调研花博会时强调,花博园不仅仅要实现如期绽放,更要耐得住近看和细看。
区委书记周斌在调研中也强调,要做好“快、精、浓、佳”四个字,奋力拼搏、持续加压、再接再厉、成功冲刺。
于是,花博园内,上油漆的亭园至少粉刷三遍,室内展馆做到一尘不染,展区标志标识系统全部清洗出新,排定试运营的各个重点项目……每一个节点都在精雕细琢。
越是临近开园,园区的运营与安全最为紧张。数据显示,花博会期间游客总量将达到250余万人次。如何在各方面有效应对超大客流?一份花博试运营的专项演练计划表排定。
从9月13日起,花博园区就将进行电瓶车运营模拟演练;14日为大客流应急疏散演练、贵宾接待模拟演练;还有消防、安全事件等各方面应急演练。21日—23日,真刀实枪全面演练园区运营。
“我们力求以每一个细节的完善,保证园区的成功运营。”金刚表示,在未来的18天、432小时内,全体花博人将以百倍的努力完成好各项准备工作,给世人一份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