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高纤奶酪

天津欧式建筑和上海青岛大连这些城市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9 22: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溜溜溜6 发表于 2016-11-29 15:33
武汉体量没有天津大吧

汉口五国租界总面积和天津德租界相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0 14: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溜溜溜6 发表于 2016-11-29 15:33
武汉体量没有天津大吧

公共建筑体量上来说天津属于比较紧凑的,公共建筑体量比较大的包括,中原公司(百货大楼)劝业场,还有原开滦矿务局大厦 ,德国俱乐部,第一饭店,戈登堂,汇丰银行,法国工部局等等,风格和上海武汉的明显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21: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租借公共建筑来说,上海是最多的,上海的5层以上的大型建筑很多,天津应该算数量上的第二,但和上海差距很大。其他城市则远少于这两个城市。
在1949年以前以高度来说,上海是绝对的制高点,10层及以上高度的摩登大楼很多,数量处于碾压其他城市的水平。广州应该排第二(爱群大楼18层 南方大厦12层),天津的摩登大楼高度基本也就10层左右有那么3栋(中原百货公司 渤海大楼 利华大楼) 。其他城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 21: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一些现在还有的8层以上的大型的租借建筑:
惠中饭店 8层(和平路滨江道)
天津劝业场 9层(和平路滨江道)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 8层(解放北路)
渤海大楼 10层(和平路)
利华大楼 10层(解放北路)
天津中原百货公司 10层(和平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3: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curve 发表于 2016-11-28 14:07
天津大部分都是英国建筑,五大道就是英租界一部分
上海法国建筑多一些,像淮海路什么的之前都是法租界
青 ...

日本人当年在大连也建了不少经典建筑,而且俄式建筑的美感丝毫不逊于英法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7: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欧式建筑,但是分不清什么风格,什么哥特式,地中海式,巴洛克,洛可可什么什么的{:5_120:},感觉都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4 1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curve 发表于 2016-11-28 14:07
天津大部分都是英国建筑,五大道就是英租界一部分
上海法国建筑多一些,像淮海路什么的之前都是法租界
青 ...

其他的城市没有太多发言权,但是大连绝对不是东欧俄罗斯。首先,当年沙俄最早来到大连(不是旅顺)在现在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的地方作为市中心。后来俄国人被日本人打跑了,日本人以巴黎为原型重新规划了大连。并且摈弃了原来的市中心而选择了现在的中山广场。直到现在,中山广场依旧可以看做大连的老市中心。这里要注明一点,大连的广场是圆形的,但不是环岛。中间是大公园,跟你去巴黎的凯旋门是一种风格,所有的城市主干道都以广场为圆形呈现放射状。而建筑风格则是折中风格,也就是把欧洲所有国家的特色建筑的元素融到每一个建筑上。这是由当时在欧洲留学的日本建筑师们对大连的地位,真正的万国建筑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08:2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租界是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象征,实在是没什么可骄傲的。天津有列强租界,是与八国联军侵华分不开的。连卢沟桥事变中的日军,也是以天津为大本营的。屈辱苦难的历史,实在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16: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欧式老建筑的数量能够碾压除上海之外的任何一个中国城市,无论是住宅类,还是大体量公共建筑的数量和美感,都丝毫不落下风
而天津在这方面跟上海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
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本人酷爱近代欧式建筑,为此专门去上海待了半个月,拍了1600多张照片,对这块还是比较了解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天津像静园,和平宾馆这种西班牙风格洋房,就是零星的几个,而上海法租界西区是满大街的西班牙洋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2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595026422 于 2017-4-30 21:19 编辑


1926年后,上海的租界当局纷纷把早期比较低矮的西洋建筑拆了,而建造了一系列的高大建筑。使得上海的城市面貌突变。
这是建成于1935年的上海百老汇大厦,是当时亚洲体量最大的单幢建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7 08: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26年以后,上海不但是公共建筑,连居民住宅也开始建造十几层的大楼,原上海法租界一直没有高大建筑,但后来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当时也算高层建筑,这是上海格林文纳公寓,也称“十八层楼”,公和洋行设计,1935年建成,原为新沙逊洋行下华懋地产公司的房产业,解放后改名为茂名公寓。1954年收回国有后改为锦江饭店中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8 10: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比不了国际大都市,有点小房子也上不了台面。就别比较了,没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5:46 , Processed in 0.04213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