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4 2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3 日,记者从贵阳轨道交通 3 号线土建一标获悉,该标段负责的贵阳轨交 3 号线控制性工程——中曹司站的主体部分已经顺利完工。同时,整条 3 号线唯一的控制中心已经开始基坑开挖、边坡防护的施工。据了解,中曹司站的长度在整条 3 号线中位列前三位,该站还是与 S1 号线的换乘车站;控制中心则是整个 3 号线的中心控制枢纽。
当日记者在中曹司站施工现场看到,随着车站负二层最后一块底板的浇筑完成,整座车站的主体结构也已经全部完成,这也相当于完成了整个车站工程量的七八成。贵阳轨道交通 3 号线土建一标由中铁二局一公司承建,该标段工程部部长曹文告诉记者,车站是 3 号线与 S1 号线的换乘车站,车站负二层底板相当于负三层顶板,3 号线的列车由负二层通过,而未来 S1 号线的列车将由负三层通过。目前,这两个部分的车站主体施工已经完成,包括 S1 号线盾构机接收井的施工任务也已完成。
工人们正在浇筑车站负二层底板
车站大厅
与 S1 号线的换乘部分
据施工方介绍,中曹司站是贵阳轨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的第 10 座车站,车站在花溪大道与中曹司大桥交叉口的北侧,沿花溪大道南北向布置,与 S1 线换乘。整座车站内净尺寸总长达到了 478.8 米,标准段宽 21.3 米(内净尺寸),有效站台长 120 米,总建筑面积达到了 25210 平米,其中 S1 号线站台面积 2109 平米,全部采用全盖挖逆作法施工。
" 盖挖逆作法 " 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先将车站顶板完成,恢复原有交通,再利用车站两侧的通道进行顶板以下结构施工,达到一种 " 顶部开放交通,下部正常施工 " 的效果,此种工法既解决了交通问题(没有围挡,全在地下施工),又减少了扬尘、噪音等方面的影响。据介绍,包括中曹司站在内,在 3 号线花溪大道沿线共有 8 座车站都采取了这种不影响交通的方式施工,旨在保证花溪大道的顺利通车。为了这个事,中国中铁已经投入了 13 亿元左右的资金,中曹司站的施工成本也相应增加了一亿多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