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xiongrenhu

[经济资讯]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2 17: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届全国电源质量技术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记者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获悉,10月19日,第一届全国电源质量技术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据了解,此次论坛是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办,来自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近250人参加了论坛,并围绕高性能与低功耗助力碳中和与碳达峰、电源高频化下的磁元件及参数测试、低成本耦合型变换器原理、无线充及快充技术应用、电源安全、性能及能效标准化及认证、高频氮化镓半导体器件驱动控制技术在快充应用、服务器电源高效率技术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及探讨,通过论坛搭建产业上下游技术交流平台,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曾广峰在发言时表示,开关电源作为电力传输及转换的核心设备,涉及领域众多,产品应用极为广泛。截至目前,CQC已为数千家电源研发及制造企业提供传统强制性产品检测及认证技术服务。随着 5G、智能制造、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元器件国产化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发展,为电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发展新动力与技术创新。电源产品向小型化、高功率密度持续发展,也给电源产品的设计、生产、产品安全及性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介绍,2020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国内50余家知名院校及企业共同编制并发布开关电源性能分级认证系列标准,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曾广峰表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在标准研发、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领域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与产业上下游协同合作,全面助力电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17: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安召开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

10月21日,区两会闭幕次日,宝安迅速召开全区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凝心聚力向全年经济工作目标发起冲锋。区 委书 记王守睿强调,宝安产业基础雄厚,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稳、快、优”,要抢抓机遇,“拉满弓”谋发展,全力完成全年任务,为未来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宝安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工业、商贸业、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等均保持平稳增长,特别是工业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宝安作为深圳工业基本盘的价值充分体现。根据初步测算,宝安前三季度GDP增速高达两位数,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GDP增速在全市十区(新区)中的排名预计将在上半年的基础上继续向上突破,这将是宝安自分设光明新区以来首次登上的历史新高位。

会上,统计、发改、工信、住建等单位对前三季度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工作建议。王守睿指出,前三季度宝安经济表现抢眼,取得新突破、打开新局面、呈现新态势,呈现出“稳、快、优”特点,值得充分肯定。宝安的资源禀赋优越,工业是全市的“定海神针”“压舱石”,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优势持续巩固,要以先进制造业为总抓手、总引擎,为“双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接下来的经济工作,王守睿强调,要始终站高一位、看远一点、想深一层,准确把握判断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抓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回答好“新时期四个宝安之问”和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解决好各类困难,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站位高、望长远、行动快,抢抓重大机遇,围绕更高目标,加快补齐短板,推动宝安更好发展。要瞄准全年目标,全力以赴抓好项目落地,以大项目、大招商、大服务推动宝安经济再上新台阶。要牢牢守住工业基本盘,全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并推动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百日攻坚行动取得新实效。要建立大招商机制、大服务机制,在抓好工业的同时,全面对标对表兄弟区抓好其他产业,并依法依规做好统计工作。要让每一步都成为下一步的基础,全力完成好全年目标,及早谋划明年工作。

估计前三季度宝安GDP超过龙岗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18: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IIC)举行封顶仪式


10月21日上午,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 IIC )主体结构封顶仪式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举行。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薛峰,深圳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中建三局(深圳)有限公司党委副书 记李进红,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为,神州数码集团常务副总裁叶海强,神州数码集团副总裁辛昕等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此次封顶,标志着深圳湾又一新地标拔地而起,以此为基,神州数码将打造创新生态的新旗舰,开启未来国际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是深圳市定位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重点片区,用地面积约117公顷,规划总开发建筑面积约520万平方米,就业人口约30万,是集全球总部聚集区、国际交流中心、世界级滨海客厅为一体的城市典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巅峰制作”。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定位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基地,目前,已经入驻招商银行、中国电子、万科集团、恒大集团、恒力国际、深圳地铁、中信证券等多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薛峰在致辞中表示,深圳超总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的集中承载区,担负先行示范、面向未来的责任与使命。今天,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项目的顺利封顶,对片区整体开发建设提质提速,有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希望神州数码能够面向未来,依托国际创新中心,引入人才、聚集产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将项目打造成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精品之作。


神州数码集团副总裁张家智在仪式上介绍了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IIC)的发展历程。2017年,神州数码以36.2亿人民币成功竞得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25,634.91平方米商业服务业用地。2018年,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 IIC )集中开工建设。转眼间,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IIC)已经拔地而起,成为矗立深圳湾畔的新地标,不仅可以看到隔海相望的香港,也可以看到整个深圳湾快速发展的全貌。


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IIC)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神州数码以“数字中国”为初心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为在封顶仪式上表示,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IIC)是神州数码未来的国际创新总部,是新的起点、新的窗口、新的平台,也是数字新纪元的汇聚点。未来,我们希望将深圳的创新中心精神和中关村的创新精神充分融合,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广泛聚集国内外顶尖的创新人才,汇聚全球领先的科技、技术及资源,在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金融科技等新兴科技战略板块深耕细作,以“中国场景 +全球领先技术”,孵化更多的原始创新,引领数字化时代,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构建起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创新力量,成为独具价值的关键一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年,是云原生、数字原生的元年,也是神州数码上市的20年。以神州数码国际创新中心(IIC)为新征程的开始,神州数码将以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加强合作全球领先科技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奋力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18: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大力建设高端特色商圈,年营收超30亿元购物中心达8个播报文章

读创

发布时间: 10-22
18:07
深圳商报官方帐号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琼

“深圳5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超过100个,年营收超30亿元的购物中心达8个,打造了一批高端购物中心。”21日,在新时代大讲堂系列课程上,深圳市商务局党组**、局长张非梦介绍深圳打造高端特色商圈取得的成绩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现路径。

关于商圈建设,张非梦介绍,“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内商业网点加速扩张,全市零售、餐饮和批发网点超过30万个,总营业面积约6800万平方米,人均零售和餐饮面积约3平方米,高于上海、香港、东京等城市。

目前,全深圳市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批发市场超过260家,全市5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超过100个,年营收超30亿元的购物中心达8个,打造了万象城、壹方城、万象天地等一批高端购物中心。知名特色商圈享誉国内,东门步行街日均客流量居全国前列,已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试点;罗湖“金三角”国际商业中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重点购物中心业绩前20强的第三位;华强北商圈获评“国际信誉品牌”等称号。


提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张非梦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商业基础设施。比如,依托福田中心商业区、后海超级商业区等现有商业网点建设基础,打造集国际消费目的地和标志性城市景观于一体的世界级地标性商圈。优化市级核心商圈、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布局,完善市级、区级、社区三级商业网点体系,加快形成层级分明、跨界融合、模式创新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对标全球最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商业消费街区。

一批特色化商业街将涌现。比如对标国际一流商业名街,结合深圳消费电子、珠宝、眼镜、服装、钟表等传统优势产品,谋划建设一批消费电子特色商街、时尚特色商街、滨海风情特色商街、文旅创意商街。

东门步行街将呈现出高品位的湾区人文特色。张非梦透露,一方面将全力推进东门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兼具多元时尚潮流、消费融合创新和湾区人文荟萃的特色步行街。另一方面将加强与文旅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建成承载城市记忆与历史积淀、辐射大湾区的新岭南风貌步行街。

此外,深圳国际一流会展场馆建设将提速。据透露,深圳将加强会展场馆规划布局研究,开展深圳会展中心改造升级,加速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深圳国际交流中心建设,研究推动前海国际金融交流中心、深圳科技博览中心等场馆方案设计和建设;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规模结构优化、功能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备的会展场馆体系,提升会展场馆运营服务水平。

审读:孙世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19: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1303.82亿!深圳2020年GEP核算结果发布



九派新闻

10-22 17:33九派新闻官方帐号

“绿水青山”值多少“金山银山”?10月22日,《深圳市2020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根据《报告》,深圳市2020年度GEP为1303.82亿元。其中物质产品价值23.55亿元,调节服务价值699.52亿元,文化旅游服务价值580.75亿元,占比分别为1.8%,53.7%和44.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19: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招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标国际一流商业名街,结合深圳消费电子、珠宝、眼镜、服装、钟表等传统优势产品,谋划建设一批消费电子特色商街、时尚特色商街、滨海风情特色商街、文旅创意商街”。。。。。。这个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22: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梧桐山脚下 于 2021-10-22 22:32 编辑

山东省自贸区烟台片区大湾区离岸孵化基地在深圳揭牌


近日,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大湾区科创离岸双向孵化基地在深圳正式揭牌,并迎来了三名新成员——力合博汇、数云科际、力合云记。这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在深圳设立的首个离岸孵化平台,自贸烟台从此开启了“力合孵化—烟台加速—链接国际”的发展新模式。


为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更好地引进培育优质科技型企业,开发区与烟台力合国际先进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共建科创“飞地”——大湾区离岸孵化基地,创新性地采用双基地模式,构建“离岸孵化—梯度转移”的创业生态链条。

“大湾区离岸孵化基地根据烟台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资源,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引荐符合烟台产业发展的科研项目,着力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前孵化工作,引进创新项目,吸引高端人才为烟台产业发展服务。”开发区经发科创局副局长赵玲介绍,前期的运营实践证明,大湾区离岸孵化基地是开放合作的窗口、资源整合的平台、沟通交流的桥梁。目前,该基地已经入驻项目7个,储备在谈项目6个。


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7家入驻项目之一。“进驻大湾区离岸孵化基地,可以更广泛地吸纳珠三角乃至全球范围的科创资源,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与指导。同时,也有助于公司下游市场推广、服务客户。”公司营销总监任光雷说。目前,美瑞新材与烟台力合签约共建高性能聚氨酯新材料创新中心和山东省高性能聚氨酯制造业创新联盟,进一步深化新材料产业合作。

大湾区离岸孵化基地设在深圳清华信息港,设有孵化区、路演区、会议及洽谈室、专业服务区、重点项目区,通过注入科创资源以及优质的增值服务(包括创业导师辅导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引进与交流培训服务、海外项目对接服务等),结合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域外架桥梁链接优质资源,助力外地企业“引进来”、本地企业“走出去”,大湾区离岸孵化基地只是烟台自贸片区“借梯登高”的一个缩影。

“去年8月,烟台自贸片区上海科创离岸双向孵化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重点引进龙头带动型、技术高端型、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优质科技项目,以及引进一批海内外拥有核心领先技术、市场前景好的人才团队,以人才引领推动产业转型。”赵玲介绍,作为集项目孵化、人才集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创服务平台,该孵化基地开启了先进地区与烟台“多城互动”、产业科技“双向融合”的发展新模式。


短短一年时间,已有10个项目入驻上海离岸孵化基地,落户烟台基地6个。“下一步,我们将瞄准北京、西安等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地区,再筹划启动2—3个异地孵化器建设。预计‘十四五’期间,新增各类科技孵化载体8—10家。”赵玲表示。


无论ZY还是各地政 府机构已经基本形成京津冀-北京,长三角-上海,粵港澳大湾区-深圳的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22: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全球智能工业大会分论坛在深圳召开


10 月 21 日,2021 第五届全球智能工业大会“智能感知与机器视觉”分论坛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希尔顿酒店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感知世界,智造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多位人工智能领域、制造生产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以及行业伙伴,分享对人工智能如何实现制造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的深度思考、探索实践,展望工业人工智能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论坛伊始,思谋科技董事长/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IEEE Fellow 贾佳亚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他指出,未来 10 年是新一轮工业制造革命的关键时间窗口,是全球各国将高精尖制造业全面升级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阶段,目前智能制造依然面临着场景需求复杂、设备连接力不足、跨行业跨领域能力薄弱、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等挑战,而唯有用 AI 破局,才能激活制造业的增长潜力。他提到,未来工业智慧化会成为改变全人类生产方式的新基建,会成为制造业必不可缺的关键性环节。工厂将来一定会由现在的自动化升级为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三化”,最终实现智慧工厂,重构生产方式。思谋的愿景,就是成为智能制造AI领军企业,引领行业实现工厂智慧化的终极目标。

在随后的学术前沿报告环节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利刚教授带来名为《智能制造中的 CAD/CAE/CAM 一体化探索》的主题报告,深入介绍了其团队是如何面向 CAD/CAE/CAM 的一体化需求,针对产品的物理性能要求以及制造约束要求,通过仿真分析与优化计算,对产品几何结构及材料结构进行设计与优化。刘利刚教授提到,CAD/CAE/CAM 在未来智能制造语境下,是紧密关联和相互耦合的,一体化将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趋势之一。

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贾奎教授则在题为《三维视觉感知中的几何深度学习技术》的前沿报告中,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几何感知与智能实验室”如何将三维几何深度学习运用于工业机器视觉方面的应用,包括基于深度隐式场网络的三维表面重建与网格化新技术、具备几何保真性的点云对抗攻击新技术、以及具备旋转等群等变属性的稀疏姿态可控卷积新技术等。

在产业创新分享环节,本届论坛则邀请多位来自包括消费电子、精密制造、半导体等多个领军企业的代表,以深入产业的一线视角分享人工智能催生的制造变革。

闻泰科技副总裁、自动化研究院院长郭洪涛先生,在主题为《机器视觉在消费电子制造中的应用及挑战》的分享中提到,对于消费电子这个产品生命周期短、工艺变化快、产能波动大、人力需求多、品质和成本高敏感的领域来说,智能化技术能极大地提升制造生产效率,帮助消费电子制造企业更好地迎接未来大环境。他表示,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手机 ODM 厂商,闻泰科技已在实际生产中积极推进智能化全面升级,加速智能制造进程,致力于成为消费电子制造领域的智能化标杆企业。

卡尔蔡司光学(中国)有限公司优化运营、设备开发总经理方宏峰先生在《蔡司光学数字化转型探索》的分享中也认为,智能工业正成为中国各地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攻方向,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卡尔蔡司光学这样的高精制造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并以卡尔蔡司的高端光学镜片生产为例,介绍了目前卡尔蔡司产线的智慧化改造项目。

在半导体领域,人工智能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京东方科技、北京中祥英科技 BU 算法专家、智造解决方案总监刘楠先生在其《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的探索和应用》现场分享中,重点介绍了京东方旗下的 BOE 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京东方多样化的半导体产品生产,将制造知识图谱、不良根因辅助分析、不良图像自动分类、工业仿真、VR/AR 技术等技术充分利用于智能制造中。

工业 AI 除了在制造生产场景中持续赋能外,也不断与其它技术、应用产生着良好的“化学反应”。来自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曹宇飞先生,在《北斗高精度定位与智能检测结合应用案例》的现场分享中,列举了数个“北斗+AI”标杆案例,表示传感器决定智能检测系统“看”到什么,而北斗系统加持下,让智能检测系统更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大幅提升智能检测综合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落地场景日益增多,标准化、通用化、平台化的工业 AI 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增大;思谋科技智能制造业务总经理刘刚先生以思谋科技自研的工业 AI 一站式平台产品 SMore ViMo 为例,分享了人工智能如何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引擎”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他提到,面对智能制造大潮的到来,思谋科技从创立之初,便打破“单点创新应用”模式,以“整体生产智能化建设和升级改造”为战略,切实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刘刚表示,未来制造企业可借助工业 AI 平台化产品,对产线进行快捷部署,实现生产制造流程的智能化升级;而无需专门的算法工程师专门进行研发。

创新分享环节之后,在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CTO 吕江波博士主持下,各行业嘉宾以圆桌论坛形式,就《智能制造与产业智能中的机会与未来》主题进行探讨,分享精彩观点。

吕江波博士提出,接下来50年,工业智慧化会成为改变全人类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和设备,而这个普适性的概念,会成为所有制造业里必不可缺的关键性环节。当前国家政策对智能制造大力扶持,频频出台政策,主动撮合 AI 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正如“十四五”规划中所提到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现场嘉宾们就“智能制造时代到底还有多远”展开了讨论,并各自分享了优秀的落地标杆案例;同时也对于在智能制造大环境下,学校如何培养符合智能制造时代需求的人才,以及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如何快速适应行业发展,展开了探讨。
“在 AI 产业化的大需求与大趋势的时代进程中,无论是人工智能企业还是制造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推进智能制造与产业智能的路途上,不难发现许多优秀的中国科技企业,在浪潮中主动担当,引领着智能制造的未来。”在圆桌论坛上,吕江波博士表示。而本届“智能感知与机器视觉”分论坛上所呈现出的诸多前沿创新与落地应用,也切实让参与者感受到,智能制造全面走进各行各业、重塑制造生产的那天,或许并不遥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12: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深港协同创新加速跑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140余个优质项目密集落地,5所香港高校9个项目运行,深圳首个关地一体政务大厅“e站通”提供一站式服务,内地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投入使用,7个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相继启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接壤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

一年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1+N”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科研载体不断聚集,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果逐渐显现。

着力基础研究,开启创新“总开关”

2020年8月,深圳市政 府出台《关于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的若干意见》,提出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财政支持体系等7个方面、22条措施支持深圳园区建设。深圳园区探索适用香港及国际先进科研管理机制,出台实施科研管理体制创新“政策包”,建立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项目经理制、项目评估与淘汰制、同行评议制、政企联动制6大机制,将创新政策落地化、可操作化。经过深入研究论证,深圳园区形成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等“五流四制”先试政策框架体系研究成果,系统推进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如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深港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方面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集聚起一批一流的创新资源以及来自国内外的顶尖研发机构,开创了深港协同创新的新局面。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2020年3月成立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由香港城市大学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 府合作共建,前沿基础研究成为其抢抓科技创新的源头。

“目前,研究院对标材料科学世界前沿领域,重点发展能源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生物材料、材料分析科学5大科研领域,下设高时空分辨电镜研究部、先进结构材料与增材制造研究部、精准诊疗技术研究部三大研究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高级经理邹鑫说,在这里,研究院依托香港城市大学国际化人才团队及前沿基础研究优势,采用一院(福田研究院)两区(香港和福田)的模式,共享深港两地的创新资源。

记者走进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的展厅,高时空分辨电镜研究部项目经理陈岩正在讲解部门建设情况与研发方向。“我们的项目主要是集中在开发高质量分辨电镜的关键部件,拟突破的核心技术将被应用于高端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子显微镜中,现已开发出搭建集成并验证关键部件的桌上型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陈岩说,“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我们正积极推动桌上型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产品落地量产。”

同样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是由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 府以及南方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共享共用研究和交流合作平台,主要围绕我国量子科技战略布局,发挥合作区政策和区域优势,聚焦量子材料、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融合大湾区量子力量,打造国际一流共享共用和产业化中试平台。

南科大(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党总支书
记、量子器件与芯片加工中心主任刘松表示,研究院通过建立先进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平台,保障我国在量子科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创新人才政策以及科创环境。”刘松告诉记者,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在量子霍尔效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大尺寸单晶二维量子材料生长、电子束光刻机研制、极低温环境尖端科学装置研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阶段成果,深圳量子研究院已纳入量子国家实验室建设规划,承担国家实验室深圳基地建设任务。

深港密切合作,打造创新高地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发展密不可分。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政策体系正不断增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目前已有140个高端科技项目落地深圳园区,其中不乏香港创业人员的身影。

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长富金茂大厦是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的办公所在地。据共青团深圳市福田区委员会联络部部长辜为宜介绍,目前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已培育23家团队,其中港澳背景团队21家,比例达91%,团队人员从初期69人发展至358人,拥有知识产权203项,5个团队产值从零迈入千万元级,企业获得融资共2.775亿元,工场获得国家众创空间认定,创造了“福田速度”,为香港青年来深创业提供了示范样板。

2014年创立于香港的奇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于2020年初入驻工场。公司创始人魏星说,凭借技术团队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研发的自动化芯片逻辑更正工具已推向市场,打破了美国公司在数字电路设计逻辑功能更正工具方面的垄断,实现了EDA国产化的单点突破。在魏星看来,把公司迁到合作区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内地人才资源丰富,香港国际化程度较高,资源互补性强,两地携手将推动共赢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是第一个入驻合作区的香港高校,目前正从产学研三个面上积极规划孵化器、实验室、培训中心,旨在建成国家实验室级别的科研机构。2020年5月,香港科技大学在合作区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深圳福田),通过依托深港协同创新实验室集群、蓝海湾孵化港和持续进修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希望进一步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研、创孵、培训平台,致力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深港科技创新合作贡献力量。”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执行总监高凌云表示。

目前,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汇聚了相关科学领域的中坚力量,邱幸博士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微电子与微系统增材制造实验室的博士后,也是深圳市优威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CEO。记者见到他时,邱幸正在研究院的微电子与微系统增材制造实验室为大家讲解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微电子与微系统增材制造实验室是首批入驻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实验室之一,以微电子与微系统芯片级及板级的高性能增材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中的科学原理并开发先进技术。”邱幸说,2014年,他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在微电子领域的电子封装实验室开始光芯片封装技术的研发。对于光芯片封装、可植入器件封装以及柔性器件封装,邱幸有着浓厚兴趣,目前已发表5篇关于光芯片封装的专业论文,成功申请了两项与光芯片封装有关的项目,并创办深圳市优威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进一步将科研成果进行商业转化。

“实际上,广东省在光芯片封装服务领域存在制造短板,封装工艺、后期测试以及模型建立是我们实验室的强项,我们希望以此来弥补短板。目前在深紫外的LED细分分装领域,实验室主要通过科大自研的硅基晶圆级MEMS技术来实现对现有商用LED产品的制造以及性能方面提升。未来我们希望利用微电子与微系统高性能增材制造技术,在创新微电子与微系统产品的制造方面提供快捷的实现途径,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邱幸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15: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人全力以赴在各论坛是发贴,说深圳不行了。现在铺天盖地都是抹黑深圳的贴,但此论坛还热火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16: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13758888 发表于 2021-10-23 15:27
广州人全力以赴在各论坛是发贴,说深圳不行了。现在铺天盖地都是抹黑深圳的贴,但此论坛还热火朝天。

这种情况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16: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3758888 发表于 2021-10-23 15:27
广州人全力以赴在各论坛是发贴,说深圳不行了。现在铺天盖地都是抹黑深圳的贴,但此论坛还热火朝天。

你说的是城市gdp吧,那个吧差不多就5个鞋厂人像邪教一样疯狂发帖子,然后互相一唱一和,而且那个吧的吧主就是他们自己人,如果你想骂回去会被禁言10天哦。他们基本上和幼儿园小孩吵架一样,比如看到有一家野鸡公司从深圳搬到某厂了,就能专门开个帖子高潮100楼说深圳完了,深圳跌倒,某厂吃饱。但是碰到什么厂州难看的数据,他们就装瞎,这和阿q精神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深圳人根本就不关注厂州,只关注北京上海,所以也基本没什么人回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17: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 务 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深圳应该位列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3 17: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鸢无 于 2021-10-23 18:01 编辑
13758888 发表于 2021-10-23 15:27
广州人全力以赴在各论坛是发贴,说深圳不行了。现在铺天盖地都是抹黑深圳的贴,但此论坛还热火朝天。


就这个论坛深圳板块,他们都会用放大镜看完,对深圳了如指掌,对深圳是非常“热爱”的,他们也很清楚现在深圳的遭遇,不但不会去理解还会往死里黑,同一个省的地方甚至会跟着美国的做法落井下石,他们就是单纯的心黑,但是为啥不敢在这撒野呢?因为这里管得严,不像那些粪坑,他们在那当蛆可以为所欲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1:49 , Processed in 0.06632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