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gaolou985

看看上海未来几年的大项目,香港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 17: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第一页的人   呵呵俩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 14: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繁盛起来的北外滩,据知香港地产参与整体开发的百分之五十,容积率有所松动。按照国际航运中心和部分金融服务中心的要求,密度和高度还有待提升。

香港ICC以北,仔细观察120米至200米区间的高楼随处可见,土地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马路规划得整整齐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 14: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公平起见,我把2城空中拍摄高度调到大致相等,颜色也做了清晰化的处理。

上海最繁华的2条马路,南京东路和淮海中路,从黄浦江边一路走来,中间夹着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这里俨然是上海密度最高的区域,建筑专家和规划部门大声呼吁,城区承载能力已达极限,高楼大厦远超香港和纽约,务必要限高!

接续前面香港岛西部,这里已到达中环,是维港商务楼最密集的区域,景观是陆家嘴1.5公里宽幅的2倍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 10: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ffort 于 2014-6-3 10:42 编辑

网上有种倾向性的说法:上海跟小香港比是掉价的,上海要跟“大东京”比,才旗鼓相当,比拼才有劲。确实,东京很在乎上海的发展,从图中看得出来,东京摊大饼的城建,很类似大上海。
东京主城区,宽幅8.07公里,相当于从南外滩董家渡到徐汇区万体馆。

印度孟买,过去总认为城建水平胜过上海,来上海考察后,认识到要以上海作为赶超的目标。
孟买主城区,宽幅5.05公里

本人认为,上海舍香港去与东京比,是降低了竞赛水准,上海唯有看清真正的竞跑对手是香港,才会有赶超的动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 11: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广场大剧院到静安会德丰,经直线测量,明天广场到会德丰有2.69公里。这一区域是上海核心区最为繁华的区域,是香港地产强力打造的区域,俗称为静安商圈周边。

总有人在说,小香港,大上海。其实,香港岛从西至东的宽幅,经直线测量相当于从南外滩董家渡到徐家汇万体馆2个这么长的距离,而且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维港最为繁华的聚集带,一直从西绵延到东边,整整长达至少有15公里,董家渡到万体馆直线长度是7.5公里。

因香港岛是狭长带,为了比较,暂别香港岛铜锣湾以东,看看九龙西与九龙东区间,我把它称作九龙中部,上世纪60至80年代,香港大发展,这里好象被遗忘?现在却是相当密集,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典范。右侧和顶部近旧启德机场有许多150米至200米以上的超高大楼。画面宽幅3.26公里,是陆家嘴宽幅的2倍还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4 09: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ffort 于 2014-6-4 09:33 编辑

陆家嘴金融城以东,世纪大道至世纪公园,宽幅5.91公里,可以清楚看出,这里稍稍远离香港地产,对几何三维空间认知度是浅层次的,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奢侈的,雕琢是轻微浅薄的。

九龙旧启德机场以东,宽幅5.24公里,对几何三维空间认知度犹如对娱乐圈的认知度,是极其深刻的,力求尽善尽美,达到“表演”淋漓尽致发挥的极限。所以,香港娱乐圈、影视界能有独挡一面大大小小的天王,一大批能与好莱坞比拼的影视导演和演员,敢于到大陆和世界各地,开他们的个人演唱会,拍他们的港式电影;香港地产同样有独挡一面的地产巨头,敢于到大陆和世界各地,开他们建筑的“个人展示会”,全面运营世界顶级的地产、酒店、国际品牌。反观类比上海地产、娱乐圈、影视界,自21世纪以来,独挡一面的少之又少,地产绿地胳膊肘外延,酒店、国际品牌运营乏善可陈;娱乐圈天王级人物几乎挂零,影视能与好莱坞、国际传媒托拉斯叫板的有木有?

我是以2城地产“雕琢功夫”来类比2城对规划对城建理念的差别。推演开去,也能看到2城各行业由于不同理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结果,例如:娱乐、影视、绿化、金融、自由港、法制、廉政、食品安全等等。总之,有一城相对而言是喜欢小打小闹、小里小气、以低扁矮胖见长,以打洞、地道战见长,以构筑“地下万里长城”见长,但一场暴雨或洪水后,却水漫金山;虽到处限高,绿化覆盖率空中观察的效果,正如官方不得不承认的报道,要在不远的将来力争达到15%-25%,而另一城虽然高密度、高容积率,绿化覆盖率反而达到大陆城市罕见的80%。

图片不能上传,外链也失效,什么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1: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篇梁咏琪的文章。香港紧凑式的规划提高了效率,但是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人类的追求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香港, 如果你想在城市踏單車的話,你可能也有過我這個單車奇想。我一直渴望有一架單車,可摺疊至又輕又細的體積,然後我可放在手袋裏,需要時能隨手打開它,給我每天隨時隨地代步的方便。情况就如你隨手帶了一把縮骨遮出門, 無用時帶着也不覺麻煩,但需要時卻能大派用場。
在外國,你可以不需要用到縮骨單車都能輕鬆以單車代步,但可惜香港的城市規劃,尚未有容納市民日常以單車代步的空間,確實滿足不了我的都市單車夢,用單車代步分分鐘「攞苦嚟辛」,而且要克服的障礙不少。首先香港地少人多,如非必要,一般人都覺得不必加入人車爭路的戰團,二來市區單車專用路極少, 停泊單車的指引和設備又不多,在馬路上騎又怕安全問題,在行人路騎又怕違法或撞到人,令注重環保的人,根本無法輕鬆地實行以單車代步來減低碳排放量的習慣,連在還未想到哪裏泊車才不致被檢控的問題前,已先自行放棄。
香港政府勸導市民到新界單車徑踏單車,但單車其實可以不局限於假日休閒活動,在歐洲,單車代步極之流行,而且不限郊區,市區亦隨處可見。市民普遍認為,踏單車去工作既能避開塞車,又能同時運動,又環保,一舉多得。
記得我小時候在新界的沙田,和元朗錦繡住過,生活中常常以單車代步。尤其錦繡期間,一般去飲茶,游泳池,買東西,甚至遛狗都一概是以單車在社區範圍內代步,自由自在。有一段成長日子, 單車就像我一個好朋友, 很依賴它。後來搬到市區,單車也沒地方放,市區亦無單車路,騎單車的機會就愈來愈少。
我一直覺得在都市中踏單車是件既浪漫(有看《甜蜜蜜》嗎?)又有型的事(有看過都敏俊的西裝和背包單車Look嗎?),可惜在香港做不成都市單車一族,唯有到外地時才能滿足一下我的單車夢。
全球單車城市排行榜中,歐洲佔前9名,包括第1 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及第3 的西班牙塞維利,而亞洲的日本亦能排進第10。這幾個國家我都在當地騎過單車, 感覺到城市對單車人士的「友好」,路人、車輛和單車之間的互相尊重,如一篇樂章中的不同樂器一樣緊湊地交錯流動着,但又和諧協調,令人感動。
試過我在拍攝電影《肩上蝶》時於東京留近一個月。我買了一架單車,不用開工時就騎單車到公園寫生,或穿梭於新宿、澀谷、六本木之間,想走就走,想停就停, 好不自由。西班牙道路寬闊, 綠樹林蔭, 加上清幽河畔陽光明媚, 再無比這個更適合踏單車的環境了。紐約曼克頓的夏天也同樣適合,尤其塞車時能輕易越過所有車輛時令你更覺優越,而且棋盤式的街道設計令人容易找尋方向。唯一令我吃不消的,就是要忍受在馬路上左穿右插聞廢氣,若疲於馬路中奔波,不妨騎進去中央公園的綠林中避一避靜也非常舒服。香港距離合格的單車城市還有一大段路,但有心不怕遲,希望在我還有氣有力踏單車之年,我的都市單車夢能在這裏如願以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1 19: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5_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2 12: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的魅力与世无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7 16: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吓到了   
有差距就要承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7 16: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腾讯     其它都是一陀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7 17: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帅的帖子,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3 18: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没有大项目  香港还是香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03: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effort 你这么长篇大论,这么多层回贴黑上海捧香港,感觉得你挺变态了。
比两个地方的城建而已,又不是比上海人和香港人的城建。
上海是一个大篮子,全世界都有把蛋放在这个篮子里,关键的是中国的在控制着这个篮子
惹火了中国,那就要小心你们的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22: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东观塘,sky 100附近不是很多工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20:55 , Processed in 0.04453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