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4 11:2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dmao 于 2024-12-24 11:29 编辑

[quote]bill2014  2024-12-24 10:34
为什么说扩区势在必行,因为很多主要城市都在扩区。而光谷一半区域是生态区,几乎用不了。特别是工业用地,左岭一带规划为制造业聚集区,这次划给小米三千亩以后,几乎所剩不多。南面是储备用地,但由于生态问题也不能用来搞制造,只能研发。

光谷扩区有三个选项,一个是合并江夏,一个是合并洪山,一个是托管华容区。河南就干过,用郑州航空港托管周边地市的某些县区的区域的事,这个并不难,省里就能定,关键是上面下决心。数据分享啊,财税归属啊,人员安排啊。

现在的问题是不要怕一个地方跑的太快,而是要给能跑的快的地方松绑,只要不搞那些不能百花园之类的计划经济限制,还可以跑的更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夏区。沉着应对房地产下行、汽车产业遭遇严重冲击等巨大挑战,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财政收入规模、亿元招商项目开工数等硬指标稳居全市前列。名义增长8.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1: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24 11:26
[quote]bill2014  2024-12-24 10:34
为什么说扩区势在必行,因为很多主要城市都在扩区。而光谷一半区域是 ...

从卫星图上看,还是有大把的地的,就目前而言,光谷缺的是项目,不是缺地。
洪山区的地都盖房子了,就剩青菱,隔了十万八千里。江夏、华容,先把光谷填满再来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yunh 于 2024-12-24 11:57 编辑

今天激烈,理不辩不明,这样讨论也挺好的,今年感觉算是缓过来了,省市合力卯着劲了往一个路子搞。
武汉还是要先有一个异常明亮的闪光点,吸引全国或全球的产业,这个闪光点在反辅市内其他区域,形成经验,共同进步,其他的点自然也会变好,就跟开发深圳于全国类似,我比较支持这个观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不就是财政问题吗?企业都去高新,别的区不活了吗?东湖高新能说武汉各区财政都用我的吗?东新的排名下降不也就是长存还没完全放量,芯片的产值还没起来,虽然企业很优质,但是还在发展阶段,就现有的芯片,面板,家电能起量,就不是这个效果。国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你还不高兴,为什么就要全力做高新?不明白,先富歧视后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过段时间就吵地域的事情,要看gdp就塞化工,房产和汽车就好了。蹭蹭的上面刷。只看量不看质吗?功能区定位本来就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赶脚规划没啥卵用,还是市场说了算比较好,**只起引导服务的作用,省里推的武汉新城这个概念很好,有点硅谷组团的味道。视野要放长远点,不是要打造世界光谷吗?所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撒胡椒面没啥意思,毕竟武汉实力有限,不可能像魔都那样海陆空全面发展。作为老汉口人俺说这话不带半点私心都是想为武汉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1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24 10:28
少胡扯了,武汉市从来没有把所谓产业都放在光谷,恰恰相反武汉市一直在搞所谓的均衡。能够"放"的市属 ...

光谷财政武汉走不能用,光谷声里主导,跟武汉市关系并不大吧,为什么非要强求格排名?西安GDP很高么?增速很快?你到底是要哪个排名?东京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是不是也要有高新技术排名?人家硅谷也不属于一个城市吧,这排名里面广州深圳第几?所以看来看去,把沌口搬到光谷,才能满足你的排名,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武汉不是一马平川得的平原,所以武汉应该条湖么,还是别人也挖个江搞个三镇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片2024 发表于 2024-12-24 10:22
难道现在市里就没有定产业地图,引导经营主体精准布局、项目快速落地,促进产业错位发展吗?

本来一 ...

就是这个道理,三个城市组团的地理结构就注定武汉不走寻常路:高楼全域摩天;火车站星罗密布小而精;高新产业制造业全域布局;医疗教育机构百花齐放全。
总之,那种贪大求全的方式在武汉这边行不通,也入不了法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1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gsbays9 发表于 2024-12-24 11:40
江夏区。沉着应对房地产下行、汽车产业遭遇严重冲击等巨大挑战,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增长6.6%, ...

江夏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4-12-24 11:15
你理解错了,武汉市ZF就是太和稀泥了,缺乏魄力。

软糖时代有魄力,所以发展的又快又好。一新虽然执 ...

讲得太好了,现在的这位,来的时间不短了,存在感太弱了。武汉这个城市,绝对可以进军前五,综合实力应该仅次于京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3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好吵的,招商引资各凭本事而已,地图也其实就是规划层面,也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只是各区有一个相对集中优势和发力的方向而已。至于扩区和换届的问题,和这个地图关系不大吧,地图可以反映平衡的结果,但我认为落地效果还是一般,东湖高新是武汉和湖北最重要的开发区是毫无疑问的,扩区乃至后续的一系列动作,也只是时间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4-12-24 11:26
[quote]bill2014  2024-12-24 10:34
为什么说扩区势在必行,因为很多主要城市都在扩区。而光谷一半区域是 ...

哈哈哈,都吃得撑不下来,还在想着多占多要呢。

所以说你视野过于狭隘呀,眼里永远只盯着东湖高新那一亩三分地。就是针对光谷工业用地有限的实际情况,2018年6月14日市里会议才会有的放矢:东湖高新区要聚焦光电子信息和生物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不搞“百花园”。你既然都知道光谷目前的问题了,那就更该将有限资源聚焦于市里产业地图的规划的相关产业上,而不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还生怕市里其他兄弟区承接产业。


武汉市不是只有东湖高新一个开发区,光谷工业用地不够,但是市里其他开发区,比如武汉经开区、临空港开发区,长江新区正嗷嗷待哺呢,怎么不能承接产业呢?比如关于长江新区的相关文件怎么说的,要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潜在增量和新的增长极。什么时候江北三大开发区能比肩光谷产业能级,还愁大武汉不兴?


相比起继续扩容粗放发展的老思维,光谷更应该修炼内功,在招商引资中聚焦主业,算好效益精细账,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以“亩均论英雄”,实施腾笼换鸟,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在现有资源中寻求突破。比如通过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建立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约束和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与亩均效益紧密相关的集约用地、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等策略,“盘活”家底,着力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经济密度,促进土地利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我回武汉光谷读研的时候,光谷放弃把左岭现在小米第三工厂,华星的地给富士康,那不是刷gdp神器。证明光谷ld也很有眼光,而不是看到啥gdp高就往高新科技园塞。搞成栀子花茉莉花,现在光谷的问题还是鄂州太太太弱了,花湖增长引擎等待爆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4 12: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rasse 于 2024-12-24 13:09 编辑

东湖高新的科技水平和能力是在制造蛋糕,跟花湖机场联动发展,而不是还停留在跟其他功能区抢现有蛋糕的水平。。。已经是另外一个维度了。我希望光谷多搞点围绕芯片发展的ai,服务型机器人项目,再引进像长三西浦那种等等中外学校,或者粤港那边的港中文,港理工武汉校区。现在有相关政策的时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7 03:14 , Processed in 0.06490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