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2-20 15: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记载,明代时,太原府城内有27座关帝庙。现在城区内仅剩下5座,西校尉营关帝庙就是5座关帝庙之一,也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而最大的是位于庙前街的大关帝庙。“西校尉营关帝庙始建于元代,现在这座建筑主要是明代遗构。民国时期,这里是西校尉营街公所办公场所。解放后,一个民办小学在这里办学。1964年,因为历史原因,这里的乐伎侍女像被移至晋祠博物馆保存。‘文革’时,关帝庙又被改成街道办大食堂,80年代成了皮革厂。”白小平向记者介绍了这座关帝庙的历史。在施工单位的图纸上,关于这座关帝庙的历史和价值有详细的说明。白小平和他的同事们修缮过很多这样的古建筑,看多了修多了,几乎成了半个古建专家。
在寺院里转悠时,记者碰到了一位姓吴的老大爷,大爷看上去七十岁左右的样子。“我在附近住了40多年,原来这里是破破烂烂的,柳巷越来越繁华,这里离柳巷很近,却很少有人过来。我年轻的时候这里是食堂,也办过皮革厂。附近的人知道这是一座关帝庙,但对它并不了解。自从去年开始大修,我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最近听说修得差不多了,就抽空过来看看。”吴大爷说道。
关帝庙西侧是一座奶奶庙,也在这次修复范围内。“这座庙始建于清代后期,是供奉关夫人的祠堂。”白小平说,当时的人们是因为对关羽的崇拜已经到了爱屋及乌的程度,才修建了这座奶奶庙。吴大爷告诉记者,据老人们讲,以前奶奶庙里有张送子图,不孕者只要虔诚地到奶奶庙前烧香拜佛,便可得子。现在奶奶庙里的前殿和正殿建筑主体也已经修复完成,整个寺庙虽然没有关帝庙复杂,但两座寺庙紧紧相依,倒给人一种和谐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