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3-6 12: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际铁路以其大运量、高速度、节能环保等方面优势,已日益成为解决大都市圈或城市群之间庞大客运交通的重要力量。
但城际铁路在票价、换乘、门对门运输、灵活性上也存在与其它运输方式的不足,特别是因投入大需一定的客流规模才能满足其正常营运。一般来说,200和和250公里时速级城际,年预测客流需分别达到到2000万和3000万人次才能实现保本营运。我国中西部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普遍在城市规模、经济水平、客流频率上有差距,城际客流总体有限,加上其它运输方式包括高铁、普铁等同门兄弟的强力竞争,如不有效提高城际的竞争力,将给城际铁路的营运带来巨大包袱。
长株潭城际为广泛吸引直至开避新客源,在规划设计的优化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效果将非常显著。
该城际原规划方案是接传统城际设计模式,两端是分别接入株州、湘潭火车站及长沙地铁一号线终点站,线路主要在郊区运行,且与其它规划城际不能直接互联互通,客流吸引力、竞争力不强,广大城际客流中转不便、市内交通拥堵的矛盾依然存在。
此后,长株潭城际经多年调研论证,在规划设计优化上进行了四大创新:
一是将城际设计成穿越中心城区,使之成为城市地铁快线的一部分,即有效扩大了客源,又有效解决了城际市内交通不便问题。
二是城际线绝大部分车站建在市区内,并实现了与所有规划地铁、轻轨、主要火车站和汽车站的零换乘,极大便捷了乘客中转,其中有相当部分旅客实现了门对门运输。
三是长株潭城际实现了与城市圈规划的所有城际的直接互联互通,既方便了周围城市之间的直接联系,又开拓了其它城际线的通过客流。
四是建设标准适度。该线选择的是时速200公里的标准,没有追求投入大、亨受型的250或350标准,票价竞争力相对较强。
通过上述优化创新,长株潭城际预测年客流高达6000万人次,直逼长三角、珠三角的城际骨干线。反之,中原和武汉城际群城铁,由于采用传统的城际规划设计模式,在核心城市规模及实力超长株潭的情况下,设计的绝大部分城际线预测年客流在1000万人以下,有的线预测年客流还低于500万人次,不知投运后效益何来???这不得不引起规划设计者、建设经营者和决策审批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