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9 20: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运漕,不能不提徽商。徽商,就是皖南新安江流域的徽州籍商人,又称“徽帮”。徽商大约起于唐宋,盛于明清,称称雄中国商业舞台300余年,明清时期长江流域都有“无商不徽”“无徽不成镇”的说法,但真正把徽商事业推向顶峰的还是明初“开中制盐引法”。运漕成为江北数十万民众食盐的集散地。早已垄断了“盐引”的徽籍盐商们蜂拥而至,运漕迎来第一次繁荣。到光绪年间,徽商涉足运漕盐、粮、竹、木、典当、京广货业、烟茶、书店等几乎所有行业,而且在运漕徽商商号的名字中几乎都有一个“泰”字,这是有意区别和本地商家的不同,也反映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徽商的店堂上总挂有一块匾,上书“戒欺”或“真不二价”,这种以“诚信”为理念的商业道德,在江北广为流传,人们都愿意到徽商的店铺中买东西,徽商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想滚雪球一样,几乎垄断运漕所有行业。“宁发徽州,不发运漕”,说的就是徽州人做生意就发,运漕人做生意就不发。
如果说徽州的民居、祠堂、牌坊是徽派建筑的标志,那么几百年前徽商打造运漕这个小镇的时候,也把这些都“克隆”到了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