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会重演吗?湖南江西开始争夺京广高铁复线!
作者:长沙魅力男人(20150309)
在很多时候,历史总是有惊人相似,但是不一定就会重演。
一百多年前,清廷在兴修连接两湖地区与广东的粤汉铁路(广州—武汉)时,曾经有过两种走向选择。一种是经过江西,一种是经过湖南。在谭嗣同等湘籍人氏的鼓呼努力与多方奔走之下,清廷最后决定选择走向更为直捷的湖南,即取道长沙、岳阳、衡阳、郴州等三湘重镇修建粤汉铁路。后来的京广线以及近年来的武广高铁、京广高铁,同样沿袭了这一线路施工,同时也奠定了江湖两省不同的发展格局。
一百多年过去了,湖南与江西发展走过了不同的路径,也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导致湘赣两省如今发展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京广线取道湖南放弃江西,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有少数偏激的江西人,把京广线由江西改道湖南,作为近代以来江西没落的最大理由,并因此对包括谭嗣同先生在内的诸多近世湖湘先贤,啧有烦言怪话连篇。
如今,湘赣两省则由于京广高铁复线的建设,很有可能再次走向竞争对手的位置。因为这种博弈,基本上就是一种赢者通吃的零和游戏,很难做到大家都满意的双赢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发展权益放前面,老表情谊摆一边了。就目前湘赣两省的综合实力与高层人脉而言,二者可谓半斤八两旗鼓相当,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和把握。但湖南方面已经率先出手并亮出自己的底牌,也抢得了先喊先赢的战略契机与先发制人的战略制高点(战略高度)。
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长沙市长胡衡华,近日于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重要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交通互联互通是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的先决条件。交通联系越密切,合作程度可能越深。长江水上交通是天然的纽带,目前还要加强航空、高铁、高速等方面的互联互通。长沙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接合部的核心区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的要求,我们将加快打通对外通道,建议国家按照“长沙-萍乡-莲花-永新-井冈山”线路规划建设渝长厦高铁,按照“咸宁-浏阳-醴陵-韶关”线路规划建设咸韶铁路,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初看胡市长的发言,让人感觉很诧异。因为其发言内容涉及到湘赣两省铁路建设规划,似乎理应由更高层级的主管交通湖南省领导来发言才对。但细想一下也不奇怪,因为胡市长提及的两条铁路都经过长沙,所以胡市长当然有发言权。如此看来,这也可以看作是湖南方面默许乃至授意胡市长发言,包含了对江西方面喊话的意味在内。
再来看胡市长发言的具体内容,就可知其针对性很明确了。胡市长先提出渝长厦高铁走向“长沙-萍乡-莲花-永新-井冈山”,其实是充分考量并尊重江西境内走向如何做到江西利益最大化,这当然是江西方面非常乐见的。但是胡市长后面提出的咸韶铁路规划走向“咸宁-浏阳-醴陵-韶关”(再对接韶广深城际铁路入粤,形成京广线第三通道,即京广高铁复线),却与江西利益冲突,因为江西方面也有规划“咸宜井”或“咸新吉赣”(再对接赣深铁路入粤)铁路的意向。
目前还没有看到江西方面对胡市长发言的回应,但可以看出湖南方面的战略技巧比较高明。如果江西方面不接受湖南方面提出的咸韶铁路走向(即经过湖南境内的浏阳、醴陵等地),那么湖南就有理由重新规划渝长厦高铁在湖南的走向。也就是说渝长厦高铁在湖南的走向,就不一定要从萍乡入赣了,而是很有可能先从长沙南下株洲、衡阳、郴州三地,再入江西吉安或赣州,这当然有悖于江西利益最大化。因此现在看来,就等江西方面如何接招了。湖南方面目前是谋定后动,占据一定的战略主动权。
从历史人文来看,湖南与江西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机缘相同。但恰恰是后来的机缘相同,给湘赣两省带来了不可回避的利益冲突,令人遗憾与惋惜。所幸的是,湖南人讲究光明正大的阳谋,不喜欢搞私底下的小动作阴谋。也就是说,湖南人在江西老表面前的姿态,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是真挚的,是坦诚的。希望江西老表也能这样对待湖南人,在交通领域尤其是铁路规划建设方面,尽可能争取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甚至可以做到双赢乃至多赢的结果。
总之,无论最终结果输赢如何,江湖老表都要愿赌服输,相逢一笑泯恩怨…… |
|